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第22章 起源(2)

查文斌这才把那红衣男子的鬼道之事从头到尾跟他讲述了一遍。听完之后的大祭司瘫坐在了地上,喃喃地道:“真想不到,我族巫术竟然被这些小人用在了这种邪术上!”

查文斌低头看着自己的左手,道:“可我真的没有习过鬼道,也就是您说的巫术,我这手您确定是巫术的反噬?”

“是,我能感觉到你身上有我族巫术的气息,虽然还很弱,但已经对你的身体开始了蚕食。”

“这个巫术是不是只有你们这里的历代大祭司才会?”

“我们世代守护着后面的神山,据说很早以前还有一个部落曾经逃出了这里,他们带走了一部分属于羌族的东西,也带走了尚在襁褓中的族长,所以现在我们这儿是没有族长的,由我这个大祭司暂行族长的权力。”

接着他们便被带离了帐篷,外面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羌族人很好客。他们准备了美酒,一种用青稞酿的土酒。火上正烤着香气四溢、金黄滴油的肥羊。

云大祭司安排查文斌和自己坐在一起,其他人则绕着中间的火堆围成了一个圈。

有很多少年和少女戴着用羽毛编织的面具围着他们跳起了最原始的舞蹈,嘴里用那种高原特有的嗓音唱出了优美而高亢的旋律。他们用动物的筋做弦,用大块的牛皮做鼓,手里拿着各种动物的骨骼互相碰撞,作为宴会的伴奏。

虽然和他们的语言不通,但是男人之间酒便是最好的沟通工具。横肉脸不仅身手好力气大,那酒量自然也不是盖的,白天那个被他打翻在地的汉子和他在酒桌上依旧还在交锋。两人用有些简陋的泥壶直接对干了起来,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倒是老刀他们只是象征性地举了碗,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最重要的。

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道明了自己的来意——他到这儿来就是为了找一个远古的遗迹,现在看来大致就是那座所谓的神山。

云大祭司说只要他们能进去,自己便不会阻拦,就和当年祖先让那位姓常的人进去一样,他们相信这座神山只会让有缘的人活着走出来。

还有一件事,一直是查文斌的心病,借着这个机会,他说道:“今天我发现那位壮士身上的腰牌上刻着一种字符,我想请教云大祭司,这可是族中使用的文字?”

在得到云大祭司肯定的答复后,查文斌有些喜出望外,他马上就摊开一张纸,蘸上红色的朱砂把那早已印在大脑里的七十二个大字一字不漏地临摹下来,就连字迹都基本是参考了原稿,然后呈给了大祭司。

2??大祭司接过来,借着火光眯着眼睛一看,当即脸色一变,问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篇东西?”

查文斌便把这东西出自将军庙的事儿跟大祭司描述了一番。这老头有些不可思议地听完了这段故事,然后惊道:“中原人对巫术的运用竟然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人能够活着走出去也真是一种造化。”

云大祭司带着查文斌急匆匆地回了自己的屋子。他按照书稿上的文字一字不差地翻译成了汉字,写在羊皮卷上,交给了查文斌。

云大祭司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每一代大祭司都一直读这些从中原流传进来的道家知识,洗涤自己那被侵蚀的灵魂,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把这巫术和道家相结合。这人却做到了,难怪他能活着走出去。”

查文斌接过羊皮卷一看,全文字节中有不少自己熟知的道家修炼法门,还有一些则是自己从未见过的,文中详细记载此门道法的运用和对道家符咒中最为高深的鬼篆的解读。

这一夜,两人坐席而谈,一个精通巫术的祭司和一代道家掌门终于完全解开了这本《如意册》的真实文本。

云大祭司的案头摆放着不少中原道家思想书籍,其中便有老子的道德经,更有那本关于后来道教一切理论知识的大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早在五千年前,由伏羲画八卦,并创六十四卦。伏羲是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八卦。当时伏羲氏发现了不少宇宙奥秘,但未有文字之记载而失传。至周文王时,被文王揭发了伏羲氏所发现的奥秘,经文王参透八卦奥秘后,发现内里是包罗宇宙奥秘,同时具备有关人生的一切原理、原则。后文王作易,以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记下宇宙所存在的六十四条大道理,传于后世。

