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燕都里的动静

肥妈向善作品 最牛国医妃 最牛国医妃 800 800bookt 264 燕都里的动静

由于坐船终究是风险大一些,在比较安全的口岸靠岸以后,再转乘马车前往燕都,这是一开始众人计划好的路线。

在那天早晨,预备下船的人上岸以后,坐上了马车。

高卑国的人,都是预计直接坐船继续北上回家的,所以并没有跟随护国公的人下船。

终于是要分手的时候了,高贞这个当猫爹的,必然是要找来女儿说上几句话。

在高贞的舱房里,李敏不用行礼,直接坐在了铺着温暖羊毛毯子的一把固定椅子里。

这样坐着的姿势,似乎会显得孕妇的肚子更大一些。高贞看着突然感觉有些触目惊心。毕竟他第一个老婆是难产死掉的。

“一路长途跋涉,又坐车又坐船的,你本来就身子不便——”高贞打开这个话题的时候,声音里流露出了几许愧疚。

李敏答:“国王不需要过于担心,敏儿有许多人照顾着,再说了,比这更艰苦的条件,敏儿都撑过来了。”

想到之前她连高卑那么远的地方都去过了,战场也上过了,确实诚如她所言的,最艰苦最可怕的时刻好像都过去了。高贞的手指头按着茶几上摆放的那本佛经,久久像是在良思。

轮到李敏交代这个猫爹了:“国王身子毕竟是病了那么多年,需要好好调养,千万勿操之过急。国事的话,现有皇太子辅政,相信国王可以卸下不少负担。”

高贞见她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提醒他要提防皇太子之类,嘴角不由微弯,说:“公主意思是,皇太子很得公主信赖?”

李敏叹口气:“这要看国王自己怎么想。臣妾不在高卑,不能时刻了解高卑动静,更不能参与高卑国内的事。”

她才不傻呢,担负不起给国王参谋政事的重任。这种事,说白了,是该高贞谋臣去做的事,不是她李敏有能力做的事。

高贞没有为难她,继续说:“公主的干祖父,朕见了,观其医德医术,都是一位深得人心的老大夫。朕有意想赐老先生国医称号。”

“此事敏儿有听王爷提过,王爷说,这事已经和国王都商量好了。敏儿当就把此事交给王爷和国王处理。敏儿只要干祖父高兴就行了。”

高贞嘴角撇撇,俨然这个女儿压根儿不好糊弄,真是不可爱了。

该说的话说完了,李敏起身行了礼节,接着转身离开准备下船。

高贞示意刘公公,把东西交给她身旁的人。主要是一些衣物之类的东西,装在了一个大箱子中,需要两个人抬着。

等她终于是迈开步是要离开这地方时,背后传来猫爹语重心长的声音:“做人爹娘不容易。此话朕与公主夫君说过了,现在,这回,朕再送给公主。望公主勤敏做好一个娘亲。朕,期盼公主从燕都传出的好消息。”

做人爹娘不容易,这可能是李敏遇到这位古代的父亲以后,听过的最实在最中肯的一句话了。

记得在现代的时候,李敏看见过身旁不少已婚并且生了孩子的同事,因为孩子的事儿,每天的生活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夫妻之间,两个家庭之间,为了孩子争吵的事情比比皆是。

孩子一出生,似乎连夫妻的感情都可以变了。至于老人的话,一门心思都更是在孩子身上了。

李敏这么想还真是没有错。只见紫叶帮着她把高贞送来的东西清点一遍之后,回来汇报道:“主子,大都是孩子的衣物和玩具。一些东西,奴婢见都没有见过,看观其大小,应该是孩子的物品。”

想她这个猫爹,对于孩子的抚养,在几个孩子小时候都有些失责。再有,她这是怀的高卑皇室的第一个孙代,虽然是外孙,也是第一个,因为皇太子尚未娶妃生子。高贞不可能不重视。

