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谋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贾环在慈宁宫的活动很迅速,带了一队兵进去,先行了礼后,无视惊怒悲愤的皇太后,下令动手抓人。

抓完人后,又无视“幽怨”的老十三,带人迅速撤离。

后面自有六宫总都监夏守忠带来新一批宫女太监入驻。

让人带着这群哭哭啼啼的倒霉蛋去了地牢暂时监押后,贾环就回到御书房,复圣命准备告辞。

毫不例外,又被隆正帝训了一通。

你这么早就开干,后面忠怡亲王还怎么干活?

贾环解释也很狡猾:开始不撕破脸皮,一会儿忠怡亲王谈妥了后再抓,他不得再谈一遍……

这等诡辩,自然又被训了一通。

贾环请求告辞也没被批准……

偏一时间还没他什么事做,就让他干站着。

隆正帝纯粹就是看不得有人比他过的舒坦。

眼见夕阳的余晖,透过上书房的玻璃窗,挥洒进来,贾环觉得这样被困着也不是办法,就找事道:“陛下,臣有个利国利民的想法,想贡献给陛下……”

“哼哼!”

隆正帝早就瞥见贾环站在那里头不头、屁股不是屁股了。

原以为会憋的他求饶,谁知,竟憋出了这么一句来。

这让批了半天沉重奏折的隆正帝,不由气的笑了出来。

隆正帝将手中沾着朱砂的御笔丢在御案上,哼了声,道:“那你就说说看,有什么利国利民的想法要献给朕……”

贾环顺杆往上爬,笑道:“陛下,臣要是说完了,您觉得还可以,是不是就可以放臣家去了?”

隆正帝的脸顿时黑了下来,喝道:“朕在这坐了一整天,忙的觉都睡不了二个时辰,让你站一会儿,委屈你了么?”

啥叫不讲道理?

你是当皇帝的,不坐这坐哪?

让你坐别的地儿你还不愿意呢!

可我又不是皇帝,凭啥在这坐着?

不过看隆正帝那张黑脸,还有眼睛里的血丝,贾环也懒得和他一般见识,开始讲正事:“陛下,您和军机阁密议,要分拆黄沙军团,分十万人出去,驻守西域。臣觉得,只这十万人,还不够……”

隆正帝闻言一怔,道:“你的意思是,多分点出去?”

这话风不对啊……

贾环干笑了两声,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开玩笑,这十万都不想分呢……

隆正帝闻言皱起眉头,道:“那你什么意思?贾环,事关国朝大政,你不可信口开河。”

贾环忙道:“陛下,臣只说军事!臣的意思是……陛下可以再起一支军队……”

隆正帝都没听贾环说完,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否定道:“这不可能,要那么些大军做什么?如今大秦的百万大军,就已经吞掉了四成以上的国孥,这还是非战时……

再起新军,朝廷如何吃的消?

有这份银子,朕宁可给百姓多减免些税负……”

贾环道:“陛下您别急啊,先听臣说完。”

隆正帝觑眼道:“纵然你口绽莲花,朕也不会上你的当。”

贾环嘿嘿一笑,道:“陛下,臣不是让您招募战兵,而是招募生产兵!”

“你是说……屯田制?”

隆正帝皱眉问道。

贾环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眼神微微迷茫……

隆正帝抓起一本奏折就飞了过来,贾环顺手一接,然后轻轻一拍脑门,一迭声道:“想起来想起来……陛下您说的是前明的卫所吧?”

隆正帝这才哼了声,语气“惊奇”道:“你还知道前明的卫所制?”

贾环讪笑了两声,心里骂了句,然后正色道:“陛下,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隆正帝皱眉道:“前明卫所之败坏,你不知道?”

前明到了后期,全国在册兵卒最高时有两百万,哪怕明亡时,依旧应该有百万大军。

可实际上,到了明朝中叶,卫所基本上就已经全成废物了。

别说普通兵卒,就是所谓的小旗、百户,都跟叫花子似得。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公社大锅饭制度,朝廷发种子,提供耕牛,你种,种多种少都那么回事,反正和种地的人无关。

如此一来,谁还他么还用心种?

贾环忙道:“陛下,臣所说的生产兵,和卫所是两回事。

卫所制只管种下去,不施肥、不除草,啥也不管,那能有什么收成?

但生产兵团却不一样……

其实这不算什么,以军法监管之,再施以丰厚的奖励,绝不会有差!

