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通关之策

145 通关之策

万历爷回到玉清宫的时候,张公公发现皇帝立在廊道里突然望起了院子里的一盏灯笼。

“皇上?”

“把容妃身旁的珠儿喊过来。”万历爷吩咐。

张公公奉命让人将宫女珠儿带过来。珠儿到了皇帝面前,跪下:“奴婢拜见皇上。”

“容妃近来身子如何?朕其实想到锦宁宫探望容妃,只碍于近来国事太多。”

“皇上,容妃娘娘她——”珠儿忽然抽了抽鼻子,皇帝怎么会突然杀到锦宁宫看九公主,她想想也觉得哪里奇怪,可不管怎么说自己主子绝对是冤枉的,平常自己主子哪有那样的性情,“容妃娘娘身子近来一直不太好,而且睡的不好,刚才,又做了噩梦。”

“噩梦?”

“是。奴婢听容妃娘娘一直念护国公府,可能是在惦记娘家的亲人。奴婢是这么想的。”

万历爷的手摸着光溜溜的椅子头,俯瞰眼前这个宫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可想而知珠儿没有必要撒谎。

“给容妃看病的是谁?”万历爷问。

珠儿低头:“周太医。”

“让周太医过来,朕有几句话想问问他。”

听了皇帝新命令的张公公,让人通知太医院。

周太医风尘仆仆赶过来时,遇到张公公,先小声探问:“公公可知道出了什么事?”

“容妃身边的宫女,说容妃做噩梦。”张公公贴他耳边说。

周太医眼睛一愣的样子。随之,低头弯腰进了皇帝的房子。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太医平身。”

提拉袍角起来的周太医,眼角睨了一眼身旁那个泪眼汪汪的珠儿。

“周太医。朕有话问你。”万历爷开口。

“臣领旨。”

“容妃的病是你一直在看的?”

“回皇上,容妃娘娘偶尔身子有些不适的时候,是让臣过去请脉。”

“容妃是什么病?”

“脾胃无力,中土甚虚,夜晚梦多,阴虚盗汗。臣给娘娘开的方子,有滋阴补气,安神的效用。”

“可是,珠儿说,容妃近来服了你的药以后,做了噩梦。”

“不可能。”周太医斩钉截铁道,“臣拟的方子,是给鲁大人亲眼过目过的。容妃娘娘身子贵重,臣怎敢一个人给容妃娘娘下药?”

珠儿大吃一惊。自己主子找周太医开方,但是,没有想到周太医自己私自去找鲁仲阳了。这岂不是,自己主子的病,鲁仲阳一直知道,鲁仲阳知道,皇上能不知道?可为什么皇帝现在来问周太医?

万历爷的眼微微地眯着,手握成拳头捂在嘴角清咳两声,对那珠儿说:“容妃的药,是你煲的吗?”

“是的,一直都是奴婢。”珠儿答。

看起来没有一点异常。万历爷的表情像是说明了这一点。

“对了。”万历爷忽然想起了什么,“朕今晚过去锦宁宫,好像没有见到婉常在。”

“回皇上,婉常在一直是自秋冬来了以后,关紧屋门,躲在自己屋子里,说是身子抱恙,就自从上次景阳宫里出了那趟事以后。”珠儿一一说来,对锦宁宫这另外一个一点都不起眼的小主子,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锦宁宫以外的人都在说,因为婉常在看到了齐常在的惨剧以后,怕了,怕死自己变的和齐常在一样。可以说明容妃有多心狠手辣,对自己宫里的人不好。否则,怎么到至今锦宁宫里都很久没小主入住了,除了婉常在。婉常在还是很多年前进的锦宁宫,一直是个常在,再没有升过。

珠儿每次想到这些针对容妃的流言蜚语,心里别提多委屈。不知道是谁从一开始流传出去的流言,说容妃善妒,才导致了每年入宫的那些新小主都想方设法不进锦宁宫里来。但是,其实,容妃对待自己宫里的人哪里不好了。容妃对待婉常在,她这个贴身宫女最清楚。容妃有什么好的,都不忘记会分给婉常在一份儿。

