第531章 司马孚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三弟,字叔达,兄弟八人俱知名,时号“八达”,司马孚做为司马家族的第一代人,寿命最为长久,被称为司马家的“常青树”。司马孚能文能武,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是司马家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时,司马孚就曾协助司马懿诛杀曹爽而立功,从此进入了司马家政权体系的核心之中。虽然司马孚并不是那种能征惯战冲锋陷阵的勇将,但在把控大局方面却有独到之处,无论是司马师还是司马昭,都对这位叔父颇多倚重,自然司马孚在朝中的地位卓尔不凡。

在曹魏废汉初立的年代,司马孚就已经活跃在了魏国的政坛上了,那时候司马孚历任中书郎、给事常侍、河内典农、清何太守、度支尚书等职,高平陵事变之时,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来,司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为太尉,坐稳了三公的位子,成为曹魏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

不过司马孚性格十分地谨慎,在魏国政坛局势明朗,司马氏代魏大事所趋的形势下,司马孚刻意地保持低调,并有意地淡出权力中心,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国皇帝,司马孚都不曾参与。曹髦不满司马昭擅权****,脑子一热率着宫廷侍从就去找司马昭的晦气,但半路却被贾充指使成济杀死,司马孚闻讯赶到,抱着曹髦的尸体痛哭流涕道:“杀陛下者臣之罪。”

司马师和司马昭皆因为司马孚是长辈,不敢过多逼迫于他,后来司马孚以年事以高为由,辞去三公之位,转任太傅,加封为长乐公。太傅位在三公之上,与太师、太保并列为三师。地位尊崇,不过却是虚衔,并不直接参与政事,更多的时候是代表一种荣耀。

司马孚就任太傅之后。也的确是很少参与政事,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准备颐养天年,不过此番司马昭病重,在选定继承人的关键时候,自然少不了这位司马家上一代硕果仅存的重量级人物。

和王祥何曾旗帜鲜明地支持司马炎不同。司马孚在立嗣这个问题上保持着相当谨慎的态度,并没有轻易地表态。

回到长乐公府,刚刚坐定,就听到下人来禀报,称世子司马炎前来拜见,说实话,司马孚对司马炎并没有太好的印象,司马炎鹰视狼顾,有虎狼之相,阴鸷颇有城府。跟他祖父司马懿倒是颇有几分相似,擅弄权术,为人阴险,司马孚甚为不喜。

不过这是人家司马昭的家事,司马孚虽然身为长辈,却是懒得理会的,此番牵涉到嗣子之争,却让司马孚有些身不由己,本来他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但司马昭却对他是相当地倚重。非要他给出一个意见不可。王祥和何曾都已经表态支持司马炎了,但司马昭却仍然是迟疑未决,一直等待司马孚来表态。

很显然,王祥和何曾做为炎党人物。回去之后肯定要向司马炎禀报,司马炎得讯之后,立刻便来拜会司马孚。

碍于情面,司马孚还是接待了司马炎,不过司马炎的态度还是不愠不火,含糊其辞。让司马炎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瞒过刘胤之眼,洛阳司在洛阳城中布有大量的眼线,司马炎的一举一动一直是最为关注的重点,他前往长乐公府的事刘胤当然在第一时间内就知道。

不用听详情,只需看司马炎的表情,就足以证明他在司马孚这儿碰了一个软钉子,看来这个司马孚还真是油盐不进,想要说服他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刘胤考虑了许久,认为只有以退为进,方才是获得司马孚支持的最好办法,司马孚生性谨慎,在这种大事上是不会轻易地表态的,只有真正能打动他,方才有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于是刘胤劝说司马攸也前往长乐公府去拜会司马孚,司马攸有些迟疑地道:“大哥刚刚前往叔公处碰了一个钉子,我现在前去,合适吗?”