最难的,其实还是兵源……

若是换个时候,臣也不敢保证能成,但现在,却有八分把握。”

隆正帝老成谋国,哪里会猜不到贾环的花花肠子,道:“你是说,灾民?”

贾环嘿嘿一笑,道:“没错!陛下,每每天灾一起,百姓必然流离失所。

这个时候,那群乡下士绅大户们,必然会趁机大肆兼并土地。

灾民也就成了无地的流民,继而又成了佃户甚至卖身为奴仆……

朝廷与其白白赈济,到头来全便宜了那些土豪劣绅,不如挑选精壮,编入生产兵团,开赴西域。

西域之大,十倍于秦关,就算有百万流民都可安置的下。

可开垦的耕地之多,更是超乎想象。

咱们把灾民编入生产兵团后,前往西域开垦荒地。

统一管理,统一耕种,统一配发种子和牛马耕具……

陛下,西域和关内可不同。

西域不仅有可开垦的耕地,更有大片的草原。

有草原,就有牛羊马匹!

而咱们大秦,有的是铁器,可打造农具。

您想想,在江南,平均几户农家才能分到一头耕牛。

可是在西域,一户人家可以分好几头!

虽然草原牛和黄牛不同,可穿上鼻儿后,一样能耕地!

有了这种劳作能力,一年之内,大秦至少可凭添至少五十万亩耕田。

三年内,至少可开垦出两百万亩!

到时候,西域,将不会是大秦的累赘和包袱。

而且,也不只是存在于地图上的大秦领域。

有秦民所在,便是真正的秦土!”

隆正帝闻言,面色隐隐有些泛红,呼吸都有些急促,细眸中更是眼光闪动。

他攸然起身,走到贾环面前,死死看着他。

贾环以为隆正帝想揍他还是怎么地,干笑了两声,正想问是不是他哪说岔了,却又见他转身走开。

在御案前来回踱步!

走了几圈后,他忽然转头看向苏培盛,大声道:“去,将十三爷和两阁大臣,并户部尚书张廷玉,工部尚书田从典,吏部侍郎王钊请来!”

苏培盛闻言,有些为难道:“陛下,十三爷正在慈宁宫那边……”

隆正帝闻言一滞,随即冷笑一声,咬牙道:“只管去请,至于那边……让人看好门,不让歹人随意进出就是。随她怎样去吧……”

苏培盛闻言,不敢再多言,忙转身快步出去宣人。

待苏培盛离去后,贾环赔笑道:“陛下,您看……这日头也不早了,臣说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您看起来也还中意,嘿嘿,嘿嘿……”

见隆正帝又狠狠瞪来,贾环不笑了,皱眉抱怨道:“再不出宫,晚上又回不去了,都好几天在椅子上靠着睡的,腰疼……”

隆正帝闻言面色先是一黑,可再一看贾环那张埋怨委屈的脸,也不知怎地,心头忽然就软了些,想起他毕竟才不到十五岁,就轻声哼了声,道:“回不去就先不回,宫里那么多地儿,还没你睡觉的地方吗?

回头让苏培盛送你去甘露殿对付一宿……”

这回轮到贾环目瞪口呆了。

甘露殿是什么殿?

那是大秦皇帝碎觉的地方,正儿八经的龙床所在地……

这老家伙,该不是想坑我吧?

见贾环非但不感恩,还露出这么副不怀好意的狐疑眼神,隆正帝正要大怒,却听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他狠狠瞪了贾环一眼后,暂时先不理会,又坐回御案前。

赢祥并两阁大佬及朝廷重臣们匆匆赶来,见隆正帝安好的坐在御案前,先松了口气……

苏培盛宣的那么急,他们都还以为隆正帝出了什么岔子。

因为国事艰难,西域又快要开战,所以两阁大臣,和几位隆正帝得用重臣们都宿值皇城。

不过,牛继宗、温严正、施世纶还有叶道星四人却有些奇怪。

这分明是要商议政事的节奏,将他们也宣来做甚?