只要看容妃在刘嫔在打入冷宫之后对刘嫔不离不弃,都可以想象到容妃对待自己的人,压根不刻薄。

只是这个婉常在,真是一个愚蠢至极的,懦弱胆小的,怎么扶都扶不起的阿斗。容妃都摆明了说不怕她勾引皇上,其实容妃和皇后一样,都恨不得自己有个新人可以代替自己来吸引皇帝为自己做事,可是,婉常在却样样害怕,事事胆小,每次皇帝来都躲的远远的,生怕被皇帝发现自己。

外界的人就此又说容妃狠毒善妒。

想必万历爷都知道这些事。

万历爷是知道,对于宫里的流言蜚语,像是说什么哪个宫里娘娘善妒欺压新人的事,他几乎每天都能听见。听着听着都麻木了。再有,婉常在他见过,长得很平庸的一个女子,不仅外貌在六宫的女子里面属于一般般勉强及格的水平线,才华也没有听说有过出色的地方。对于这样的女人,万历爷当然是兴致缺缺了。

耳听珠儿这样说来,貌似也没有什么异常。可是今晚万历爷突然心血来潮,想听听这个平庸至极的婉常在对于容妃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张公公接到皇帝的命令,心里同样是迷惑不解。其实,跟在皇帝身边这么久,他哪能不知道,皇帝是有意把九公主送到容妃那儿的。容妃或许心里有所察觉才一直抗拒,为了以防万一之前还力荐皇帝把李敏封为国医,只可惜护国公府一点都不领情,导致后来适得其反了。容妃抗拒不了,九公主被抱到锦宁宫,果然,没过多久出事了,皇帝名正言顺把容妃关押起来了。

这事儿到这里不就结束了吗?突然找那个像透明人的婉常在做什么?

说这个婉常在是透明人,真是透明人,在皇帝和其他人面前从来没有刷过存在感的。要是这个婉常在是像仙人一样美若天仙有意隐藏自己为一回事,可是婉常在不是,婉常在很平庸。

张公公带着这股疑惑命令自己的徒弟,一小太监去锦宁宫找婉常在。

婉常在由于二门不出,那间住的屋子常年紧闭,据说是生怕得罪容妃,干脆把自己唯一的两个小宫女都一块锁进自己屋子里了。

活生生像是个神出鬼没的鬼。

小太监去到锦宁宫,敲响了婉常在的屋子,敲了老半天,里头没有回声。推开门进去,发现,屋里空无一人。

东西都整齐地摆放在屋内,被褥摸起来,都是冷冰冰的,好像很久没有人睡了。

小太监被这个景象吓破了胆,一路满头大汗地跑着。

“师傅,不好了,跑了,跑了——”

“什么?!”

张公公在院子里大惊失色的惊叫,皇帝在屋子里听的一清二楚。

万历爷对此好像早有所料,猛的一掌拍到桌子上。

当堂跪着的周太医和珠儿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茫然又惊恐地望着皇帝那张铁青的脸。

万历爷此刻的脸色可谓是难看到了极点。

六宫里的女子,居然有人胆大包天跑出了皇宫。这对于皇帝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等于自己娶的老婆背着他卷款逃亡的感觉。

珠儿在地上猛磕着脑袋,断断续续地说:“回皇上,因为婉常在的身子一直说是不好,后来容妃娘娘体贴常在,让她身子不好就不用起来请安了。所以——”

所以,人几时跑掉的,都没有人察觉到!

周太医据此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想到上次到护国公府给尤氏看病的时候,再遇到李敏,李敏那个眼神,射到他脸上时,似乎都能看穿他的伎俩。当时他心头一惊,故做冷静,避开李敏的眼神。

如果是李敏猜到他在尤氏的药里私自加了罂粟,会不会,再推测到容妃的药里?不,不可能!李敏怎么能知道他是给容妃开药的人。容妃对这个秘密,从来不对任何人说的。

万历爷的手指用力地缩成一个拳头,对着珠儿:“你说是你负责给容妃煲药?你能确定你在煲药过程中没有被人做过手脚吗?”

