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

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

“哎呦,是尚姑姑回来了。”

掀开竹帘,胡氏笑吟吟地迎了出去。她身后跟随的两个婆子丫鬟更是机灵,冲上前抢着去接回来的人的行李。

尚姑姑手边上哪有什么行李,年纪这般大了,手里提个包袱够她拎的了。再说,身上盘缠带的多一些的话,到哪儿,花钱绝对比拎着沉重的东西一路走值。

李敏正是体恤她年纪大,因此在她出门的时候,给了她的东西没有其它,唯一是多余的银票子。

这样出手阔绰的主子,真不是一般人能遇上的。尚姑姑知道自己是三生有幸。主子顾及的,只有她的身子,没有钱这一说法。

想到这儿,尚姑姑不禁心头一叹,琢磨着到了女主子房里要怎么开口。虽然,这一路上,她脑袋里都是转着这个问题。

生老病死,是谁都没有办法逃避的现实。想必,李敏比谁都知道这个道理。

胡氏领着她到了歇脚的屋子,总得人先去通报给李敏知道。

尚姑姑刚从炕上坐下来,见两个丫鬟把一个洗脚盆端了进来。

紧接着,胡氏亲自蹲下身子,给她脱了鞋子。

尚姑姑迷了下眼角,口气里不由含了一丝受宠若惊:“你这是做什么呢?”

“那些小丫头哪里会给人洗脚?”胡氏的语气波澜不惊,“姑姑年纪这么大了,要是按错脚底哪个穴位那还得了。”

尚姑姑来不及缩起脚,被胡氏熟练的手法在脚底上的穴位上一按,一股舒服劲儿从脚底蓦然通到了头顶上去了。

乖乖。

尚姑姑嘴角不禁失笑:“我说你,是从哪儿学来的绝活儿?一直没有见你亮过。”

胡氏谨慎地说:“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服侍婆婆时,我婆婆腿不好,于是一个走江湖的郎中学的。来到王府之后,夫人是世代名医,我哪敢在夫人面前班门弄斧?”

“这会儿你就觉得在我面前亮了这手绝活儿是好的了?”尚姑姑说。

胡氏向屋里的自己人使了个眼色。一群在屋里围观的婆子丫鬟全数走了出去,关上屋门。

尚姑姑慢吞吞地把脚从胡氏的手里缩了回来,道:“这般的小心谨慎,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胡氏说:“世子爷要出远门了。”

尚姑姑一开始没有意会,随口接道:“世子爷又不是常年被王爷王妃说是必须呆在府里的人。”

朱潜自小想出门,都有最好的护卫跟从。李敏和朱隶从来也不打算把儿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只要安全措施做得好,儿子不是出门不务正业,他们夫妇从来是任其自由发展。

胡氏只好再解释一句:“是离开燕都。”

尚姑姑刚吃到口里的茶水烫到了舌头尖上,不得已缩了起来,口齿有些不清地问:“什么时候的事?”

“姑姑不知道吗?”胡氏这话反问的够巧妙了。

尚姑姑脑子里一转,在胡氏这句话打转了下,知道这事的起因,是来自高卑国了。她是高卑国国王安插在这王府里服侍自己女儿的人,本来对本国的消息应该最为灵通。只是,这次她出门去了,一去大半个月,真是不太灵通。

胡氏见她没有回答,走去茶桌上,拿了一盘蜜饯,走回来。

尚姑姑随手捡了一颗,放进嘴里含着。

屋门口,这时候,去通知李敏的人回来了,向里头传话:“夫人说,如果姑姑身子觉得疲累,明儿再去回话也不迟。”

胡氏立马和尚姑姑对看了一眼。

尚姑姑接着下炕穿鞋子,说:“我这会儿就得去。夫人肯定等得急了。”

要不是李敏有些急,也不会让人传这样一句话,直接让她去休息明儿再见。

胡氏一样听出了李敏话里的含义,帮着尚姑姑穿上棉袜和布鞋,再拿了把梳子给尚姑姑简单梳了下头发。

尚姑姑整理妥当了,衣冠整洁,走去李敏房里。

胡氏尾随在她身后。

此时早已华灯初上。李敏在房里看着书,旁人都明显看出她心不在焉。

尚姑姑回来的时间,比她预计的早了一些,而且,是夜晚回来的。怎么,都让人感觉到些不是很好的东西。

“进来吧。”李敏放下书本,从贵妃椅上直起了腰身,说。

两扇扇门打开之后,尚姑姑脚步稳重地迈过了门槛。胡氏随她进了屋内以后,让其她人都出去。

李敏的眼睛扫了下她们两人。

接着,尚姑姑忽然跪了下来,从怀里取出了一个东西,两手捧着送到李敏面前:“李嬷嬷走之前,说是在庙宇里给夫人和世子爷祈求的。”

烛灯的光照到尚姑姑掌心里,物体的轮廓清晰可见,不难辨认,是个福袋。

这样的东西,对于应有尽有的护国公王府而言,真是个不稀罕的东西。可是,李敏珍重地福袋接了过来。

尚姑姑看到这儿,不由地替李嬷嬷感到热泪盈眶,低声说:“能得夫人这般厚爱,李嬷嬷走时都说,自己下辈子,都想再来服侍夫人。”

胡氏一块儿垂下眼帘,举起袖管拭了下眼角。

李嬷嬷是在那次遇到东胡人,不幸弄断腿以后,身子就一直不好了。李敏对自己人向来厚道,况且,李嬷嬷这伤,当年都是在为了保护她的战场给伤的。

为了治好李嬷嬷的腿,在用药上,什么名贵的药材,李敏一点都不会说不舍得。但是,终究是年纪大的老人。摔断骨腿,一直都是老人晚年的致命伤。

李嬷嬷的腿一直都没有能痊愈,终究是只得告老还乡了。李敏就此给了她和她家人一笔丰富的银两,让李嬷嬷在老家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李嬷嬷的家人,本是托了李嬷嬷在王府里的福,都移居在燕都里的了。