隆正帝指使苏培盛喊了一起子小黄门进来,搬来一溜楠木交椅,让众臣坐下后,待小黄门又都无声的退下,他才道:“之前贾环给朕出了个主意,他说是能利国利民,朕听了听,觉得勉强还像那么回事,因为涉及到军机,所以就把军机阁诸卿也宣来了。

你们都一起听听,看能成不能成……”

说罢,他给贾环使了个眼色。

贾环见状,点点头,先用舌头舔了下干巴巴的嘴唇,正要开口,却又听隆正帝道:“去,给贾环端一碗茶。”

贾环侧头看去,就见苏培盛已经斟满了一杯茶,送了过来。

贾环见之,先冲隆正帝感谢的嘿嘿一笑,隆正帝却脸色一黑,喝道:“赶紧喝,喝完了快说!就你一个闲人……”

贾环心头那点感激之意瞬间不翼而飞,替隆正帝连翻了两个二哈的牌子后,将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将他之前的想法又说了一遍。

这自然不是他的想法,只不过是将后世天朝开垦西域创建生产建设兵团的法子搬了过来。

西域自汉唐时便是中国故土,但实际上,真正全面占领养民的,大概也只有贾环穿越来的那个时代。

几代兵团人劳苦奋斗,终将荒芜的西域,开垦出了无数良田。

在贾环穿越之前,西域开垦出的耕地面积为六千万亩,凭借这六千万亩良田,吸引来了两千万全国各地的民户前往西域落户。

也正是靠着这两千万的民户,国家才真正占稳了偌大的西域。

当然,相比于占据全国耕地面积六分之一的黑辽,足足三亿亩的超强黑土粮仓,西域耕地面积并不算出众。

但不要忘了,西域还有八亿亩的天然草原!!

单看草原面积,比不过内外蒙古,单看耕地面积,比不过黑辽。

但两者相加,却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不行生产兵团制,单凭从黄沙军团剥离出的那十万军队,想镇压住偌大的西域,简直是笑话。

别说十万,就是再来十万,都不够。

非但不够,还会生生拖垮整个大秦。

只说那长大数千里漫长的补给线,就足以让整个大秦变成蜗牛。

到时候,收复西域反而成了不幸之事。

这,大概也是那些蒙古人答应下来的原因之一。

他们打心里不信,秦人能在西域站稳脚跟。

实际上,如果不实行生产兵团制度,大秦在西域也的确只能空有个名头罢了。

隐去具体的数据,将这番话说出后,御书房内一片安静。

他们这才明白,隆正帝将他们急急宣来的原因……

惊叹!

一双双眼睛,几乎不掩饰异样的打量着贾环。

看的贾环都有些烦,除了牛温施及张伯行四人外,其他人他都一一瞪了回去……

“施爱卿,你自去忙你的,此间事等你南边的活计忙完后,再来参知。”

隆正帝先狠狠瞪了贾环一眼,让他老实后,又对施世纶道。

施世纶沉声一应后,转身离去。

他确实有大事要办……

待施世纶离开后,隆正帝看着都默不出声,消化着贾环意见的众人,嘴角微微扬起,道:“都说说看,贾环的意见怎么样?”

“呼……”

忠怡亲王赢祥长呼了一口气后,眼神当真诧异的看着贾环,问道:“贾环,你……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以你的智慧……”

我艹!

“忠怡亲王,你什么意思?”

贾环挑眉问道。

赢祥呵呵一笑,摆手道:“不是贬低你的意思,只是……你才十四岁啊,又整日里……习武,读书也没好好读,怎么会有这些念头?”

贾环冷笑一声后,刚想再说点什么,就听御案处传来一声咳嗽声,贾环抽了抽嘴角,道:“我自上回去了准葛尔的龙城开始,就隐约有这个想法了。

怡亲王或许不知道,龙城周围,便有十万老秦遗民,为准葛尔耕田种粮。

也是因为有了这十万人累积的数年存粮,准葛尔才敢于冬日发动大战。

后来我联系了克列谢夫后,这个念头就越来越清晰。

我是卖水泥做买卖起家的,比较重实利,虚名嘛,只有文人才在意……咳!

西域如果只是名义上的收回,却不能移民的话,注定不能长远。

而且每年往西域送的补给,都会是朝廷的一大累赘。

时间长了,估计还是要丢弃,得不偿失。

所以我就一直想,如何能把西域利用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政事,不该我操心。

我就想着,用军方的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生产兵团主意的来由。

如果生产兵团能够建起,最多三年,西域将能够完全自给自足。

开发西域之后,还有一宗好处,就是我大秦将会再多一养马之地。

西域的草原,绝不比内外蒙差。”

“宁侯,西域……不都是沙漠和戈壁么?何来的耕田和……”