珠儿对这点倒是不能百分百肯定,而且,之前,容妃的药,不是她一个人负责的。因为婉常在有时候像是对容妃抱有歉意,说是要给容妃煲药。

眼看小宫女迟迟疑疑答不上来,万历爷一刻怒火冲天。

众人其实还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间发这么大的怒火。

只有万历爷自己心里很清楚是怎么回事。因为有关罂粟的用法,鲁仲阳早和他说过了。容妃的药里面一直有罂粟。但是,一旦这个罂粟停了的话,难免人会产生焦躁不安乃至噩梦的情绪。正合乎容妃的症状。

不用说了,婉常在现在都逃跑了,而且能成功的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后宫,倘若没有来路很大的背景,没有策应,根本办不到。这个婉常在的幕后主子,不是其他人,正是那个护国公。

“婉常在哪一年入宫的?”万历爷冰冷的声音问。

张公公额头挂着汗珠儿:“奴才得去查看一下。”

“去!”

等张公公抱着秀女入宫的册子,翻到那一页,给万历爷念着:“婉常在是在寅丑年。”

这句话刚出来,张公公自己都欲哭无泪了。这个年头,刚好是朱怀圣死了以后,朱隶继承护国公府的第二年。

万历爷的声音冷若冰霜:“之后,再没有新的秀女到锦宁宫了,是不是?”

“是的,皇上。”张公公对此也说不清楚缘故。

要知道,容妃是在朱怀圣死了以后荣升为了一宫之主,结果这么多年,仅一个婉常在留在了锦宁宫。确实是说不过去。但是,更可怕的是,竟然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怀疑到这个点上。

俨然,这是被护国公得逞了多少年。

万历爷心中发出一声冷笑:看来朱隶是在自己父亲死了以后,对他这个皇帝已经起了百分之百的疑心,把眼线都插到了他皇帝的后宫,并且放在自己的姨妈身边,真的是任谁都想不到这一点上。

可怕的后生,和他父亲一点都不像!

如今,这个可畏的后生,身边集聚了一批了不起的人。有公孙良生这样才华出众的谋略家,有江湖高手在护国公府里任职,可以轻而易举把他皇帝招兵买马来的江湖高手打败。再有,最让人心惊胆颤的是,自己那阴差阳错的圣职,将举国最高明的大夫赐给了护国公当妻子!

不能再任其下去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传朕的话,从今刻起,从京师到北燕的所有关口和重镇,包括周近乡邻,一并严肃排查,有可疑者一律不许通关。谁要是放走了逃犯,自己提着脑袋来见朕!”

皇帝终于按捺不住,正式发了公文要求各地军队抓拿逃犯。可见得,皇帝是坐不住,屁股被护国公在皇帝后宫里放的一把火给烧到了神经。

大明王朝国道上,带着皇帝圣旨的传令兵,夜里扬着马鞭马不停蹄地往塞外奔跑。这样急促的马蹄声,都传到了喜泰安山庄。

孟浩明派出去的探子,要到明日才有消息回来。

夜里,所有人都努力地争取时间休息,过了明日上路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这样舒服的地方可以休息了。

徐掌柜在屋子里打开包袱,检查李敏让他携带的药材,包括外科必备的金创药等。

小李子被李敏派去跟回徐掌柜干活以后,显得很是积极。拿药材摆放出来晾晒,看见李敏竟然在携带的药材里面放上了阿芙蓉,有些意外。

“徐掌柜,大少奶奶让带这个,是谁久咳不愈吗?”小李子学到的药理里面,阿芙蓉主要是治疗咳嗽用的,敛肺,涩肠。

徐掌柜摇摇头:“不是。”

一开始,朱隶安排什么人跟着李敏这队逃亡的时候,都吩咐过了,身体不行的,一律都不能安排在这个队伍里给李敏拖后腿。

小李子想也知道不可能是,可是,李敏带这个干嘛?