如果可以的话,高贞甚至愿意陪她到燕都陪产。问题在于,可能高卑国内离不开高贞长时间远行,因此,高贞不能在燕都逗留。

船先走。在口岸上的众人,目送高卑的大船离开之后,再坐着马车继续踏上回家的路。

李敏与李老坐在一辆马车里,没事的时候,开始聊起了平常的话题。对于这对感情极好的祖孙而言,似乎永远没有聊得完的事情。

听说高贞送了一堆小孩子东西给自己孙女,李老抚摸着下巴的胡茬说:“这人,看其好像城府极深,实际上倒是具有童真的另一面。”

李敏由此联想到高贞评价万历爷为一只蠢蛋,这算不算是高贞那童真的另一面,不由说给了自己爷爷听。

听了故事的李老果然是一边听,一边言笑:“是很单纯。连我,都不敢这么想。每个人,走上自己人生的路,作出的抉择,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大明的皇帝,虽然做些事让人感觉非常痛恶,但是,或许有他本人但是他人不可理解的苦衷都说不定。”

这样说,她爷爷还同情万历爷了?

李老摇头,否认自己有这个想法,说:“不同谋,怎么合?一个敢对孩子都下手的人,实在已经谈不上良心之辈了,这是你爷爷的做人底线。当然,他是皇帝,底下子民众多,可能不觉得一两个小生命有什么区别。”

听着老人家说到这里,李敏可以想到自己老公那时候在犹豫杀不杀李华的孩子。如今,李莹的孩子,也就是朱璃的孩子也落到他们手里了,她老公又会对这个孩子有什么想法。

李老似乎一样在想这个问题,低声说:“王爷不是让我收了这个徒儿吗?现在,这位年轻的余大夫,被下令照顾新出生的孩子。”

“可能是王爷想着,剖腹取子究竟可取不可取,需要再仔细观察。”李敏说。

到底是她对自己老公的了解更多一些。朱隶确实是怀了这层顾虑在。其余的,她老公有没有其它算计在里面,要看今后了。

行车到燕都,尚需五六日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王爷和王妃回来的消息,早已通过飞燕传信,发到了燕都的护国公王府。

尤氏早早听说了儿媳妇平安归来,那心情顿如过山车一样,从高处跌到了谷底。

那会儿,到处在传她这个儿媳妇可能死大于生的时候,她是在心里祈祷着李敏快点死。没有想到有这样一天,她居然如此恨一个人去死。

孙婆子端着那碗莲子汤进房间里的时候,尤氏拿着把花生,在手掌心里捏着百般无趣。

一看尤氏这个状态,孙婆子知道尤氏心情不好,端着碗站在那里不敢动。

尤氏抬起头,终于看见她站在那里端着的东西了,问:“是什么?”

“回夫人,是莲子益心汤。”孙婆子答。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窝火。尤氏皱了眉头,说:“不是说好大补益汤吗?怎么变成莲子汤了?再说莲子不做成甜羹能好吃吗?是谁掌厨的?”

孙婆子说:“近期貌似夫人有些上火,夫人不是嘴里都生了泡吗?所以厨房里头,不敢给夫人再做容易上火的骨头汤和甜品。”

不用说,这厨房里的人,都是被李敏洗过脑子的了,什么上火的,去火的,还去心火都有了。

尤氏一拍桌子,义愤填膺:“益心汤?意思是本妃这心肠不好了,需要益心了?谁想出来的这个汤,谁现在就给本妃跪院子里去!”