吏部侍郎王钊话没说尽,就见贾环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他的话也就说不下去了。

其实也不怪他,这个时代,在文人的印象里,大秦最远的疆土也就是嘉峪关了,甚至还是武威。

纵然有极有志向者,敢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游历过西北,最远,应该也只是到嘉峪关。

而只到嘉峪关,就已经大部分皆为戈壁荒漠了,气候恶劣的一塌糊涂。

在他们想来,既然越往西气候越差,西域自然要比嘉峪关更差。

因此,才有王钊此问。

贾环也不给他难看,道:“王侍郎,你得空还是多查查西域的资料吧,你就会知道,西域不止有恶劣的沙漠和戈壁,还有气候宜人的盆地和平原,以及肥沃的耕地。”

王钊苦笑的点点头,拱手道:“下官受教了……”

张廷玉比较实际,考虑实际问题,道:“宁侯,这个生产兵团,到底是归内阁管,还是归军机阁管?”

“当然是军机阁,张大人,你没听到兵团二字么?”

牛继宗丝毫不客气的道。

傻子都能听出其中的利益,军方若不争取,那才叫不正常。

张廷玉摇头道:“名字只是名字,换个名字也是一样的。这支队伍不负责打仗,只负责生产耕种。而且,所需的粮种、农具、耕牛、房屋等等,都需要朝廷来负担。”

牛继宗不和他争辩,给贾环使眼色。

贾环接力,道:“张大人,这支队伍不仅要耕种,待秋收之后,还要负责团练。西域之地,可不是善地。土匪马帮不计其数,若只是普通百姓,那简直就是给人送菜的。

至于你说的粮种、农具、耕牛、房屋……这些本该就是朝廷提供的吧?

房屋不用了,西域多的是树木和黄土,去了后一起盖屋子就是。

而且,三年,最多三年之后,西域驻军将不用朝廷再提供一粒米粮。

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张廷玉如今看一个铜板都比月亮大,怎么会就这样放弃。

不过,没等他再争辩,老相张伯行就摇头道:“那些都是后话……贾环,屯田制,最早始于魏武。

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到了后期,因为分配问题,还是崩坏了,和前明的卫所几无区别。

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不了,现在说的再好,终非良策。

而且,难免有虐民之嫌。”

其他人闻言,一起点了点头。

他们都是朝廷要员,考虑问题自然要将目光放远些。

贾环摇头道:“和屯田及卫所是两回事。他们都是酷烈剥削,我们则不同。”

“不同在何处?”

张伯行问道。

贾环道:“比如一个万人规模的生产兵团,开辟出十万亩的土地。而这十万亩土地,并不会分产到户,而是由这一万人一起劳作,以军法监管之。

当然,这只是‘坏处’,若只如此,难免就会有虐民之嫌。

所以,一定还要有奖励。”

“什么奖励?”

张廷玉问道。

贾环笑道:“很简单,奖励就是宅子!

这些灾民,并非是光棍汉,家里都有老小。

朝廷可以承诺,三年,只要他们为朝廷耕种三年,三年后,凡是表现好的生产兵团,朝廷都将会分给他们家人属于他们自己的宅子!

表现好的,分大宅子!

他们刚去的时候,肯定都要住集体屋子,条件也一定算不上好。

等三年之后,就能有他们自己的屋子,他们岂有不愿意的?”

“他们不会自己起吗?这并不算难事吧?”

张伯行皱眉问道。

贾环摇头道:“西域的一切土地,全归国有,每一寸地,没有兵团的法令,都不许随意占有。”

“嘶!”

众人闻言吸了口冷气,不过随即,张廷玉的眼睛都红了。

那么大一片地盘,全是朝廷所有?

那朝廷还不发大财了?

“宁侯,如果西域当真能开发出数百万亩耕田,只供养那十万军队,绰绰有余。其他的呢?”

张廷玉追问道。

贾环呵呵笑道:“到时候军队的规模肯定要扩大,不然照看不过来那么大的地盘。”

此言一出,不止张廷玉,连隆正帝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赢祥皱眉道:“西域驻军,远在数千里外,若是再开发出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亩良田,旁边还有更大的天然草场养马……贾环,万一西域有变,那就是倾天之祸。

三国时,三十万西凉铁骑,便可席卷天下。

他们,也只是占据了西凉武威而已,远没有那么多耕田。”

贾环有些挠头道:“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常轮换将军。三年,最多五年轮换一次。”

张廷玉还是摇头道:“若只军管,即使常轮换将领,也不顶用。真要开发出来,实力太过骇人,完全是一头战争潜力无穷的战争巨兽。”

贾环头疼道:“我能想出这么多来,已经尽力了,再多想头都要炸了。”

张廷玉吸了口气,道:“臣倒有个主意……”

“有你就说呗!”