徐掌柜其实也不知道李敏让带这个干嘛。

不管怎样的是,李敏说的话从来没有错,按照李敏说的去做就行了。

负责巡查的孟浩明,看见他们这个屋里的灯还亮着,推开门进了屋里,见到那地上摆放的药材,吃了一惊:“这么多?”

不是药材多,是种类多。

李敏不止让带药,这个最基本的,还让徐掌柜把工匠们好不容易按照她画的图案打造出来的医疗器械带上身。

对此,孟浩明第一次见,深感稀奇,陪他们两个蹲在了地上,抓起一把医疗镊子:“这是什么东西?”

“镊子。大少奶奶说的,说是可以不用手,用这个来捏起纱布的话,可以减少伤口污染。”徐掌柜解释。

孟浩明对这些形状奇怪的器械里面,最好奇的,是那把小尖刀了:“这是刀子吗?”

“是。”

“为什么这么小?”

“这是刀柄,这是刀片。不同的刀片,安置在刀柄上,可以针对人体的不同组织割开,是做外科手术时用的。”

孟浩明听完徐掌柜转述的李敏的话以后,只能瞠目结舌。

“难怪外面的人都说,我们大少奶奶是神仙。”孟浩明听不懂李敏的话,只能举手投降。

窗户外,这时好像经过一个人影的样子,孟浩明起身即喝了一句:“谁?”

没有人回答。

徐掌柜赶紧把李敏那些宝贝收起来。孟浩明和小李子一块儿走出房间,在院子里兜了一圈没见半个人影,只好各自回屋去了。

李敏在床上,时而睡,时而好像做梦。由于她有一些恋床的毛病,初到另一个地方睡的话,总是有些睡不着。

念夏听她翻来覆去的声音,问:“大少奶奶要不要吃点东西?”

这个小丫鬟倒是机灵,记住了她之前说过的,夜晚睡不着的话,可以尝试吃点东西促进睡眠。

“你去看看厨房有什么。”李敏答应了下来。

念夏溜出了她屋子,让春梅守在屋门口,自己一个人走去厨房。

厨房里,翻来覆去地找了下,食材是有,米也有,问题是,都是生的,必须生火。琢磨着给李敏煲个粥,放点肉。这样忙碌的时候,突然听见好像风声撞击门窗发出轻微咿呀的声音。

害怕厨房的火灭了,念夏赶紧走过去把窗关的紧一些。这样一来,似乎能看见个人影经过窗外。

熬好的粥端回到李敏的屋子前,念夏问在门口守着的春梅:“还有人没有睡吗?”

“念夏姐姐说的是哨岗?”春梅反问她。

念夏一听,直翻白眼:“我问哨岗做什么,他们不用睡的。我问的是,那些本该去睡觉了的人。”

春梅好像恍然大悟,说:“刚我看见尚姑姑起来了,可能是去茅厕。”

茅厕挨着厨房不远的地方。念夏就此端着碗进李敏房里时,说:“刚奴婢在厨房生火给大少奶奶煲粥。尚姑姑可能觉得夜里生火奇怪,跑到厨房窗户前面望了一眼,结果,把奴婢反而吓了一跳。”

“怎么吓的你?”李敏像是漫不经心地接小丫鬟这话。

念夏仔细说来:“奴婢到窗前,看不到人影。回来时问春梅,才知道是尚姑姑。”

李敏听出这小丫鬟气的是,这个尚姑姑明明可以正儿八经地进厨房看究竟怎么回事的,结果搞的鬼鬼祟祟的,好像背地里盯着她念夏,整天要抓她念夏小辫子一样。因为谁不知道,尚姑姑比她念夏资历老,结果现在反而被一个小丫鬟骑到自己头顶上去了。

