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

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

“哎呦,是尚姑姑回来了。”

掀开竹帘,胡氏笑吟吟地迎了出去。她身后跟随的两个婆子丫鬟更是机灵,冲上前抢着去接回来的人的行李。

尚姑姑手边上哪有什么行李,年纪这般大了,手里提个包袱够她拎的了。再说,身上盘缠带的多一些的话,到哪儿,花钱绝对比拎着沉重的东西一路走值。

李敏正是体恤她年纪大,因此在她出门的时候,给了她的东西没有其它,唯一是多余的银票子。

这样出手阔绰的主子,真不是一般人能遇上的。尚姑姑知道自己是三生有幸。主子顾及的,只有她的身子,没有钱这一说法。

想到这儿,尚姑姑不禁心头一叹,琢磨着到了女主子房里要怎么开口。虽然,这一路上,她脑袋里都是转着这个问题。

生老病死,是谁都没有办法逃避的现实。想必,李敏比谁都知道这个道理。

胡氏领着她到了歇脚的屋子,总得人先去通报给李敏知道。

尚姑姑刚从炕上坐下来,见两个丫鬟把一个洗脚盆端了进来。

紧接着,胡氏亲自蹲下身子,给她脱了鞋子。

尚姑姑迷了下眼角,口气里不由含了一丝受宠若惊:“你这是做什么呢?”

“那些小丫头哪里会给人洗脚?”胡氏的语气波澜不惊,“姑姑年纪这么大了,要是按错脚底哪个穴位那还得了。”

尚姑姑来不及缩起脚,被胡氏熟练的手法在脚底上的穴位上一按,一股舒服劲儿从脚底蓦然通到了头顶上去了。

乖乖。

尚姑姑嘴角不禁失笑:“我说你,是从哪儿学来的绝活儿?一直没有见你亮过。”

胡氏谨慎地说:“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服侍婆婆时,我婆婆腿不好,于是一个走江湖的郎中学的。来到王府之后,夫人是世代名医,我哪敢在夫人面前班门弄斧?”

“这会儿你就觉得在我面前亮了这手绝活儿是好的了?”尚姑姑说。

胡氏向屋里的自己人使了个眼色。一群在屋里围观的婆子丫鬟全数走了出去,关上屋门。

尚姑姑慢吞吞地把脚从胡氏的手里缩了回来,道:“这般的小心谨慎,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胡氏说:“世子爷要出远门了。”

尚姑姑一开始没有意会,随口接道:“世子爷又不是常年被王爷王妃说是必须呆在府里的人。”

朱潜自小想出门,都有最好的护卫跟从。李敏和朱隶从来也不打算把儿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只要安全措施做得好,儿子不是出门不务正业,他们夫妇从来是任其自由发展。

胡氏只好再解释一句:“是离开燕都。”

尚姑姑刚吃到口里的茶水烫到了舌头尖上,不得已缩了起来,口齿有些不清地问:“什么时候的事?”

“姑姑不知道吗?”胡氏这话反问的够巧妙了。

尚姑姑脑子里一转,在胡氏这句话打转了下,知道这事的起因,是来自高卑国了。她是高卑国国王安插在这王府里服侍自己女儿的人,本来对本国的消息应该最为灵通。只是,这次她出门去了,一去大半个月,真是不太灵通。

胡氏见她没有回答,走去茶桌上,拿了一盘蜜饯,走回来。

尚姑姑随手捡了一颗,放进嘴里含着。

屋门口,这时候,去通知李敏的人回来了,向里头传话:“夫人说,如果姑姑身子觉得疲累,明儿再去回话也不迟。”

胡氏立马和尚姑姑对看了一眼。

尚姑姑接着下炕穿鞋子,说:“我这会儿就得去。夫人肯定等得急了。”

要不是李敏有些急,也不会让人传这样一句话,直接让她去休息明儿再见。

胡氏一样听出了李敏话里的含义,帮着尚姑姑穿上棉袜和布鞋,再拿了把梳子给尚姑姑简单梳了下头发。

尚姑姑整理妥当了,衣冠整洁,走去李敏房里。

胡氏尾随在她身后。

此时早已华灯初上。李敏在房里看着书,旁人都明显看出她心不在焉。

尚姑姑回来的时间,比她预计的早了一些,而且,是夜晚回来的。怎么,都让人感觉到些不是很好的东西。

“进来吧。”李敏放下书本,从贵妃椅上直起了腰身,说。

两扇扇门打开之后,尚姑姑脚步稳重地迈过了门槛。胡氏随她进了屋内以后,让其她人都出去。

李敏的眼睛扫了下她们两人。

接着,尚姑姑忽然跪了下来,从怀里取出了一个东西,两手捧着送到李敏面前:“李嬷嬷走之前,说是在庙宇里给夫人和世子爷祈求的。”

烛灯的光照到尚姑姑掌心里,物体的轮廓清晰可见,不难辨认,是个福袋。

这样的东西,对于应有尽有的护国公王府而言,真是个不稀罕的东西。可是,李敏珍重地福袋接了过来。

尚姑姑看到这儿,不由地替李嬷嬷感到热泪盈眶,低声说:“能得夫人这般厚爱,李嬷嬷走时都说,自己下辈子,都想再来服侍夫人。”

胡氏一块儿垂下眼帘,举起袖管拭了下眼角。

李嬷嬷是在那次遇到东胡人,不幸弄断腿以后,身子就一直不好了。李敏对自己人向来厚道,况且,李嬷嬷这伤,当年都是在为了保护她的战场给伤的。

为了治好李嬷嬷的腿,在用药上,什么名贵的药材,李敏一点都不会说不舍得。但是,终究是年纪大的老人。摔断骨腿,一直都是老人晚年的致命伤。

李嬷嬷的腿一直都没有能痊愈,终究是只得告老还乡了。李敏就此给了她和她家人一笔丰富的银两,让李嬷嬷在老家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李嬷嬷的家人,本是托了李嬷嬷在王府里的福,都移居在燕都里的了。