而另一位则是老子,这位在道教被奉为太上老君的真神,据说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按照他们两人的推断,如果把昆仑神人作为一切起源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第一代中国神话人物的诞生地,那是在五千年前。

然后三千年前有一支部落从这里迁徙了出去,最终到达了四川平原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这个种族就是后来蚕丛和鱼凫王建立的古蜀国。从此,蜀山一脉开启了中国神话历史的第二个高潮,并在此以后再无井喷式的传说。因为这个国家到了战国时代终于被秦所灭。

而彭祖则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玄孙,相传他活了八百年,被道教列为了仙真。而颛顼帝则是统一了那支外迁的羌氐,蚕丛和鱼凫3王也皆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说颛顼帝极有可能是那位被从这里带走的族长。

道教是以《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建立的,它吸收了道家的思想,但又有别,最终这种依托了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宗教便被称之为道教。

但查文斌把它称为最原始雏形的道教,因为这时候的道教还是以一种理论知识为传播的宣传思想的宗教,并没有演化出现在的各种符咒、法门和阵法,那时候应该也还不具备通神的本领。

而在那个神话时代,唯一具备运用超自然能力的就是羌族巫术!

根据云大祭司的讲解,他们巫术主要有这么几样本事:

第一是气血。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受伤的人尽快康复,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和伤残,这一点在三足蟾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最大的本事便是可以让受伤的人在短时间内痊愈。

云大祭司说,根据记载,这山上以前确实是有一种神兽有这样的本领,但相传在那一次的部族分家中被人带走,现在看来就是被带到了蕲封山!

第二是灵慧。在上古时期,力量和智慧的结合就可以主宰他人的命运。灵慧,也就大祭司,他的智慧至高无上,可以呼风唤雨,在部族有主要领导地位。

在这里,大祭司就是查文斌对面的云;而在四川,则是那个黄金面具了!

这一点,云大祭司和那个黄金面具不同,或许是他们这儿才是神的起源,有足够的动物自己来祭祀;而远在四川的那一支为了感应天神,就不得不迫使本族的人以生命为代价来祭祀他们的神。

第三个是预思。以本族最优秀的男人或女人作为苗子,调教他们的预感能力,有点像先知的感觉,用来判断未来的走向,主要是天气、收成,等等。

最后一个便是摄魂。跟查文斌他们这样的道士有些类似,只不过善于进行死术,有让人起死回生还魂之术,也有令人长生不死的不死巫术。但每一次行摄魂术都需要大祭司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所谓的长生不死也不过是活得较长罢了。

查文斌说,这些巫术和现在他所学的道派是非常接近的。因为道家思想分别就对应了用符咒治病,也就是驱邪;然后便是求雨、祈福一类的法事;再一个就是算卦、占卜、看命理。虽然查文斌不敢说自己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但道士们另外一样本事就是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打交道。

他们两人豁然发现这种远古的巫术就是现在查文斌所用的道术雏形。只是道教拥有更为完整的理论思想和学术体系。

查文斌画了一些自己常用的符4咒给云大祭司看,其中不少连查文斌本人都不能理解的符字都被一一证明是来自这种古老的羌族文化。

到这里,一个道教的真实来源已经完全展现在他们面前。

根据他们的推算,那位姓常的人应该是在两年五百年到三千年前来的这里。他带来了大量的中土道家思想和典籍。作为交换,这里的大祭司教会了他远古的羌族巫术,便让他成功地走出了这第一代神话的发源地。

此后,这位常姓人士开始尝试着用这种巫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逐渐让道教有了最原始的雏形:这时候的道教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修炼法门。

