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为徐氏正名

忽然之间,摇身一变,她李敏变成了所有人抢着要的人。

真是受宠若惊?

笑死。

她李大夫又不是第一次给人治病,又不是第一次把人的病治好。可是,论以往,给人治好病,人家真的看得上你两眼?

no。

人家表面上感激,其实只是想拿钱打发你,骨子里依旧把你当奴才使着。大夫治病救人,本就是本职,没有错,所以,不要想着人家真的从内心里把你感激到拜天拜地。只怕你一不小心没有把人救回来时,反面的结果,直接把你弄死。

这种教训,一次两次,再有太后娘娘之前还才当着多人的面和她翻了脸。

奇了,真是奇了。

要真是只当她是个大夫?有必要如此抢着要吗?

朱隶立在窗户前,听着一声夹杂味道的叹息,回头,看她是翻起了本药书,像是百无聊赖的。

是,是听着都觉得好笑。他听见,都这么觉得。

这些人不知道是什么底气,竟以为她是那种一有人示好巴结马上会像哈巴狗跑过去的人。这样说她,不是说她清高有骨气,而是她早把这些人使劲想巴结她后面的意图大抵可以参透了。

现在这些人突然急着巴结她,莫非是和他一样,开始意识到她真的是与众不同的——

靠在软枕上,无聊地翻了翻书页时,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像是那时候深深地宛如要烙在她心里头。

他在猜疑她的来历,从很久以前,比任何人都早。

可见,古代人的智慧经常是被穿越人士看低了。总以为,古代人没有想过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不猜疑?你用的东西,知识,都不是这个世界里的。人家会产生怀疑很正常,不怀疑,才是低智商不正常的。

李敏确实是不知道怎么和这个男人解释才好。或许,她可以直接和他说明白,她来自现代,一个医学昌盛,科技发达的现代。但是,他如果接受了她的说法,知道了她的来历,会不会利用她的知识做出什么事来?毕竟,她是连炮火等武器都知道一二的。

救人性命的医术拿出来用是一回事,要是无意中,把现代化武器带到古代被人利用来杀生,那是她绝对不想见到的,是违背道德道义的。

慵懒地打了声呵欠之后,李敏闭上眼。耳边,能听见他走近的脚步声。他的手拿起被子,给她轻轻拉到了肩头。

屋外伏燕推开门走进来,隔着扇屏风说:“宫里的马车到了。”

容妃生怕他不来,连马车都给安排好了。

“你留在府里,看着王妃。”吩咐完,他转身,像阵风走了出去。

李敏只等他走远了,再睁开眼,看着像瓜蒂一样交结的蚊帐,回想起了自己第一天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情景。

或许是许久没有想了,这样一想,挺怀念的,怀念那个像是与世隔绝的现代的日子。

念夏蹑手蹑脚进来的时候,看见她这个表情,被吓一跳的感觉。

“大少奶奶。大少奶奶——”

李敏转过头:“你叫了我?”

念夏想说,她刚才叫了她十遍,她好像才如梦初醒。

“大少奶奶是不是想睡?奴婢听人说,怀了孩子的人,很喜欢贪睡。”

李敏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自己刚刚确实是出神了。让对方扶了自己起身,拿出了朱公公托人带来的口信,淑妃是想请她给朱汶复查。意思很显然,是想让她和淑妃以及大皇子都见见面。

可能是都听说皇后派人与她接触的消息,于是,这些人都犯了急的样子,生怕她被谁拉拢走了。

要说的话,得佩服那个八爷,现在这个时候,反而是沉得住气了,没有跟着任何人急。

说曹操曹操就到,她想错了,八爷让人来了。

来的人是小李子,这个小叛徒赖在了她家门口不走,说是非要见到她一面死了才能甘心。

“让他进来吧。”李敏道。

念夏气到嘴都歪了的说:“大少奶奶,你要是不好赶人,奴婢帮你赶!”