可以说尤氏发的这个火完全无理取闹。孙婆子心惊胆战,却一点都不敢违背盛怒中的尤氏,照着办了。当天,厨房里的人,都被抓去院子里罚跪。于是这样一来,尤氏可以使唤自己的人进厨房里给自己做自己喜欢吃的菜。

尤氏这股郁闷如果不发泄在吃的上面,实在她也想不出发泄在哪儿。

实际上,在李敏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尤氏进食了过多高脂肪的东西,很明显的,身体都胖出了一圈出来。由于体重明显增加的缘故,尤氏更是懒得活动了,一天到晚躲在房里睡着吃着,根本不愿踏出门外活动一步。

对这点最敏感的,要算是过来人的朱永乐了。想当初这个小胖妞之所以会胖起来,正因为那会儿家里好多争斗看着她心烦意乱,干脆在自己屋里只顾埋头吃喝睡懒觉,结果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朱永乐如今,仍住在护国公王府里。不过,尤氏管不了她。因为朱隶有令,没有他同意,不准任何人探视朱永乐。尤氏也想着自己儿子八成是把这个从京师偷跑来的郡主当成是棋子一般用的,更是不敢去插手这个事。

尤氏尚有这点自知之明,也算是大跌出众人的眼球了。

说到自己大哥去接大嫂回家,留在北燕坐镇的,理所当然的是回到燕都的护国公王府二少爷朱理了。由大哥留下的文武谋臣辅佐,朱理倒也不至于面对太难以解决的问题。

每天除了焦急等待消息以外,朱理和徐有贞因那晚见面在朱永乐那里坐了一宿之后,感情出人意料地见好了起来,可谓是一见如故原来如此的感慨。

徐有贞那天受邀,又来到了朱理的屋里。听说表妹李敏平安从船改乘车辆为更快抵达燕都的消息,徐有贞难忍着高兴,踏进朱理居住的院子。

只听剑声萧萧,风吹雪花漫天炫舞的一片空地上,英姿勃发的白衣美少年手持玉剑,与雪共舞。那幅美景,直让徐有贞想提起壶酒来,喝上一杯拍手称好。

听到逐近的脚步声,朱理把剑收了起来,还真让人叫来了两壶酒和玉杯,和徐有贞一块坐在了对着院子的屋檐下抄手游廊里,一同赏雪吃酒。

两个人心情都很好,因为没有想到事情能进行的那么顺利。

在高兴了一阵之后,徐有贞毕竟不像朱理那样年轻气盛,心里沉思下去以后,即不得不顾虑起今后的事来,说:“据说京师里却是开始抓人了。”

朱理那提到半空的酒壶停在了那儿,随之,嘴角豪迈地一笑,说:“能抓到人吗?”

他哥的人,肯定都逃之夭夭了,能让万历爷逮着?

徐有贞可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万历爷他徐有贞可是在殿试上,亲自和这个皇帝交过手的,说:“皇上毕竟是个老谋深算的国君,在位那么多年,登基那会儿又是在血雨之中,臣只怕,这唯恐是皇上的另一出戏。”

“徐状元是指,皇上是故意放王爷和王妃走的?”朱理摇头,完全不可相信这样的推论,把酒壶里的酒,给徐有贞的玉杯斟满了。

徐有贞也觉得如果说万历爷把手中的猎物眼睁睁放走的话,貌似是不可能。只能说,这里面,肯定皇帝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听院子里又传来一串脚步声,这脚步声比较轻盈,很显然是女子的。

走来的人在院子里栽种的几棵梅花树中间显出了清秀的轮廓,一袭粉衫和银花褙子相衬,是赏心悦目的颜色,仿佛与梅花相映成彰的美景。

朱理看着来人,清秀的眉宇微微一挑,笑道:“是郡主来了?”