贾环无语道。

张廷玉没搭理他,见隆正帝点点头后,方道:“陛下,宁侯这法子极好,但奖励的法子还是太过简单,就算奖励大宅子,时间久了,人心难免不足,继而生怨气,最终重蹈前明卫所之覆辙。

臣之意,不仅奖励宅子,更要奖励田地!

化军管,为地方!”

除了军机阁和贾环外,其他人闻言眼睛纷纷一亮。

隆正帝忙道:“爱卿,说细一点。”

张廷玉一应后,道:“土地若非己有,他们为了活命,干一年两年可以,为了宅子干三年也可。可长久干下去,看着收到的粮食都归了军队,他们岂会还有动力?和前明卫所无异。

所以,待三年,或者五年期满后,朝廷可以分给他们家人,属于他们自己的永业田!!

西域辽阔至斯,朝廷也可大方些,一人可分十亩永业田。

如此一来,他们就绝不会懈怠!

消息传出后,各省府州道没有田地的百姓,必然也会涌向西域。

那个时候,朝廷再招人移民戍边,就简单的多。

更重要的是,大批的百姓转入地方后,就可设立地方官府,纳入朝廷治下。

十年之后,仅当地税收,就可供应起十万大军。

生产兵团,也就不需要了……

军队,还是只负责保境安民吧。

文武分治,军方不得干政,必可保西域无事变之忧。”

“我……艹!”

贾环闻言目瞪口呆的骂了出来,无视隆正帝瞪过来的眼神,道:“见过摘桃子的,没见过你这么能摘的!张大人,你这第几次了?你还要不要脸?”

“贾环!”

隆正帝厉喝一声。

贾环看了眼隆正帝,见他黑着脸真怒了,抽了抽嘴角,有些不服气的垂下头去。

心里却连连赞叹,好一个张廷玉,了不得!

除了取消生产兵团这一节和后世不同外,其余的,几乎一模一样。

借他的口,将这套政策说出来,更稳妥……

“宁侯,下官之言,绝无针对宁侯之意,更无针对军方之意。

只一颗为皇上出力,为大秦社稷之公心,天地可鉴!!

若我张廷玉有半分私心,必……”

“好了!”

没等张廷玉起完誓,就被隆正帝打断了。

隆正帝是真心不愿让这样一位能臣有半点闪失,看向贾环的眼神又如刀子般。

贾环却冷笑一声,道:“你想法不错,可惜……你还是漏了一点!”

“请教宁侯,哪一点?”

张廷玉沉声道。

贾环冷笑道:“张大人,你是不是忘了将文官的尿性考虑进去?

西域绝非王道乐土,连关内都有天灾,更何况西域?

关内的百姓,被官逼民反后,随手就灭了,因为有驻军,他们自身也不强。

可能在西域立足站稳的百姓,一定是彪悍之辈!

他们若被一群狗官给坑了,揭竿而起。

偌大的西域,难道就凭那区区十万大军去山沟沟里和他们捉迷藏吗?”

“这……”

张廷玉闻言,顿时无言以对了。

他确实对文官的尿性,没甚信心。

赢祥替他解围,道:“都有道理,那就并存吧。真要有个万一,有一支生产兵团镇着,总要好些……

也不用都转入地方,百姓们若得太平,自会子嗣昌盛。

家大业大,总要分家。

一家之内,留一户在兵团内就好,其他的分到地方。

到时候可以看看,到底是生产兵团种的田好,还是地方上种的好。

若是地方上的比不过生产兵团的,政绩为劣。”

张廷玉躬身道:“王爷高见。”

赢祥见之呵呵一笑,看了眼贾环后,道:“衡臣,你还和贾环一般见识?他才多大……”

这分明是贾环的主意,张廷玉谢赢祥而无视贾环,可见刚才到底生气了。

听赢祥之言,张廷玉摇头道:“臣不敢。”

赢祥见之,也就不多说了。

这样也好,若贾环和张廷玉真走的太近,对两人都不是好事……

一旁处,贾环对连续两次摘他桃子的张廷玉,也是嗤之以鼻,风言风语道:“摘桃子别摘的太早,桃树都还没发芽儿呢!西域都没收回来,嘿嘿,你就想着这些……”

“西域之事,就不用宁侯担心了。本将愿在此立下军令状,愿为取西域之先锋!拿不下西域,本将提头相见!”