这个不知死活的,难道不知道她们家小姐最痛恨叛徒。

“他是听他主子做事的,听听他主子想做什么不是挺好。”李敏说着打发自己的小丫鬟把人带进来。

听见她这样说,念夏当即没了声音。主子所想的,哪里是她这个小丫鬟能考虑到了。

李敏是想,到底这个突然间四面八方都想抢她李大夫的消息有些唐突,究竟是何原因,或许从那个殷勤的八爷口里能探知到一二。终归这个八爷,每次都给她及时送来消息是不假。

门口,念夏走出来,刀子目刮在了在门口跪着的小李子脑袋上:“进来吧。进去你该感恩戴德了。不是每个主子都像二姑娘那样心胸宽广的,连你这种人都能容得下。”

小李子听到她这话并没有和她置气,规规矩矩地在地上磕了三个脑袋,起身,说:“奴才这就进去面见王妃。”

念夏瞧他样子,压根儿也不像是真心来赎罪的,直在他背后唾了口。

小李子是不管念夏怎么说,但是,在念夏来叫他进去时,心里跳了一跳的。想自己主子那番话真没有错。李敏真让他进去见人了。

说起来,之前,他刚跟着自己的主子与十一爷、九爷等人,到了京师的西门口,送三爷的车队离开。

昨天入宫面圣,今日到了时辰,朱璃率领马车按时离开京师,去完成圣旨颁布的使命。至于昨天到了宫里,皇帝和三皇子说了什么,没人去打听,毕竟大致都可以猜到,皇帝无非是叮嘱儿子出外办事的时候,因为代表的是皇上和朝廷,自己又贵为皇子,必须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事事小心,不要污了皇帝朝廷的面子。

反正大伙儿看着老三今早出发的面孔,脸带严肃,八成是昨天进宫时被皇帝又刮了一顿的样子。

老九抽了抽鼻子。

京师南门的风很冷。老三这一出发,是赶着京师出门的路没有被大雪封住的时候走,去到半路,没有结冰的河段,还得马车转为船运能快些。南方是很少下雪,有些地方冬天都不下雪,但是,比北方据说也暖和不了多少。

现在这个寒气,大家都可以亲身感受到了。

来送老三的人,寥寥无几。因为老三不喜欢被皇帝看到自己不严谨的作风,不和官场上任何官员拉结关系称兄道弟,导致到,没有官员过来给老三送行。只有他们几个弟弟,由老八带着过来了。

大皇子说身子抱恙,不能出门,所以无法亲自来送行。

东宫的太子,终于有了表示,让人抱了件上等狐皮制作的大裘,送来给老三,太子的使者在冷风一边颤抖一边转述太子的话,说的是,太子不能亲自来送行,包括上次不能亲自赴酒宴给老三饯行,都是因为要避嫌,毕竟老三出这趟差事,都是他给皇帝提的建议。

众兄弟听着一阵唏嘘。原来都是太子做的!

朱琪在冷风中抓着那把桃花扇子在手指间玩弄,听太子自己承认是自己做了以后,眼角瞄了瞄自己身旁的八哥。

八爷朱济那张白净漂亮的脸在嗖嗖的冷风中显出一丝肃穆的表情来,但是,嘴角略勾的那丝温沉并没有变。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她的八哥,早知道这事儿是太子做的了。

朱璃听完太子的使臣说完话,声音在寒风中不免带了嘶哑,道:“这些臣弟都知道,麻烦转告给太子,让太子殿下不需要顾虑,本王定是会尽心尽力做好朝廷的差事。不管谁来说,本王当以完成圣旨为使命。”

老九在一旁,猛然打了个喷嚏。这喷嚏直冲着太子的使者。对方于是差点儿被老九的喷嚏吹倒在了地上。应说,三爷这话太冷了。貌似一点都没有把太子当回事似的。一不像是埋怨太子让他做了这份苦差事,这个本是好事,可是,另一方面,朱璃根本不认同,太子现在和他说这些话,本意是想借这份差事让他在皇帝面前有所表现可以升官发财。总之,这事儿和太子毫无关系。

三爷从来是这个样子的。

朱琪手指把扇子头插到了自己腰间的玉带里,推了一把使者,说:“你三爷要走了,别碍着三爷的路,三爷说什么话,你回头和你主子说就好了。太子和三爷那是什么感情,用得着猜忌吗?”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真是了解老三的太子,怎会因老三惯来的作风被老三这两句话惹恼了。使者恍然大悟的样子,急急忙忙回头向十一爷谢恩,退到了一边。

老三要走之前,是看了十二一眼。后者朱佑向自己三哥用力点了点头。之后,朱璃没有一点留恋的,掉回头,发布命令:启程!