“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个话,我不知道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何必事事都放在自己心里面,给自己添堵罢了。”两句话教训兼安慰地说了一顿小丫鬟,李敏喝了几口粥以后,发现胃暖和了起来,拉起被子再躺回床上,果然好入睡多了。

念夏蹑手蹑脚帮她把屋里的烛火灭了。知道她有睡觉不喜欢点灯的习惯。

第二日,鸡鸣时分。

孟浩明派去燕门关打探的尖兵回来了。

“回主子。”那个乔装打扮的士兵来不及卸妆,单膝跪在李敏和孟浩明面前复命,“昨夜皇上派出的传令兵,一路通过燕门关。”

皇帝看起来是正式要动真格了。

“今早上,标下从燕门关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商队里面,有些已经得到风声,恐怕通关难度加大而启程返回京师。”

到了冬季,由于大雪封路的关系,通关到北燕的商队会大大减少。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未到真正大雪来临的时节,很多商队,都甘愿走这最后一趟旅程,把满车的年货带到北燕塞北,其中,包括北燕以西以北的东胡等民族。

这个时候,通关的车队、人马其实很多。而且,如果此刻选择返程,这个损失可真是不小,最少要损失整个冬季,还有包括把货物压在京师里的仓储费,人马生活费,旅馆费用等。

“这两日如果通关的人数减少,对于我们如何浑水摸鱼通过燕门关不利。但是,如果皇上一日没有抓到人,肯定是不会解除戒严令,即是说,那些商队,很快会明白,等待情况变好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办法承担损失的商人,只能是继续冒险通关,符合我们的利益。”李敏分析着,对孟浩明说,“孟旗主没有异议的话,本妃认为,今晚上可以准备启程了。”

孟浩明对她准确的分析没有任何意见。唯一余下的问题,只在于怎么浑水摸鱼通关了。

让其余人都退了出去。李敏仅留下孟浩明商量。

“孟旗主,本妃刚才听那个士兵说了,说是,如今驻守燕门关的部队没有变,负责镇守燕门关的是郭将军,郭子达,对于这个郭将军,孟旗主是否了解?”

孟浩明点头:“郭将军镇守燕门关,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应该是有数十年了。当年,郭将军还是在皇上的战场上,有过赫赫功绩的猛将。性格刚烈,作风威猛,郭老将军有老虎三十年不老的称号。”

郭子达,现年有快六十岁的年纪了,和万历爷差不多大的年纪。可以说,是伴随万历爷一代起来的将军。郭子达从军的经历也算坎坷。他不是名门贵族出身,本是个屠户,后来,家里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有一年军队招兵的时候,他拿着屠刀到招兵处说自己要参军。他那把杀猪用的屠刀,据说现在还随身插在腰间上。

参军的年龄大,但是,是自愿参军,与那些被强征来的士兵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战场上表现十分积极的郭子达,没过几年,凭着自己一己之力开始出人头地。在那年皇帝派出军队收拾南蛮部落的时候,郭子达在战场上一马当先,抓住了叛贼的头领,割了叛贼的脑袋,进献给皇帝。从此,他步入了当时已经当上了皇帝的万历爷的眼。

郭子达的官位,伴随他立下的军功,一路往上升着。按理说,这样有本事的又威猛的军官,必定受到皇帝的重用。而且,谁都知道万历爷的心头里最遗憾没有能打仗的将军可以替代掉护国公。

李敏这个猜想还真的没有错。

“郭老将军第一次败仗,听说唯一的那次败仗,是那年初次奉朝廷命令皇上的圣旨带兵,前往北燕,参加到东胡作战的战线上。正恰逢那个时候,东胡里面四分五裂,冒顿单于的部落异军突起。郭老将军刚到北燕,对北燕的战场可以说是毫不熟悉,再有,他是彻头彻尾的中原人,带的部将也都是中原人。中原人对于北方的气候,不是一下子能适应的。像我,刚开始到北燕,要不是有王爷叫着军医盯着我,恐怕早就败在北方强大的天气面前。”