为了不让李嬷嬷触感生情,毕竟李嬷嬷都觉得自己这样很不值,眼看都拼到这个地步了,好不容易在主子面前建功立业,本来都应该是前途辉煌,最少,能做到尚姑姑和胡氏这样差不多的位置上的。可偏偏,她运气不好。

一样受伤,尚姑姑年纪比她还大,都能养得起来。她的身子偏偏养不起来。不能说自己主子对自己不好,只能说自己真的是没有这个运气。

回老家吧。

于是,带了儿女一并回了老家去了。

李嬷嬷走的时候,李敏是召来了李嬷嬷的大儿子大儿媳妇,亲自交代过的,老人家有什么事儿,一定要给王府里寄封信儿。

前几年,李嬷嬷回老家之后,对着青山绿水,远离王府里的尘嚣,心境一片开明,这个病,本来可能活不了几个月的身子,一下子,给多活了好几年。

对此,李家人都觉得老人家或许能一辈子长寿下去了。

病情的突然变化,是在今年冬季以后。

其他老人家,一般都是在过年关的时候最为煎熬。可谓是民间有种说法,说是阎王爷见着一年收的人数不够的话,非得在过年之前完成任务。

李嬷嬷是个例外,今年春季的时候突然发起咳嗽来了。

咳嗽本该是秋季犯的病较多。

异常的现象,没有引起李家人十足的留意。毕竟咳嗽是常见病,常人都觉得不像是绝症之类的病兆。

等李家人发现老人家病情严重的时候,急急忙忙寄信报告给李敏。李敏将自己爷爷的得意门生余生给派了出去。

余生骑着快马到了当地,给李嬷嬷一诊查,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消息传回到王府之后,李敏左右寻思着,知道王府里的新来旧去,近几年换的人马也不少。回头细数这些旧人老人们,和李嬷嬷算得上比较有交情的,只剩下尚姑姑了。

尚姑姑又是自己重要的左右手,也只有尚姑姑代表她过去,能给李嬷嬷一点安慰。

因此,尚姑姑坐着马车,代替她,前去看望李嬷嬷。

这一去,似乎李嬷嬷得到了些希望的曙光,心情开朗,三日要死的命,又给拖了半个多月之长。尚姑姑履行职责,代替李敏守在李嬷嬷床前,直到李嬷嬷去世,帮着李家人打理好了李嬷嬷的后事,才赶回来向李敏报告事情的经过。

李敏看着福袋,若有所思,视线回到了尚姑姑和胡氏的脸上,声音低沉地对尚姑姑说:“你应该听说了,世子爷要出远门的事儿。既然,这个福袋是李嬷嬷帮世子爷求取的,你帮我拿过去给世子爷,原原本本说给世子爷听。”

“是。”尚姑姑点点头。

“告诉世子。这个老人,当年,世子在本妃娘胎的时候,要不是有这些老人在,世子和本妃,可能早就不能存活在这个世上了。世子更别说出世睁开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李敏顿了一下,“过去的东西都不能遗忘。”

尚姑姑和胡氏的脸,都在屋子里,变得一丝凝重。

朱潜接到福袋的时候,正好因为要出门了,年纪小,势必是有些兴奋,因此比往常晚了时辰睡觉。

母亲的话传到他耳朵里,他的小手抓着这个不起眼的福袋,只觉得像千斤的巨石一样沉重。

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214 使臣来见191 皇帝的新衣138 让妾身和王爷回北燕吧79 冒死送信268 儿子是治愈系的209 秘密来信161 王爷来了206 什么爹228 国王归来75 真的太迟了209 秘密来信227 宫变3 徐氏药堂人参234 平安符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捌121 免死金牌266 陪产朱潜轶事二三事叁178 老公让她爽215 前往高卑229 一家五口207 对质89 夫妇同行242 总得以防万一259 三方汇合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205 任何时候痴心妄想都是妄想49 婆婆与小叔146 追兵一个接一个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140 真相大白3 徐氏药堂人参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拾朱潜轶事二三事拾柒278 下场凄凉朱潜轶事二三事柒贰22 第一次见面6 还是那个病痨鬼233 回去不回去174 拿老公狐假虎威朱潜轶事二三事伍贰221 药王壶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拾22 第一次见面275 处理余孽136 下一个轮到谁194 出乎意料的人来了63 病痨鬼变宝贝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柒125 事实远胜于雄辩朱潜轶事二三事肆柒153 被抓244 李华的结果282 初九朱潜轶事二三事拾陆朱潜轶事二三事拾陆152 马家父子惨死140 真相大白97 太后的懿旨221 药王壶191 皇帝的新衣朱潜轶事二三事陆218 所谓的亲人朱潜轶事二三事伍肆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柒78 二孙女现在很厉害了42 不拿白不拿278 下场凄凉104 黄雀在后194 出乎意料的人来了189 不要离开我朱潜轶事二三事肆伍216 说认就认228 国王归来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柒250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朱潜轶事二三事陆陆19 贱人就是爱装147 李大夫再显神通朱潜轶事二三事叁叁18 盘算朱潜轶事二三事陆陆203 冬至宴118 是死是活朱潜轶事二三事柒捌170 荒唐的闹剧160 没死121 免死金牌推荐一个朋友的文17 剥一层皮127 如此父亲248 小公主的病28 面圣268 儿子是治愈系的219 父女见面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贰90 真是被人害死的朱潜轶事二三事叁269 抢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