浩浩荡荡的,装着粮食和棉被,共五十辆马车,由几十人护卫的车队从南门进发了。

马维骑着马在车队前前后后巡逻着。

车队越行越远,是去到了看不见人和车马的地平线时,送行的人方才作罢,打算各自回去。太子的人,回东宫去了。朱佑等小弟弟们,各自坐上自己的马车回宫里。九爷攀着老十的肩头准备回府。老七没有来,大家自从昨晚以后,都知道大致七爷府上发生什么事了。

“不怕。”只听老九瓮声瓮气的声音说,“有隶王妃在,死不了人。”

不知何时起,个个都把李敏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草。要是真没有了李敏,谁都不可以想象。

眼看,老九上了老十的马车一块走。朱济停下了步子。朱琪走在他前面,转回身来。

小李子当时是躲在众人后面,看到主子这个姿态是想叫自己过去,于是一溜小跑趁没人注意时到了八爷面前,弯着腰说:“奴才在这里,八爷有何吩咐?”

“你回隶王妃身边去。”老八像是想了许久,才吐出这句话。可是,这句话说出来时口气是笃定的,不可置疑的。

朱琪听了都嘴角上扬,笑道:“早知如此。”

看着两个主子,小李子却是愁了眉,直言:“主子,不是奴才不回去,是,隶王妃愿意再收回奴才吗?”

“她为什么不收回你?如果她认为你对她是有用的话。”朱济稳稳当当的声音说。

“没错,没错。”朱琪跟着叫道,那巴掌打在小李子臂膀上,“瞧你这个傻呼呼的,之前,你跟着隶王妃的时间也不短了吧。难道还不知道她为人?”

李敏是个,不仅有本事的,而且,很冷静的,冷静到甚至有些残酷的。确实是,如果李敏不是冷静自若到残酷的,哪里可能收留回一个叛徒。

“隶王妃是个能办大事的人。”小李子点点头说,说完,冲自己主子跪下道,“奴才这就遵从八爷的命令,回隶王妃身边,保证在主子不在的时候,让隶王妃平平安安,绝对不出事儿。”

“这就对了。”朱琪笑的眉毛飞扬,牙齿明亮。

老八回头看她一眼,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与自己主子分开以后,小李子直冲李敏的护国公府来了。现在跪在李敏面前,小李子用八爷的话来说,想尽办法让李敏认为他是有用的,说道:“卫公公这人,奴才知道。卫公公是皇后娘娘的人,而且是皇后娘娘娘家的人,皇后娘娘的远亲。”

原来这个卫公公来头真不小,是皇后的亲戚。可能是皇后亲戚的缘故,皇帝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皇帝也不好说皇后为什么与自己亲人亲近。卫公公自从跟了皇后在宫里,实际上,都没有怎么在众人面前露脸,这点符合皇后向来低调的作风。所以,皇帝更是无话可说。

许多人不知道卫公公的存在,也就是这么回事。卫公公一般,只有在皇后非需要他不可的时候,才会出现。说明,皇后现在是更重视她李敏了。

“看起来,你知道的事情很多。以前你都一句话不和我说,现在都愿意说了,是你主子的意思?”

一句话,已经可以猜出他们的目的。小李子答:“奴才只是以为,自己或许能为王妃尽一份力。”

念夏给李敏送来热水时听见这个话,没想到这个小子真的是想回来做事。李敏肯定不答应的。

“行。你回徐掌柜身边做事吧。徐掌柜那儿正好缺个人。”

听见李敏这话,念夏直了眼。

“奴才给王妃叩恩了,奴才绝对不会辜负王妃。”说完,小李子重重地叩了两个头。

等人走了,念夏完全想不通了,把水端给李敏时问:“主子,是不是要找个人,专门盯着小李子,以免他坏事儿?”