朱永乐走到了他们两个人面前,屈膝对朱理福身,道:“听说小理王爷在府中,本郡主这就没有请示主人的同意,先过来拜会小理王爷了。”

“郡主坐吧。”朱理道。

徐有贞的眼睛一直像是看着其它地方,朱永乐坐在了朱理的旁边,那北风一吹,似乎连带她身上的香气,都直吹到人的鼻尖上来了。徐有贞感到自己有些莫名其妙的发窘。

可是,很快的,他发现了她的情绪有些不太对。

按理来说,李敏回来的消息,应该传到朱永乐那里了,朱永乐理所当然应该感到高兴。毕竟朱永乐是喜欢李敏的,否则不会赖在这。那么,只能剩下一种解释了。伴随李敏归来的消息,是京师里的恭亲王府惨遭皇帝毒手。皇帝让恭亲王府连发几道书信,说是催朱永乐回家探视亲人。

徐有贞回过头,这会儿仔细看她身影是消瘦了许多,很明显是被不好的消息给折磨的。

朱永乐的下巴是近段日子变得都尖了起来,好像铅笔芯的尖。

回家不回家?是人都知道,皇帝使出这样的伎俩,无疑都是只为了把她朱永乐逼回京师里去,让皇帝手里再握有一个重要的筹码。

至于恭亲王府那些人,是死是活,是不是都是因为她朱永乐的关系要死了,朱永乐脑袋里糊里糊涂的,只知道自从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第一次心里好像七上八落的水桶似的,没有着落。那终究是她亲爹亲娘,说是一点都不关心其生死,是不可能的。

可她不知道怎么做才好?难道,真的跑回京师里去?

如果她真想跑回京师,护国公王府倒说不定不会不让她走。毕竟留她在这里,好像用处也不大。

朱永乐想到这儿,心里头几乎都快灰心丧意起来了。她是恨不得护国公王府不让她走的。这样的话,她心里仿佛有了靠山一样。

更希望的话,是那个男人可以开口说让她留下,那该多好。

徐有贞的目光瞟过来时,她注意到了,可是,她等了良久,他似乎并没有开口的打算。

朱永乐感觉心头又遭到了一次重击。原本想着李敏的好消息传来,他应该放下心,为她考虑打算下了,结果,他心里还是一点她的位置都没有吗?

朱理好像都没有察觉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明朝暗涌,是吃着下酒的小菜,边调侃起了朱永乐的新衣服,说:“郡主这身衣物,本王以前倒是没有见过。”

沦为阶下囚,居然可以穿新衣?朱永乐红了脸,连忙解释:“是王妃那时候,留给本郡主的,一直没有时机穿上。”

哪知道她这句话马上把朱理抓住了把柄。朱理眼睛眯眯地笑着:“感情郡主是觉得有本王和徐状元在的话,才可以穿上这个新衣?”

朱永乐的脸蛋红得像煮爆了的鸡蛋。

对此,朱理一声明朗的大笑,举起酒杯,和徐有贞对饮,邀请朱永乐:“郡主要不也小酌一杯?”

北方人,男女老少都会喝酒。朱永乐生在帝王的王亲之家,对酒一样不陌生,其酒量,也是尚可的。

听到朱理的提议,她倒不反对,反正这会儿心情不好,正好借酒消愁。

下人递来酒杯,朱理先是试探她,给她倒了半杯。没有想到朱永乐一饮而尽,于是,朱理见她原来酒量如此之好,就给她斟了满杯。

徐有贞在对面一看,都不由地皱了眉头。来不及开声阻止之际,朱永乐已经是连喝三杯酒入杜。

没有下酒菜伴酒,这酒在人体内挥发的更快。没过多久,这朱永乐已经是脸蛋烧红,俨然是有些醉熏的状态了。

闻声赶着找来的尚姑姑一看朱永乐这个状态,都傻了眼睛,心里大喊糟糕。

良家妇女,当着两个男人的面喝醉酒成何体统?更何况是个郡主。回来的话,李敏倘若知道这事儿,八成得把他们这些照顾朱永乐的人叫去训骂。

尚姑姑冲朱理匆忙行过礼,出声道:“二少爷,请让奴婢带郡主回屋换身衣服。”

朱理其实一样,被朱永乐喝醉酒的样子吓了一跳,等尚姑姑开声以后,才回过神来,点头应好。

尚姑姑走过去搀扶朱永乐,没有想到朱永乐猛然把她身子一推,尚姑姑不得已退后好几步没有站稳。

朱永乐突然是站了起来,一只手指,指到了对面的徐有贞脸上:“你——”

全场所有人其实都傻眼了。徐有贞更是觉得满面猛然一烧,根本不知所措。

朱永乐张大口:“你究竟对本郡主是什么想法的?本郡主几乎都坦白的一清二楚了。你却像个老太太一样再三犹豫的,是个男的吗?!”