当了半天透明人的叶道星,找到了露脸的机会,沉声道。

贾环脸色是真难看下来了,直视叶道星奇怪道:“西域有你什么事?

准葛尔大汗的脑袋是我割的,龙城和军粮是我烧的,大军是被黄沙军团灭的,和你什么相干?

这会儿子不知道从哪个地儿跳出抢功,你怎么和那些文官一样不要脸?”

叶道星闻言,头陡然转向贾环,鹰目中射出两道极犀利的目光,几十年来,何曾有人敢这样骂他?

只有两次,都是这个竖子所骂!

不过没等他有什么动作,身后两道凝重威压的目光一瞬间落在了他身上,让他不敢有丝毫逾越。

然而,没等他身后的人再有什么动静,一股似能毁天灭地的气息瞬间笼罩在三人身上。

牛继宗、温严正和叶道星三人齐齐后退半步,面色骇然而惊怖。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咳嗽声,而后就听赢祥淡淡的道:“纵然皇上仁厚宽容,不与你们计较这些,可是到底是在御前,你们不要失了人臣之道。

天家的威严,不容亵.渎。”

说罢,压在三人身上的恐怖气息又如潮水般退去。

三大重将头上皆出满了汗水,满心屈辱,却不得不咬牙道:“臣等知罪。”

隆正帝却随手一摆,道:“诶,将门本该如此,无罪。十三弟下次不许了……”

赢祥躬身一礼,应道:“臣弟知罪。”

说罢,又对牛继宗三人歉意笑道:“是我的不是,其实我只是手痒了,说起来,当年我和牛大人、温大人,对了,还有武威侯秦梁,川宁侯府的宁至……都没少打过。

呵呵,今儿你们可别怪我。”

牛继宗和温严正本来脸色极难看,听隆正帝之言后好了些,再听赢祥之言,就不好再计较了。

而后就听隆正帝大声喝道:“混账东西!你在那瞪什么瞪?

刚不是跟朕闹着没地方睡觉吗?苏培盛……”众人看去,却见隆正帝冲正眼神吃人一样瞪着赢祥的贾环吼道。

“奴婢在!”

苏培盛忙应道。

“去,带贾环去甘露殿,给他找间屋子让他好好睡一觉。少在这里给朕犯浑!”

“啊?”

别说苏培盛,连赢祥都是一惊。

哪里岂是人臣能睡觉的地方?

……

第九百五十五章(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为什么?第469章 抱负,折服第781章 悲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烟消云散……第647章 金甲战衣第973章 脏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处置第三百章 我去带二姐回家 二第六十三章 道人第926章 酷烈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军机阁之争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隐患第七十九章 大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听风水榭 中第732章 悲愤第946章 再卖1次乖第560章 遗愿第二百二十四章 贾环第一百三十六章 安顿第二十一章 运动歌第434章 王夫人的打算第670章 自作聪明第964章 凤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批斗大会 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真死!第962章 调理第756章 内鬼第560章 遗愿第939章 抿嘴1笑……第342章 激将!第694章 理不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云涌……第960章 知心第724章 弑君第437章 天眷第835章 散沙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孝康亲王府第三十七章 现行第322章 月落日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风声第一百五十章 告状第763章 使坏第632章 猩红第二百三十章 心乱如麻第850章 撕破脸皮!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骨气第907章 是……报仇第397章 12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请客第393章 复杂第930章 账目不对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带一句话……第二百二十章 告诫第五十章 女人啊女人第607章 好处第382章 奇葩第750章 福祸相依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呼声第九十四章 主意第875章 惊雷滚滚第450章 回来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慎终追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骂金殿!第981章 成亲第734章 转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火坑第534章 不合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准同行……第735章 骇然第889章 亲戚来了……第597章 承诺第668章 秋后算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胆大妄言,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杞人忧天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哄!第327章 替你管家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读书人的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表白第473章 不哭……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生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准同行……第416章 杀机!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凝重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禁忌の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第583章 余生,请多多指教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龙舟议政第936章 甘露殿夜话第887章 金杯共汝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阴毒,猖獗第926章 酷烈第473章 不哭……第609章 18个孩子第六章 礼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小吉祥敬茶第549章 深算第501章 想不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这,便是天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706章 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