“他能坏什么事儿?”李敏摇摇头,“八爷一不能抓我,二不能对我做些什么。”

念夏那刻无语。是这样没有错。

“我只是说暂时,他主子是不能拿我怎样。以后难说。现在暂时这个人用着,有用处就可以。”李敏接过开水喝了一口,问,“是不是又有人来了?”

“是,大少奶奶刚问到的卫公公来了。”

皇后的人肯定是要来了,刚好她也要问问,七爷府上的病人情况怎么样了。

卫立君是第二次进护国公府,进来时,再次感觉到这个府里的与众不同,沿路虽然不见几个家仆,却是给人像是走进了圣地的感觉,气氛森严,不容人俯瞰。

到了见客的大堂,卫立君拂膝鞠了个躬,道:“奴才是来给王妃送信的。”

“给本妃送信?”

“是,隶王妃昨晚救了七爷府上的人,也即是救了皇后娘娘的人。皇后娘娘让奴才给王妃送信,以表感激。”说着,卫立君从袖管里拿出了信。

“昨晚上,那个病人好了吗?”李敏并不急于把信接过来,问的是病人。

“病人好多了。”卫立君抬头,像是看了她一眼,见她表情认真,忽然间可以令人惭愧,因此低下了头,说,“都是托了隶王妃的福。”

念夏把信接了过来以后,送到了李敏手里。李敏当着他的面,从信封里抽出信来。

信纸展开之后,一排排整齐的秀丽小字。李敏扫了几眼之后,对他说:“卫公公回去吧。本妃收到了皇后娘娘的信,总得先仔细看看,是不是?”

卫立君见她表情上都没有任何异样,真是摸不清她心思。毕竟,信里写的东西,他都知道,本应该让她有所反应才对的。

“那么,奴才先告辞了。”

“卫公公慢走。”

念夏把客人送出门口,正要替李敏松口气,可以歇会儿了。结果门口再来一串马蹄声。

没有送三爷的大皇子朱汶,却是因为一直等不到李敏的回话,亲自骑着马过来了。

“今日是出了什么事?怎么一个个都来找我们王妃?”

李敏都能听见屋外那些小丫鬟们交头接耳的话语声,无不都是为今天一拨接一拨过来的客人感到惊讶。

这种情况真是前所未有的。她李敏忽然之间好像成为大家争抢的金子,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在管家的带领下,朱汶脱去狐裘之后,一身白衣玉带,走进了大堂里,在见李敏之前,像是看着护国公府有些感叹地说:“本王多年以前,年纪尚小的时候,曾来过此地。那时候,这棵树也是这么大。这么多年来,这棵树是没有什么变。”

“大皇子说的这棵老松,有三百年之久了。”管家说,“据说是府里祖上有一次下江淮游玩时带回来的。”

“真是这样?”朱汶表示了一丝惊奇的模样,在院子里看了会儿树,才转回身进了大堂。

李敏带着丫鬟们,在大堂门口等着客人,见到大皇子,身子不便,只能是轻轻福下身:“臣妾参见大皇子。”

“隶王妃免礼。”朱汶急着上前两步。

李敏起身,随之伫立一旁,道:“大皇子突然来到,是想找王爷吗?王爷有事入宫去了。”

朱汶点着头说:“这事儿本王有听说。刚好本王出王爷府的时候,看到隶王进宫里的马车路过。隶王到皇宫里,是因为容妃娘娘吗?”