李敏听到他这话,不由猜测,莫非,与东胡的战场,涉及到了高原反应,于是仔细再问了一遍:“是不是感觉气促,吸不到气,头重脚轻,恶心,想吐。”

“是的。很多第一次上北燕布拉达山脉的中原人,都有这样的反应。王妃怎么知道的?莫非王妃听王爷说过?”孟浩明面露一丝稀奇。因为听李敏的这个问法,肯定不是朱隶或是其他人有和她说过,难免又是她自己猜测出来的。

李敏轻轻笑了一声,和他解释:“这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对,这是因为人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之下进入低压低氧的环境里产生的病理反应,严重的话,会导致人死亡。王爷也算是细心的人了,让军医盯着你。”

听到她这样一说,孟浩明忽然感到一种后怕,说:“王爷对部下不是一般的好。”

看得出来,哪怕上次亲眼看到他教训兰燕,可是,那可以理解为,他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再犯下任何致命性的错误。

“公孙先生也经常对我们说,军规严,其实,是王爷为了保证所有人在战场上都可以保住条命回来。”

那是他铁血之下隐藏的真正的柔情。李敏都觉得,自己就是这样,被大叔冰冷的面具下那温柔的陷阱一步步给套牢了。

说完郭老在北燕打败仗的那一次。由于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自己是中原人,部下很多一样是中原人,没有真正与敌人硬碰硬之前,自己的人,都已经因为身体不适倒了一大半。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再遇到那个据说东胡人里面百年难遇的一代枭雄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打听到郭老的军队是刚被皇帝派过来的,因此,专门揪着郭老的军队来打。到最后,要不是护国公带兵前来救援被冒顿单于围困的郭老,恐怕,郭老的部队要全军覆没。

最终,郭老以带了十万的兵力,浩浩荡荡带着皇帝的荣耀出征,回到京师复明时,连自己在内,不到一万兵力回来。其余的人,不是在征战的过程中病死,就是被东胡人杀了。

冒顿单于,那个时候,还不过是东胡一个小部落的头目。万历爷的震惊震怒可想而知。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就此惩罚郭老,而是,从此把郭老放在了燕门关。

“臣到北燕的时候,因为这事是之前发生的,臣对此并不熟悉。只听天下人说过,皇上那是仁慈。后来,听公孙先生分析以后,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

“怎么说?”李敏也从来不认为万历爷是个仁慈的人。

“当时,护国公把郭老在战场上失利的经过写了份军报,发回朝廷。公孙先生说,这份军报,护国公其实并不想写,是皇帝命令写的。可惜,怀圣公为人正直,老老实实地写了所有的一切,导致发回朝廷以后,皇上居然秘密先把护国公写的东西给郭老先看了。”

郭子达一看,岂不是变成了护国公落井下石要踩死他。

从此,郭子达与护国公结成了彻底的冤家。

屠夫的性格本就是那样的,虽然作战很勇,可脑袋绝对是一条筋。据说,在郭子达身边的幕僚里面,每一个谋士都叫苦不已。因为,郭子达根本不喜欢听他们的话,更喜欢凭自己的直觉做事。

这样听来,要是真是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的勇夫坐镇燕门关,倒也不怕。哪怕郭子达与护国公有不解之仇,但是,愚蠢的人,总是比较好对付的。

“皇上对郭老将军,真的是一百个放心吗?”李敏琢磨着。

孟浩明说:“臣不是很清楚,但是,之前,护国公的部队,每次历经燕门关,都要接受最严格的检查,是不会有错的。”

“你上次随王爷入京,据本妃知道的,朝廷并不知道?”

