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条陈

方浩对功劳两个字最为敏感,听到这样的提议,也有可能拿到功劳,就非常的期待,道:“属下回去之后就写出一份条陈上来。”

这是一个立功心切的少年。

邵指挥心想。

可能这样的少年就盼着来一场战争吧。

他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后来真的来了战争,他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没有死在战场上,最后还因为战功被提拔上来,成了一个指挥。

不过现在的他已经不想面对战争了,只想着维持现状。

看着方浩那样热忱的为战争的到来做出准备,他心里竟然有着一些羡慕——年轻真好!

在他这个年纪,就只想维持现状,维持住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方浩提议的这件事情,他自己也可以去向穆虎提出来,不过他还是要求方浩自己写一份条陈陈述理由。

他不想自己来做这件事情,虽然建议得到认同之后也会有一份功劳在里面,但是他不需要这样的功劳。

因为这样的建议涉及到将用来开垦田地的边民弄去做军事训练,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弄不好就会有人抵触。

现在每一个屯田的队都有着一定的自主权,将上缴的任务完成之后,剩下的收成全部都是自己的,让他们少开垦田地,就是少了他们的收入,自然会引发一些人的不满。

他不想出这个风头。

功劳也罢,怨言也罢,都让这个年轻人去承担罢了。

他并不担心方浩立功太多,取代他的地位。

要是方浩真的能够取代他的地位,让他得以早一点离开这个苦寒的边关,他就要谢天谢地了。

这些年也积蓄了一点钱,要是能够离开军队,回到老家,买上一些田地,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地主老财,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比在这苦寒的地方当一个小指挥可不要好得多?

不只是他,很多戍边的小将领都是这个想法。

他们捞了一点钱,当的官也不大,往上爬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解甲归田之后就可以在温暖的南方享受清福。

只要不是犯错被遣回,都会挂着品阶回家,到了老家也是一个乡绅,逢年过节的还会有地方官来看望,不用担心家产会被别人侵吞,岂不比在这苦寒之地守着要好?

事实上一年都不知道有多少营指挥给他们的上级打报告,要求告老还乡,却得不到批准。

战争才过去几年,尧国的元气都没有恢复过来,朝廷不希望军队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将领都解甲归田,让一些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来带领军队。

边关将领每年送到兵部的请辞文书都不知道有多少,基本上都没有得到批准。

除非朝廷有自己钟意的人要安插过去,要不然,哪怕只是一个队正,都没有那么容易批准。

当然,朝廷很希望在边关那些更大一级的将领能够有这样的想法,比如说总兵什么的,那样他们就可以放一些自己放心的人过去。

可是,没有哪一个总兵会嫌自己的官当久了。

总兵一般都手握上万兵马,天高皇帝远的,在自己的驻地,就是一个土皇帝。

每年光吃空饷都能吃下很多的财富,还有着各种特权,那是何等的威风?

遇上危险情况,又是领导先走。

脑子抽了才会上表请辞。

不要说总兵这个级别的将军不会做这种事情,就算是卫将这种牙将级别的,也很少会做这种事情。

倒是底层的武官们没有什么上升的渠道,又没有太大的权力,最为厌战,不想长期在这苦寒之地呆下去。

方浩回去之后,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写了一个条陈,将自己的观点比较详细的写了出来。

因为武将们的文化普遍比较低,所以在条陈里面他也没有写什么文言文,要不然送到穆虎那边,穆虎还要请一个人来翻译,那就非常不必要。

(作者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基本上就是大白话,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用的都是大白话,洋洋洒洒的写了一两千字,大概有好十来张纸。

看了一下,又修改了一下,然后工整的抄写好,署上自己的名字,将它装进一封信函中去。

信函上面就写着“狼牙关左前卫第二营第五队队正方浩为扩充预备兵员事上穆卫将书”。

弄好之后,又送到邵指挥那里去,让他过目。

邵指挥拿出那份条陈看了一会儿,赞道:“字写得真好!”

他是一个粗人,没有念过什么书,现在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到了可以写出自己姓名和官职的地步,里面很多字他都不认识,也只能看出这份条陈上面的字写得好不好。

字写的是真的好,毕竟方浩掌握了颜体楷书的技能。

方浩对上级领导给他的评价感到非常的愕然,没办法,又拿着条陈向他朗读了一遍。

邵指挥终于明白了方浩条陈里面写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夸赞道:“写的非常的好,一听就能明白,比那些酸秀才写的好得多。这个东西你就放在我这里,我明天给你交到穆将军那里去。”

虽然方浩可以直接去交给穆虎,这样比较省事,但是真要这样做,就没法在这个猛虎营立足了。

必须要经过邵指挥,才能将条陈交上去,要不然越级打报告,这就是目无领导。

这种事情,破坏了游戏规则,谁都不能容忍。

邵指挥在第二天将条陈交到了穆虎那里,也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方浩的想法,并没有参与自己的意见。

穆虎也是犹豫了比较长的时间。

一方面是要备战,另外一方面,这是要垦荒,扩大粮食的产量。

这两点都非常的重要,一时很难做出取舍。

考虑了很久才说道:“戎突人只是屯兵于此,未必是为了战争而来,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不用反应过度,这件事情还是暂缓执行吧。”

邵指挥道:“他现在已经在自己的队里那样做……”

“我让他自己做下去吧,”穆虎道,“我们不提倡,也不反对,就是这样。”

第八十二章 不讲理第二章 没钱娶媳妇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一六五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七十五章 朝廷任命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一百二十章 选址第一四二章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一四一章 碾压第一百三十五章 谋夺马场(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四十六章 首辅大人的力挺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第八十一章 否认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九十章 教育第七十七章 奇怪的声音第二十四章 交易第一一五章 工业产品第五十三章 大丰收第二十七章 汇合第六十七章 报仇雪恨第一一四章 龙城学校第六十四章 提条件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六十九章 一路向西第十六章 训练(一)第六十二章 专门开辟道路的队伍第四十七章 皇上的意思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风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六十八章 感觉有一些不对劲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一零五章 有情况第三十三章 少年英雄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第六章 阿桑第八十七章 附庸第四十八章 最佳甩锅对象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四章 疯狂的皇帝第六十五章 太子的好感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五章 最大的问题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六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发的风波第五十九章 君为轻第四十七章 皇上的意思第六章 封赏问题第九十五章 磐石第六章 媳妇有着落了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一一零章 霸主的潜质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五十六章 山贼的老巢第一五七章 镇北大将军第一三五章 开炮第九十三章 迎敌第一百零三章 夺情之议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紧种地第四十章 忠君之心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八十六章 儿子第六十九章 女仆(一)第三十七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六十八章 水泥厂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六十九章 一路向西第八十一章 夜半敲门声第一零九章 取消科考第四章 吃空饷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间第一一八章 人口换技术第三十八章 东进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二十七章 汇合第四十三章 京城来人第三十二章 生路第十九章 画眉深浅入时无第六十六章 动力研究院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十章 洞房之夜(二)第十三章 温棚技术第三十五章 总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