说到这儿,朱汶踏进大堂里准备入座时,想起,问道:“对了,本王来到贵府,没有拜望靖王妃是小辈的不敬。”

“靖王妃身子不适,不能见客,还请大皇子见谅。”李敏道。

“身子不适?”朱汶那是稍稍吃了一惊的样子,回头看了看她。

“大皇子为何吃惊?靖王妃身子不适,在府里养病,已经是许久的事了。”李敏口气不紧不慢,慢条斯理。

朱汶勉强接上话:“正因为过了许久,本王想着,本王的病都好了,靖王妃的病,有靖王妃坐镇,本也该快是好了的。”

“本妃并不是神仙,哪有每样病都能治好的道理。大皇子年纪轻,身体自然不比年岁大的。年岁大的,康复起来,必定是年轻小的要慢一些。再有些老年病症,怎么治,恐怕都难以治愈。”

“隶王妃此话没错。哪怕是神仙,也不是每样病都能治好的。”

朱汶这句话,让那些在旁听着的念夏她们,都觉得奇怪了。什么叫做神仙都治不好的病?

“给大皇子上茶。”李敏请贵客坐到了上座以后,自己居于下座,吩咐底下的人做事。

念夏亲自奉了茶上来招待客人。接着,拉上屋门出去。

朱汶眺望屋里一圈,一眼,扫到了李敏放在桌子上的信,眸子眯紧了,随之低头吃茶,道:“据说,昨晚上,隶王妃又出诊了。”

“嗯,七爷府上出了个病人。这事儿,可能昨晚上都传的满城风雨了。”

朱汶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嘴角勉强笑了笑,说:“由于是自己弟弟府上的事,本王总得过问一下以表关心。”

“大皇子关心兄弟的心情,本妃可以理解。不知道大皇子此次到护国公府所为何事,是询问七爷府上病人的事吗?如果是的话,大皇子可以问卫公公或是太医院太医,如今,七爷府上的病人,是由他们在照料。本妃基本已经不插手了。”

朱汶听见她这样说,脸上像是掠过一丝紧张:“卫公公是——”

“皇后娘娘宫里的,大皇子莫非不知?”李敏像是抬头扫过他一眼他脸上的表情。

朱汶说:“卫公公是皇后娘娘的亲戚,本王知道。其实,本王是想来让隶王妃再给本王把下脉。之前有过想让隶王妃到本王新府做客,只是有闻现在隶王妃不方便出府。”

李敏转回头,叫了屋门口的小丫鬟进来,拿个给病人诊脉时用的小枕头进来。接着,朱汶把手腕放到了枕头上。李敏取其脉,按了按。

朱汶的神情里,露出了一丝紧张,看着对面她一动不动好像带着面具的面孔。

大概过了会儿功夫,李敏收起查脉的左手,道:“大皇子的病,看起来大有好转,可是恰逢秋冬之际,一不留心着凉的话,容易复发。需要静心休养,在府里过完这个冬天再说。”

朱汶听着她这话,眼里流露出一丝复杂的心情:“隶王妃认为本王该修身养性?”

“大皇子的身子骨,在离宫这段日子饱受摧残,以大夫的眼光来说,肯定是要休养。病,哪怕一时治好了,身子骨要恢复到以前,是需要时日的,不是心急可以办成的事。”

朱汶收起手,拉了拉袖管,眼光,则看着她摆在桌上那封信,道:“实不相瞒。隶王妃,本王是想来请隶王妃助本王一臂之力的。隶王妃应该知道,本王当年之所以离宫,是被奸人所害。本王此次回宫,如果不能把这些奸人抓出来,惩之以法,只怕难以面对九泉之下的母后。”

李敏淡淡垂了垂眉,说:“据本妃知道的,貌似,孝德皇后当年过世时,是病逝。”

“病逝?”朱汶愣了下的样子。

“不是吗?皇上下的圣旨里说了。”

当年皇帝是在颁布给天下的圣旨里面说了,孝德皇后是病死的。然后,为了让大皇子给母亲尽到孝心,让大皇子去给母亲守陵。这样一守十多年之久,太子之位随即转给了朱铭。皇帝可没有对天下说过孝德皇后是被自己赐死的。

朱汶听到的版本是母亲是被人弄死的。

六宫里,像常嫔,听到的版本也是如此。

可是,李敏却不这样认为了,在从李大同口里听到了一丝真相以后。要真是孝德皇后是被皇帝赐死的,皇帝怎么可能真的让大皇子回宫。大皇子肯定是饶不过皇帝。皇帝这样弄死自己的亲生母亲,无论有什么理由,都足以让孩子恨死自己父亲一辈子了。

朱汶口里说抓奸人,其实对自己父亲一样怀有些恨意的,因为皇帝听从了他人的谗言,才把他母亲害死的。

结果,不是?