“哦,王妃是指那次攻打山寨的事吗?”孟浩明解释道,“其实,那次王爷带领臣等,先是部分分批的秘密潜入京师,一共潜入京师里的人,也不过不到五十吧。攻打山寨那次,大部队已经是过燕门关的,因为王爷准备回朝廷复命了。”

听这样说,是必须过燕门关这道门卡别无其它路子了。之前,自己老公能秘密潜入,那个时候,京师的京门以及燕门关等,也都没有接到皇帝的命令要抓他们。现在燕门关的通关检查,肯定是不比平常的检查。况且,郭老对护国公恨之入骨,不借机除掉仇家,更待何时。

勇夫,也有勇夫的可怕之处。如果郭子达,为了对付仇人,连自己平常的作风都发生改变的话。

消息来的很快,第二次派出去探听消息的尖兵,到半路,马上探查到了燕门关通关手续变动的动静。

如今通关,除了必备的一些通行证件以外,一群大夫加入了负责检查的队伍里面。说是,每个通关的人,无论男女,都必须经过大夫的检查——号脉。

那是由于,听说隶王妃怀孕了。如果检查出是孕妇,要被带到郭子达面前,由郭子达亲自盘问。

摆大夫这样的策略,听起来挺搞笑的,而且,一点都不像是郭子达直来直往的风格。李敏他们想的没有错,为了抓住仇家,郭子达情愿牺牲了自己,听从身旁谋士的谏言。

不同于京师城门,燕门关通关的人流量高峰期,是在午后。这主要是因为燕门关四周方圆几十里,禁止人马逗留。商队如果夜晚留宿在村落,早上赶往燕门关,到达雁门关大致要到午后的时辰了。

午后的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炉,照在山脉中间的这个通口上,古代伫立在大山中间的军事建筑,宏伟,而且出奇意外的坚固。金灿灿的阳光照在城墙上时,像是镀上了一层黄金铠甲。

在冬天,这样的太阳,能把那些穿着厚实的人晒出满身的汗水。

“天气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老天爷这是干嘛了?”

携伴旅行的商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交头接耳,在关口上排起了长队。车马与人,勾织成了一幅美丽繁华的长画卷。在万历爷统治下的大明王朝,哪怕与东胡人连年打仗,但是,与边疆塞外的贸易不减,市场呈现出一幅繁荣的画面。

通关的人群里,也就呈现出什么样的人都有的一种迹象。除了中原人,塞外各族人,都能看见,包括与中原敌对的东胡人。甚至可以看见一两个白皮肤金头发的洋人,不知道是要上哪儿去。

上次李敏他们在一枝香酒楼里看见过的大胡子和小山羊胡子,一样背着行囊,雇了一辆马车装载货物,打算通过燕门关回到自己部落去。

听着旁边有人说什么天气不好。小山羊胡子,拍打下大胡子的胸口,眉角写上一抹得意说:“看吧,我说的没错,把神仙的药材带回去给可汗,说不定真的能用上。”

大胡子瓮声瓮气的,不满地看着前面排的老长的队伍:“这都排到半夜,都不知道能不能排上我们。”

通关的速度太慢了,一个一个,检查的士兵军官,没有一个敢掉以轻心。结果,直接导致,人流聚集在关口上。

要是往常倒也算了。可是据说这个天气多变,郭子达身边的一个谋士看着天气不对,都对郭子达说了,今晚可能会变天,说不定会有暴风雪降临到燕门关。

消息传到那些排队的商队里面,引起了恐慌。要是大风雪来临,他们被困在这里,岂不得被冻死。

冻死人,影响可就大了。如果只是冻死自己国内的百姓还好,倘若冻死东胡人西洋人,引起塞外的矛盾,那就麻烦了,关系到朝廷的名声。皇帝会质问他郭子达怎么办事的,难道不知道随机应变。要抓逃犯,也不可以影响到大明与其它友邦之间的感情。

谋士据此对郭子达建议,另开一条特殊快捷通道,专门给非中原人的商人过关。毕竟,中原的商人,可以选择暂时回京,损失没有塞外非中原人的商人大。言外之意,把汉人与东胡人等其他人种区分开来。

“不怕他们浑水摸鱼,伪装成非中原人过关吗?”郭子达对此存有一丝顾虑。

“属下想,理应不会。”谋士详细解释,“将军可以考验他们的言语。”

“言语?”