尚姑姑张大了嘴巴缩成圆形。

朱理一样被惊着,接着,想到她这话的口气,一口闷笑憋在了心里头差点儿喷嘴。眼角望过去,果然见着徐有贞一张脸好比番茄似的,是要装死过去的倾向。

见他还是不开口,朱永乐真的是被气着了,恨不得冲过去揪起他衣襟使劲儿掐,把他掐到快窒息了,然后让他也试一把她这个心头里的感觉。可终究,她是女的,做不出这种事来。

猛然一声哭啼,从朱永乐的喉咙里流了出来。

所有人再次愣了。

这回,连朱理都不禁皱起了眉头,放下了手中的玉杯,意图安慰这个小堂妹,道:“郡主吃多了酒,回屋去吧,本王扶郡主回屋去,好不?”

“不要!”朱永乐使起了性子,接着,在意识到自己喝的是谁以后,赶紧低下头,说,“本郡主失态了,请小理王爷饶恕。”

说完,她起身,低着脑袋,再没有说任何话,快步擦过了他们面前出了院子。尚姑姑见状,赶紧追了上去。

朱理在想着是不是得跟着去看看时,脚下穿上鹿靴踩到地上,回头一看,看到徐有贞满脸乌沉地坐在那儿。以为对方这是生气朱永乐刚才说的话,朱理不禁说:“徐状元见谅了。本王这个小妹妹,性格有点儿豪放,有时候说话难免前言不搭后语,心肠却是挺好的。”

徐有贞闻言,抬起头,摇了摇。

朱理见状,重新坐了下来,好奇地问:“徐状元莫非另有想法?”

“郡主是因为京师里的家事给烦到心里面去了。不过,臣与郡主,又不是什么关系,不好和郡主提谏议。”

“原来如此。”朱理好像正等着他这话似的,笑言,“徐状元尽管说来,本王听着,转述给郡主。”

要不是徐有贞心里这会儿只想着刚才那张梨花带泪的面孔,可能都看得出朱理的心思了。不过,人家现在真的是因为美人哭泣而心疼,照直说:“郡主如果这会儿真的回京师,那必定是中了皇上的陷阱里。皇上的目的很显然,是不想恭亲王府留一个活口。还请郡主如果想回京师的话,务必要三思而行。皇上不会因为郡主回京师,放过恭亲王府,更不会因为郡主听话,会给恭亲王府留条生路。只怕郡主回去的话,只会凶多吉少。”

“嗯。”朱理点头,“如果她回去的话,八成,恭亲王府的人死的更快,因为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徐有贞一愣,明显是听出朱理这个口气不同寻常。

感受到对方的目光,朱理的嘴角冷冷地一勾,说:“当年,皇上想杀本王和本王的母亲,不过,家父和长兄常年在外,反倒让皇上不好下手屠杀了。”

可见万历爷怎么回事儿,朱理这个二少爷,一样心里都是明白的,完全不是省油的灯。徐有贞想。

严管家这时候走进来,说到尤氏因为一碗益心汤把厨房里的人都抓到院子里跪的事。

朱理为此的眉头耸的老高。说句实在话,如果说他留在燕都的话,唯一一件烦心的事是什么的话,无疑是自己母亲越来越古怪的脾气和心思。

徐有贞知道表妹这个婆婆一点都不喜欢儿媳妇,同朱理一样皱着眉头。他心头有主意,却也碍着这中间复杂的关系不好开口。

“再忍忍吧。”朱理最终只能这样说。

这事儿,只有他大哥能做得了这个主。

徐有贞想起,自己在朱理这里坐着,俨然被尤氏知道的话要生事,于是起身告辞。

朱理亲自把他送到了门口。

果然不出意料,自己儿媳妇的表哥都讨好自己的二儿子来了的消息,尤氏听说以后,怒红了眼珠子。这是什么意思?这儿媳妇分明是打算把娘家的势力插进到他们护国公王府里面。只能说她大儿子瞎了眼睛不说,二儿子更是瞎了眼了。