有没有奸人作祟,李敏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孝德皇后一死,皇帝马上拿了孝德皇后的娘家人开刀,这点众所皆知,倒是不假的。还不如说,是皇帝等了孝德皇后死了,才有了这个机会拿皇后娘娘的娘家开刀。这样说来,其实万历爷对孝德皇后是存了情分在的。不会当着皇后的面做这些事。其实,只要看万历爷如今对待东宫的态度都可以知道,万历爷是个比较谨守传统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倒不想坏了老祖宗的规矩,不想一昧地想着废太子和废皇后。

朱汶是被她的话一惊,问:“隶王妃认为,我母后是病死的?”

“之前,本妃刚有幸听过某人亲口所言,才知道,本妃的亲娘是在宫里染了疾病而死的。本妃估算了下。如果本妃所打听到的消息没有错,孝德皇后死的那年,宫里死的不少人,是包括四皇子等?”

朱汶像是呆住了,两只手死死地抓住了扶手。

看他这个表情,李敏并不可怜他,继续说:“那个时候,大皇子年纪虽幼,但是不是什么事都记不得,是不是?”

是,他记得。那个时候,宫里很多孩子病了。他母亲,赶紧把他先挪到了绝对不会被感染到的地方。接着,直到他母亲死了,他都不能见他母亲一面。这在后来其他人对他的解释里,变成了,他母亲是被皇帝关押了起来。因为皇帝想拿他母亲和他外公外婆们开刀。

如果是因为他母亲染了病不能与他接触,主动和他隔离,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天,这样说,是有人有意存了心思,想离间他和皇帝的父子关系。这样,只要他一天怀恨于皇帝,皇帝定是不可能召回皇宫里。

能怀有这样的诡计,费尽心思不让他回宫的人,除了东宫还能有谁?

朱汶深深地吐出口气,一张脸变的铁青,说:“隶王妃是个仗义的人,是个明白人,所以,隶王妃还是要助纣为虐吗?”

“你说皇后娘娘给本妃写的这封信?”李敏早就知道他的眼神在看这封信,刚好,这是她想给他看的,否则不会故意摆在这个桌上了。

朱汶眼里闪过一抹亮光,道:“隶王妃有意把信露出给本王看,本王知道隶王妃是信任本王的缘故。”

李敏对他的话但笑不语。

信任?

对皇宫里的人谈何信任?不是亲人,没有血缘,都是利益。

“皇后娘娘给本妃写的这个信,没有其它,只是主要解释了,当初本妃的亲娘徐娘子进宫给静妃娘娘治病时,结下的一些恩怨。可能皇后娘娘想着,静妃是皇后娘娘的人,皇后娘娘希望本妃也是皇后娘娘的人,所以,想化解我们两人之间的恩怨。”

朱汶听着,像是露出一丝惊奇:“隶王妃的亲娘进宫里给静妃娘娘治病的时候,是出过了什么事?”

“说是我亲娘把静妃娘娘的宝贝儿子,从娘胎起,害了三皇子的眼睛。”

皇宫里

皇帝在玉清宫里,召见了护国公。

当时容妃在场,隔着道珠帘,先听着皇帝和护国公说话。

“昨晚上,朕到锦宁宫,与容妃商量过了。说好把九公主送到容妃膝下抚养,护国公以为如何?”皇帝曼声地询问。

朱隶坐在皇帝赐的椅子上,答:“容妃娘娘膝下无子,容妃娘娘又是锦宁宫的主子,皇上此举对于容妃娘娘与九公主而言都是恩赐,臣以为,容妃娘娘和九公主对皇上都是内心里充满了感恩。”