“是,如果他们说的非汉语,会流利说东胡语或是洋文的话,大可以放关入境。”

郭子达低了声音说:“可本将军,可是听说,那个隶王妃是神仙,连东胡人的话,都能听懂,不怕她说东胡话糊弄我们吗?”

“那就重点检查东胡人!倘若隶王妃真的使了这道逃跑的策略,岂不正中我们的下怀?”

郭子达眼睛笑眯眯的,这个建议好,他现在是撒了天罗地网,只等着李敏自投罗网。

特殊的检查通道,很快被开辟了出来。

大胡子和小山羊胡子,本来还挺高兴的,想着这个镇守燕门关的将军,是个崇洋媚外的,对待自己关内的百姓不怎样,对待关外的非汉人的,倒是十分礼遇,懂得体贴。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发现,作为东胡人,貌似这个待遇不怎么样。检查的士兵,只要看出是东胡人的,马上把人带到了一边,再仔细盘问。

为此,大胡子和小山羊胡子可纳闷死了,想这个将军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以为他们东胡人会可能帮大明王朝的逃犯吗?毕竟,东胡人和大明王朝打了多少年的仗。

两个西洋人走到了通关的检查口上。他们说着洋文,咕噜咕噜的,一路吐着鸟语。检查的士兵看了他们的通行证,接着,根据规定,让他们走到中原大夫面前,把手腕伸出来让中原大夫号脉。

当场,两个西洋人大呼惊奇,怎么,给男人号脉能号出怀孕吗?他们国度的大夫才不可能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

查脉的大夫,只听他们的鸟语,都快听得头疼了,指头按到其中一个的脉搏上,刚觉得好像有点像孕妇的脉象时,不由一惊。抬头再打量眼前这个西洋人,见这个西洋人,高瘦精壮,留着两撇小胡须,一点都不像是个女人。安全起见,查脉的大夫告诉了那个负责检查的军官。

军官一听,立马让人把那个西洋人围了起来。

在后面排队的大胡子和小山羊胡子立马睁大了眼睛看着。

19 贱人就是爱装180 谁诬陷谁229 一家五口49 婆婆与小叔236 陷入危机229 一家五口260 一家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壹15 陌生人26 初次出手210 还回来孩子282 初九朱潜轶事二三事肆拾112 谁是赢家97 太后的懿旨220 厉害77 有喜了279 龙潜172 都督府255189 不要离开我259 三方汇合146 追兵一个接一个184 对峙风水师239 天谴80 对薄公堂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贰70 真有两把刷子66 婚后第一日266 陪产118 是死是活52 让你装死117 麻烦不麻烦肯定不麻烦154 姐妹朱潜轶事二三事陆叁187 真相大白222 认不认248 回到护国公府60 这些人简直不怕死55 二姑娘转运谁都要了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66 婚后第一日255214 使臣来见173 神仙不一定是好事259 三方汇合194 出乎意料的人来了105 秘籍256 套中套34 所谓托法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柒129 饯行163 孩子在23 喜欢44 百花宴请帖20 说是绝配小柴胡汤27 宫里说让进宫49 婆婆与小叔175 恶人先告状253 皇帝动手261 船上211 谁当谁的棋子朱潜轶事二三事贰叁77 有喜了183 夜里惊动朱潜轶事二三事陆叁朱潜轶事二三事陆叁193 亲爹的事儿184 对峙风水师133 有孩子当然不一样朱潜轶事二三事陆玖256 套中套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肆77 有喜了148 变动276 尤氏的决定朱潜轶事二三事陆贰65 迎亲111 辩论真假朱潜轶事二三事陆163 孩子在283 内奸出乎意外166 不一样的病人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壹99 神力178 老公让她爽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朱潜轶事二三事伍55 二姑娘转运谁都要了212 一举拿下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拾173 神仙不一定是好事166 不一样的病人74 羊和老虎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贰166 不一样的病人朱潜轶事二三事肆捌171 有人睡的好有人睡不好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柒推荐一个朋友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