为了不让李嬷嬷触感生情,毕竟李嬷嬷都觉得自己这样很不值,眼看都拼到这个地步了,好不容易在主子面前建功立业,本来都应该是前途辉煌,最少,能做到尚姑姑和胡氏这样差不多的位置上的。可偏偏,她运气不好。

一样受伤,尚姑姑年纪比她还大,都能养得起来。她的身子偏偏养不起来。不能说自己主子对自己不好,只能说自己真的是没有这个运气。

回老家吧。

于是,带了儿女一并回了老家去了。

李嬷嬷走的时候,李敏是召来了李嬷嬷的大儿子大儿媳妇,亲自交代过的,老人家有什么事儿,一定要给王府里寄封信儿。

前几年,李嬷嬷回老家之后,对着青山绿水,远离王府里的尘嚣,心境一片开明,这个病,本来可能活不了几个月的身子,一下子,给多活了好几年。

对此,李家人都觉得老人家或许能一辈子长寿下去了。

病情的突然变化,是在今年冬季以后。

其他老人家,一般都是在过年关的时候最为煎熬。可谓是民间有种说法,说是阎王爷见着一年收的人数不够的话,非得在过年之前完成任务。

李嬷嬷是个例外,今年春季的时候突然发起咳嗽来了。

咳嗽本该是秋季犯的病较多。

异常的现象,没有引起李家人十足的留意。毕竟咳嗽是常见病,常人都觉得不像是绝症之类的病兆。

等李家人发现老人家病情严重的时候,急急忙忙寄信报告给李敏。李敏将自己爷爷的得意门生余生给派了出去。

余生骑着快马到了当地,给李嬷嬷一诊查,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消息传回到王府之后,李敏左右寻思着,知道王府里的新来旧去,近几年换的人马也不少。回头细数这些旧人老人们,和李嬷嬷算得上比较有交情的,只剩下尚姑姑了。

尚姑姑又是自己重要的左右手,也只有尚姑姑代表她过去,能给李嬷嬷一点安慰。

因此,尚姑姑坐着马车,代替她,前去看望李嬷嬷。

这一去,似乎李嬷嬷得到了些希望的曙光,心情开朗,三日要死的命,又给拖了半个多月之长。尚姑姑履行职责,代替李敏守在李嬷嬷床前,直到李嬷嬷去世,帮着李家人打理好了李嬷嬷的后事,才赶回来向李敏报告事情的经过。

李敏看着福袋,若有所思,视线回到了尚姑姑和胡氏的脸上,声音低沉地对尚姑姑说:“你应该听说了,世子爷要出远门的事儿。既然,这个福袋是李嬷嬷帮世子爷求取的,你帮我拿过去给世子爷,原原本本说给世子爷听。”

“是。”尚姑姑点点头。

“告诉世子。这个老人,当年,世子在本妃娘胎的时候,要不是有这些老人在,世子和本妃,可能早就不能存活在这个世上了。世子更别说出世睁开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李敏顿了一下,“过去的东西都不能遗忘。”

尚姑姑和胡氏的脸,都在屋子里,变得一丝凝重。

朱潜接到福袋的时候,正好因为要出门了,年纪小,势必是有些兴奋,因此比往常晚了时辰睡觉。

母亲的话传到他耳朵里,他的小手抓着这个不起眼的福袋,只觉得像千斤的巨石一样沉重。

133 有孩子当然不一样42 不拿白不拿87 套中套193 亲爹的事儿74 羊和老虎27 宫里说让进宫朱潜轶事二三事伍陆朱潜轶事二三事柒壹50 李莹的算盘64 嫁衣221 药王壶36 当然不能自贱154 姐妹110 各显神通135 静妃落马188 选择276 尤氏的决定165 婆婆出手218 所谓的亲人朱潜轶事二三事贰贰50 李莹的算盘110 各显神通154 姐妹68 太后有请朱潜轶事二三事柒伍朱潜轶事二三事柒伍238 与可汗的对决朱潜轶事二三事陆伍82 原来是老公推荐一个朋友的文95 骚乱263 生儿生女191 皇帝的新衣53 神医驾到129 饯行11 玉断情了34 所谓托法194 出乎意料的人来了79 冒死送信93 千张宴208 各自为营朱潜轶事二三事柒壹53 神医驾到46 帝王绿73 久病缠身的主子158 王爷呢200 圣旨254 王爷在哪里160 没死朱潜轶事二三事玖203 冬至宴31 砸了神医的招牌196 混乱朱潜轶事二三事肆252 是死是活168 各有各的算盘76 太后动心124 王爷救驾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叁141 你先走91 谜底揭晓275 处理余孽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壹139 某人认栽了142 往哪里逃6 还是那个病痨鬼164 没有解药的毒165 婆婆出手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拾246 不可能上当230 老爹要和女婿见面93 千张宴112 谁是赢家202 爷来了朱潜轶事二三事贰陆252 是死是活194 出乎意料的人来了13 药帮朱潜轶事二三事柒捌128 有人坐不住了275 处理余孽250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102 出笼的羊64 嫁衣79 冒死送信112 谁是赢家10 看够了112 谁是赢家275 处理余孽236 陷入危机朱潜轶事二三事贰叁朱潜轶事二三事拾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叁朱潜轶事二三事叁壹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拾169 臣服5 李家人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捌131 皇后娘娘的人朱潜轶事二三事叁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