想叫朱理过来问话,结果管家说朱理出门去处理公事了。尤氏越想这事儿越不是法子,要是儿媳妇回来的话,这王府里八成要变天。因此,尤氏急忙修了封书信,送去了宁远侯府。

由于奉公伯府自己作祟把自己坑了以后,现在也只剩下宁远侯府了。

说到这个宁远侯府,其实,倒是真心想和尤氏和好如初的。因为,朱隶和李敏都压根没有心思和他们宁远侯府好。

朱承敏接到尤氏的书信,与自己老婆和大儿子说道:“护国公府夫人来信说是让我们过去一趟叙旧。夫人她,嫁到北燕来以后,一直都是孤身寡人的,孤苦伶仃,儿子儿媳妇不孝顺,也是一件老来凄凉的事儿。我们身为护国公宗族里的人,是不能对此视而不见的。”

赵氏和朱天宇都点头。

各自出门去准备车马时,朱天宇毕竟年轻,不太了解尤氏的过去,问起母亲:“护国公府夫人,真的是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吗?”

赵氏告诉儿子:“你这个大伯母,说起来,亲戚倒是一大把的,只是不珍惜。”

“不珍惜?”

“对。你大伯母的娘家,在江淮是出了名的一大望族,否则,她那妹子怎么能被挑选入宫当上娘娘呢?”

“可大伯母的父亲,以前不是护国公的旧部吗?”

朱潜轶事二三事捌161 王爷来了朱潜轶事二三事柒叁朱潜轶事二三事伍贰278 下场凄凉188 选择65 迎亲225 雪莲205 任何时候痴心妄想都是妄想116 王妃受伤了71 太医院201 攻守交错106 六宫战事朱潜轶事二三事拾陆144 收拾叛徒朱潜轶事二三事叁伍6 还是那个病痨鬼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124 王爷救驾212 一举拿下127 如此父亲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捌228 国王归来260 一家101 为了她248 回到护国公府166 不一样的病人54 假神医真神医大结局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41 她父亲这个正人君子87 套中套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90 真是被人害死的81 一定要她死62 聘礼199 我爹是谁224 醒了240 亲人133 有孩子当然不一样268 儿子是治愈系的45 鬼缠身的怪病252 是死是活192 这个女子不配王爷260 一家120 人在这里184 对峙风水师126 送梅子11 玉断情了18 盘算19 贱人就是爱装84 夫妇一块入宫72 皇上来了15 陌生人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柒20 说是绝配小柴胡汤168 各有各的算盘52 让你装死149 被发现了233 回去不回去154 姐妹朱潜轶事二三事肆玖119 东宫告急263 生儿生女朱潜轶事二三事柒拾26 初次出手163 孩子在20 说是绝配小柴胡汤52 让你装死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肆88 担心70 真有两把刷子123 李大夫被抓起来了61 真正被叫做阎王的那个男人195 相见163 孩子在156 黑风谷25 神医的把戏67 露一手151 有奸细264 燕都里的动静119 东宫告急朱潜轶事二三事伍伍26 初次出手62 聘礼144 收拾叛徒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拾37 装神弄鬼谁不会210 还回来孩子推荐一个朋友的文150 都不是什么善人朱潜轶事二三事陆叁朱潜轶事二三事玖181 太白寺57 自取其辱40 圣旨到了139 某人认栽了112 谁是赢家177 婆婆的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