“护国公这样想,朕也安心了。之前,朕去锦宁宫时和容妃商量此事,心里始终怀了个疙瘩。担心容妃受委屈了。九公主的情况,护国公或许有听说。孩子小,是无辜的。但是,死了人,是真的。”

容妃听皇帝说到这里,像是忍不住一丝心酸,用帕子拭了下眼角。

细微动静穿过了珠帘,万历爷叹息着说:“容妃在隔壁,可能听到我俩的话了。都是一家人,让容妃过来一块儿坐坐。”

仅听这句话刚落地,早已准备好的公公,将珠帘拉开。容妃起身,小步穿过珠帘,到了对面的屋子。

屋里暖烘烘的盆火烧着,照亮了屋里两个男人的脸。一个年纪老虽老,但是身着龙袍,象征至上的皇权。一个年纪虽轻,但最终是身处于底下的人。

容妃走到皇帝面前福身过后,坐在皇帝身边的软塌上。

火光照亮容妃那张精致的面容,比起之前像是说一直在病中的病容,看起来并不怎么憔悴。

朱隶抬头看这张脸,回想自小到大,在皇宫里见过这个姨妈多少次的面孔,现在一系列摆在脑海时,竟是分不开哪个是清楚的,哪个是模糊的了。

万历爷看着他们两个眼对眼,笑问:“怎么?是不是朕在这儿,你们倒是不好说话了?”

“皇上。”容妃连忙说,“哪有的事儿。只是,隶儿鲜少入宫。与臣妾一时找不到话说。肯定是隶儿和皇上更亲一些。”

那是没错的,论起来,他朱隶姓朱,皇帝还是他伯父呢。容妃不过是他母亲娘家的妹妹。

母系亲戚,怎能比得上父系。

“嗯。”万历爷道,“都是一家人,真的是一家人。”

皇帝这句话真的是感悟至深,亲上加亲,不是什么家族都能与皇家有这般牵扯的。

万历爷趁着这个亲上加亲的热劲儿,拍案道:“这样吧,朕给隶王妃赐个除国夫人以外的御前国医。”

御前国医?

从来没有过的封号,皇帝这是想做什么?

“隶王妃医术精湛,上回隶王妃出色的医术救了大皇子的性命之后,朕一直想不到有什么可以赏赐给隶王妃。如今,容妃昨晚上给朕想的这个主意挺好的。隶王妃的医术称得上国医这个称号。封个御前,今后隶王妃不需要经过皇宫里允许,可以自由进出皇宫给病人治病。”

朱隶来不及开声表态,皇帝自鸣得意继续说着:“朕既然赐了个封号,总不能缺了赏赐,当即赐护国公府绸缎六匹,黄金一箱。隶王妃今后所得俸禄,与一品官员相等。张公公,把朕的话拟为圣旨,即刻颁布下去。”

这是,大明王朝第一个正式女官了!

容妃立马站起身来,跪下磕头答谢。

张公公赶紧带了皇帝的话下去草拟圣旨。

朱隶坐在那里,等着他们一群人跪的跪,说了说,把话全说完了,才对一时兴起之后已显得稍微平静了的皇帝说:“皇上,臣以为,此事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周全地思虑过——”

“怎么?”万历爷听见他这煞风景的话当然是不悦地挤了眉头,“朕给你夫人加官晋爵,你不高兴?”

“不,臣是怕,皇上不了解所有的实情鲁莽做了决定。”

“什么实情?”万历爷像是很不解,指着他,“你倒给朕说说,什么实情?难道隶王妃不是治好了大皇子的病吗?”

“可是,皇上知道不知道,臣内子的亲娘曾经在皇宫里给人治病,但是,最终得了个罪臣的名号。”

此话一出,容妃捏紧了手里的帕子。万历爷愣了一下的样子,坐起身来:“你说什么?”

都说李敏的医术传自徐娘子,自己母亲的医术,如果徐娘子曾经用自己的医术治坏了人家的病,那么,封李敏这个国医的称号,有为徐娘子正名的意味了。

怎么不能小心行事?