刘胤微微一笑,在司马攸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司马攸恍然而悟,谢过刘胤,便起身前往长乐公府去拜会司马孚。

司马孚刚刚送走司马炎没多久,便又听下人来通传称舞阳侯求见。

司马孚对司马攸的印象要比司马炎好一点,觉得司马攸诚实可靠,只是没想到司马攸居然也也会搞司马炎的那一套,这下让司马孚有些老大不高兴了,原本想回绝于他,但想了想,还是让人将司马攸请了进来。

司马攸进来之后,向司马孚长揖行礼,道:“侄孙向叔公请安了。”

司马孚淡薄地道:“原来是攸儿啊,不知你所来何事?”

司马攸很是恭敬地道:“侄孙听闻叔公近几日为了立储之事往返奔波于宫中,叔公已是耋耄之年,本该颐养天年,却为我家之事往来奔波,废神耗力,侄孙听闻之后,心实在难安,故而前来问侯您老人家,望叔父一切以身体为重,量力而行,切不可因此而劳累了身子。”

司马孚没有到司马攸一进门绝口不谈立嗣之事而是关心和问候于他,倒让他生出一丝感动,微微一笑,道:“多谢攸儿关心,我这把老骨头暂时倒也还算是硬朗,经得起折腾,只是司马家立嗣,乃是大事,未敢轻易草断。”

司马攸道:“叔公又何须为立嗣担忧,侄孙不肖,却也知历代多有为争储立嫡导致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更有甚者,骨肉相残,天怒人怨,如此而得的嗣位,侄孙宁可不要,也断然不能断了兄弟的情份。叔公请回禀父王,就说攸根本就无意和兄长相争什么,既然是长幼有序,攸理当让于兄长。”

司马孚很是惊讶,他没有想到司马攸竟然说出如此话来,不禁赞叹道:“真仁德之主也。”(。)

第154章 卖官鬻爵第488章 又遇潜逃者第1196章 周处救主第648章 陆抗之谋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1020章 谎言的代价第92章 赝品第1085章 费祎旧事第266章 从涪城撕逼到雒城第812章 诱敌深入第1225章 北进幽州第1081章 密谋第966章 姜维的雄心第264章 战雒城(中)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32章 春搜第349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767章 遭遇战第588章 咸熙六君子第49章 黄雀在后第1061章 懵了第67章 要炼丹?第767章 遭遇战第787章 有功无过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55章 刘胤的腹黑第1297章 桑州第784章 破偏厢车阵第307章 过草地(二)第1220章 大雪满弓刀第793章 混入第826章 投桃报李第134章 宿营清川口第831章 三军会师第650章 不得其门而入第486章 间谍赤鹰第660章 蒲坂津第114章 刘胤的奏章第858章 两害相较取其轻第473章 取舍之道第1174章 背后一刀第836章 忿恨第924章 围魏救赵第909章 迎头痛击(上)第372章 街亭之战(一)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225章 应对之策第603章 谋取河西四郡第839章 战壶关口第507章 初至洛阳第56章 初识陈寿第136章 靖军山第1289章 和谈破裂第661章 出师不利第273章 愚蠢透顶第880章 文鸯的心思第391章 五军十三营第472章 依然是太守第95章 另辟蹊径第142章 第一波进攻第109章 失守阳安关第454章 换位第1220章 大雪满弓刀第272章 穷追不舍第448章 前往阆中第202章 腹背受敌第1056章 虚虚实实第1123章 难如意第733章 姑射山第148章 激战(中)第679章 弋阳之败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319章 入主陇西第673章 三路皆败第548章 大婚之日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560章 噩耗第52章 灭门血仇第642章 反客为主第355章 没那个胆量第696章 统一五部的计划第55章 刘胤的腹黑第713章 半夜袭营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们陪葬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1047章 黄河防线第565章 给我杀了他第876章 弃守晋阳第592章 绕道荆州第1103章 数典忘祖第24章 暴走的马王妃第1274章 得逞第692章 称臣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385章 三路齐出第610章 收复大小榆谷(下)第516章 逃婚的宜阳公主第793章 混入第788章 形势逼人第919章 黯然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