但是因为这里的族长,也就是部落的王已经出走,所以还有一些掌握在王手里的更高巫术没有流传出来。一直到很多年后,有一位天纵奇才到了蕲封山。

迁移出去的部族发现仅仅用巫术是无法完成重生和长生不老的,于是一个道教雏形的门徒运用五行阴阳和八卦之术帮助他们完成了这种心愿,并应该获取了更为高级的巫术法门,从而创下了这本现在放在他们眼前的《如意册》。

第11节 第11章 劫煞变飞煞(2)第19节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50节 第50章 白摄鬼(1)第46节 第46章 别回头(1)第20节 第20章 大凶之兆(3)第35节 第35章 等一个人(1)第47节 第47章 别回头(2)第32节 第32章 决战神话(1)第19节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21节 第21章 起源(1)第16节 第16章 身世(1)第14节 第14章 黄大仙(2)第22节 第22章 起源(2)第5节 第5章 魑魅(2)第31节 第31章 历史的重现(2)第37节 第37章 等一个人(3)第12节 第12章 劫煞变飞煞(3)第28节 第28章 暗算(2)第1节 第1章 魂之舞动(1)第24节 第24章 昆仑玉虚(1)第34节 第34章 决战神话(3)第25节 第25章 昆仑玉虚(2)第33节 第33章 决战神话(2)第42节 第42章 酆都来信(2)第8节 第8章 朋友离去(2)第49节 第49章 别回头(4)第46节 第46章 别回头(1)第1节 第1章 魂之舞动(1)第50节 第50章 白摄鬼(1)第6节 第6章 魑魅(3)第7节 第7章 朋友离去(1)第12节 第12章 劫煞变飞煞(3)第26节 第26章 昆仑玉虚(3)第37节 第37章 等一个人(3)第54节 第54章 灭差(1)第29节 第29章 暗算(3)第15节 第15章 黄大仙(3)第47节 第47章 别回头(2)第51节 第51章 白摄鬼(2)第53节 第53章 活纸人(2)第30节 第30章 历史的重现(1)第40节 第40章 冥婚序曲(3)第46节 第46章 别回头(1)第42节 第42章 酆都来信(2)第3节 第3章 魂之舞动(3)第2节 第2章 魂之舞动(2)第48节 第48章 别回头(3)第14节 第14章 黄大仙(2)第8节 第8章 朋友离去(2)第17节 第17章 身世(2)第22节 第22章 起源(2)第8节 第8章 朋友离去(2)第30节 第30章 历史的重现(1)第49节 第49章 别回头(4)第4节 第4章 魑魅(1)第19节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1节 第1章 魂之舞动(1)第40节 第40章 冥婚序曲(3)第24节 第24章 昆仑玉虚(1)第32节 第32章 决战神话(1)第35节 第35章 等一个人(1)第20节 第20章 大凶之兆(3)第11节 第11章 劫煞变飞煞(2)第18节 第18章 大凶之兆(1)第54节 第54章 灭差(1)第11节 第11章 劫煞变飞煞(2)第20节 第20章 大凶之兆(3)第28节 第28章 暗算(2)第18节 第18章 大凶之兆(1)第23节 第23章 起源(3)第39节 第39章 冥婚序曲(2)第21节 第21章 起源(1)第9节 第9章 朋友离去(3)第33节 第33章 决战神话(2)第19节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34节 第34章 决战神话(3)第50节 第50章 白摄鬼(1)第46节 第46章 别回头(1)第14节 第14章 黄大仙(2)第11节 第11章 劫煞变飞煞(2)第38节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51节 第51章 白摄鬼(2)第14节 第14章 黄大仙(2)第42节 第42章 酆都来信(2)第7节 第7章 朋友离去(1)第3节 第3章 魂之舞动(3)第42节 第42章 酆都来信(2)第19节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26节 第26章 昆仑玉虚(3)第48节 第48章 别回头(3)第32节 第32章 决战神话(1)第26节 第26章 昆仑玉虚(3)第20节 第20章 大凶之兆(3)第42节 第42章 酆都来信(2)第38节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23节 第23章 起源(3)第3节 第3章 魂之舞动(3)第52节 第52章 活纸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