眼看皇帝陷入了沉思,一双不解的眼神像是扫了扫朱隶的脸。

这等好事,不说起以前这桩事儿,装糊涂过去领了赏赐不是更好。不,是不好。总有些知道的人,事后会来告状,到时候,再告他们夫妇俩知情不报,贪图利益,欺君瞒上,岂不更惨。

李敏入宫了,被皇帝紧急召入宫里,皇帝要她亲口解释自己母亲犯下的错事。

入了宫里,看见老公在,容妃也在,李敏向皇帝行过礼后,说:“皇上,臣妾娘亲的事,起源于一个人,恐怕皇上,得请这个人过来。”

“谁?”万历爷问。

“静妃娘娘。”李敏道,“皇上不知道记不记得,之前,静妃娘娘有说过,自己与臣妾的亲娘是认识的,所以,知道臣妾亲娘徐娘子有一本秘籍。”

万历爷恍然:“哦——”

有人去请静妃了。

静妃坐着轿子,来到皇帝的宫里。见到容妃也在,静妃看了看容妃,接着,冲皇帝双手伏拜,行了个大礼,说:“臣妾奉命前来回话。”

“静妃知道朕想问什么?”万历爷惊奇地问。

“是。臣妾自从上次说了自己与徐娘子的关系以后,早知道会有今日。所以,早也想找个机会对隶王妃亲自道声歉意。”静妃一字一句稳稳当当地说,俨然是有备而来。

皇帝靠回到卧榻上,听她们两个怎么说了。

由于是第一次见着人不是到自己面前吵架,而是道歉的,万历爷的表情略显轻松。

可是,很快,李敏一句话打乱了屋里此刻和乐融融的气氛:“静妃娘娘所言差矣。不知道静妃娘娘为何出尔反尔,静妃娘娘有何证据说明,臣妾亲娘不是治坏三皇子眼睛的罪魁祸首。倘若不是臣妾亲娘所为,是何人所为?”

屋里屋外,均传出了抽气声。

道歉,人家还不接受,大概只有李大夫会干出来的事了。

265 临盆263 生儿生女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拾142 往哪里逃135 静妃落马77 有喜了7 咎由自取148 变动84 夫妇一块入宫145 通关之策134 为徐氏正名195 相见107 谁都蠢蠢欲动了194 出乎意料的人来了165 婆婆出手2 恶毒的继母乌梅79 冒死送信14 白芨38 李大夫收的诊金一点都不贵52 让你装死222 认不认212 一举拿下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柒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255143 短兵交锋235 攻城174 拿老公狐假虎威267 小世子朱潜轶事二三事伍壹256 套中套53 神医驾到192 这个女子不配王爷朱潜轶事二三事贰贰185 浩浩荡荡地进山了朱潜轶事二三事贰拾202 爷来了260 一家34 所谓托法9 倒泼脏水168 各有各的算盘91 谜底揭晓193 亲爹的事儿231 出气128 有人坐不住了233 回去不回去103 回门220 厉害144 收拾叛徒94 赌约277 收拾李莹51 赶出府邸8 璃王驾到85 人生最重要的事传宗接代164 没有解药的毒朱潜轶事二三事叁壹179 谁能预测未来32 第二次见面225 雪莲85 人生最重要的事传宗接代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壹17 剥一层皮91 谜底揭晓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柒267 小世子42 不拿白不拿朱潜轶事二三事伍叁214 使臣来见106 六宫战事185 浩浩荡荡地进山了251 救不救是个大问题朱潜轶事二三事贰捌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朱潜轶事二三事陆大结局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拾65 迎亲260 一家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叁朱潜轶事二三事伍壹278 下场凄凉183 夜里惊动159 攻打黑风谷247 皇帝95 骚乱261 船上78 二孙女现在很厉害了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壹朱潜轶事二三事贰陆131 皇后娘娘的人朱潜轶事二三事陆肆256 套中套271 声东击西172 都督府朱潜轶事二三事壹8 璃王驾到40 圣旨到了23 喜欢197 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