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站队

节度使那边的意思很简单——给方浩虚报功劳,作为对他上那个建立预备士兵制度条陈的奖赏。

方浩隐隐的有了一些明白,只不过还是显得很心虚,道:“这样做,要是让朝廷起了疑心该怎么办?”

“我们已经送了五十三颗戎突人的人头过去,这个是做不了伪的,”陈朗一点都不在乎的说道,“有这么充足的证据,朝廷为什么要怀疑?”

戎突人和尧国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个做不了伪。

不过当年那一场战争,尧国军队也着实俘获了不少戎突人来作为奴隶,弄上五十几颗人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方浩心中激动,连忙对着陈朗行了一个大礼:“感谢节帅的成全。”

没错,这就是节度使那边给他的成全。

要不然他想要入品,不知道还要过上多长的时间。

陈朗笑着说道:“我看过你的条陈,预备士兵这个提议非常的好,闲则为兵,忙则为农,能够提高边关军队的实力,又不占用朝廷的军饷,非常的高明,能想得出这样的法子来,好好的培养,以后肯定是一个将才。”

方浩谦虚的说道:“陈师爷过奖了,我也就是发现戎突军队之后心里着急,这才想出这个办法来的。”

“这一次我来这边,是因为那一支戎突军队俘获了我们的将士,想要用这个来要挟我们和他们进行交易。”

陈朗向方浩简单的说了一下他来的原因,然后问道:“你说一下你的想法,我们应不应该接受他们关于交易的要求?”

虽然这话是微笑着说出来的,语气也非常的轻松随意,可是却让方浩感到很沉重的压力。

这是在考校他,考校他值不值得培养。

应不应该接受关于交易的要求,答案的正确与否,标准在于节度使这边的想法,而不是在于朝廷的想法。

说白一点,这是一个站队的问题。

他作为一个边关的军人,当然要站在节度使这一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哪怕节度使没有那个能力和朝廷抗衡,但是,他既然在这边当兵,就必须要站在这一边。

问题在于,节度使的想法是什么样的?

节度使是觉得和戎突人交易好,还是觉得不和他们交易好?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他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我觉得可以跟他们交易,互通有无。他们虽然能够得到好处,但是我们得到的好处更多。”

考虑了那么久,觉得节度使那边的想法应该是想要和戎突人交易。

因为陈朗来了。

如果只是向戎突军队赎回那些人,将权力给予卢伦英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让陈朗亲自过来。

说得残酷一点,那一百多个人的性命,对于狼牙关重要,但是对于朔州,并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

只要营号没有取消,还能够得到朝廷发放的军饷与军械,随随便便就能够征收到一百多个士兵,不需要陈朗来这边处理。

陈朗亲自过来,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肩负着比赎回那一百多个士兵更重要的任务。

方浩能想到的就只有交易。

交易这种事情,卢伦英没有那个胆子做,他只是狼牙关的总兵,要是敢违逆朝廷的意志,等待他的就只有灰飞烟灭。

但是节度使割据一方,已经有了和朝廷下棋的能力。

陈朗“哦”了一声,又微笑着问道:“那你说一说,交易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战马!”方浩道,“他们养的马匹很多,我们需要他们的战马来扩大我们骑兵的队伍,提高我们的实力。”

“养马的成本很高,现在又天下太平,四海无事,我们要提高实力做什么?”

陈朗笑吟吟的问道。

“现在天下太平,不表示以后天下也太平,我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实力,还要有着比较快的反应能力,这才能震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方浩说道。

“至于养马成本很高的问题,”方浩说道,“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定数量的骑兵,就可以裁减步兵——当然,也不是取消他们的军籍,不过可以减少他们的训练,把他们更多的时间拿出来开垦田地,完全可以补足养马成本过高的问题。”

他说的比较含蓄,意思就是可以精简兵员,吃更多的空饷,来补足养马的成本。

一般在战场之上,武器规格差不多的情况下,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可以完虐一支万人步兵。

一个冲锋就能够将步兵的阵型冲散。

要是朔州军队的战马足够,完全可以裁减几万名士兵,光吃那个空饷,一年就是几十万银子的。

养马的成本,让那些边民多种豆子什么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陈朗对方浩的表态很是满意,说道:“你和杰帅大人想得差不多,和戎突人的交易确实应该进行,对我们有利。”

这个少年虽然年纪还比较轻,不过眼光还行。

最重要的是,他懂得站队。

他确实有培养方浩的想法,但是首先要方浩会站队,是站在边关这边,而不是站在朝廷那边。

要是方浩站在朝廷那边,说交易虽然能够让边关得利,但是铁器输出,会增强戎突人的战斗力,对尧国不利,啪啦啪啦的一大堆,那他就不会培养这个人了。

虚报功劳,可以让方浩得到武将的品阶,但是没有节度使这边的支持,这辈子都别想混到实职。

想要让一个人凉下来,实在太容易了。

把他往内地一调,想立战功也没有机会,只能一辈子做一个有品阶的队正。

当然,反过来说,想要方浩有实职,也非常的容易。

只要有了品阶,营指挥出现空缺的时候,就可以优先安排他上。

至于营指挥的空缺,目前是没有。

但是只要节度使想有,那就一抓一大把。

很多营指挥想告病还乡的呈文还放在节度使那边,大把的人想要离开。

随便批准一个就可以了。

年轻不要紧,年纪越轻,就说明潜力越大,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六十六章 体制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一章 老将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二十三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二十七章 落魄的公主第一章 边关第四十六章 首辅大人的力挺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二十三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五十三章 背后捅来的刀子第一二八章 橡胶第六十五章 工人阶级第八十八章 压箱底的手段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来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约定的信号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二十六章 和平无望第一一九章 学习第四十五章 行政体系第一零六章 以前的身份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九十四章 收获的喜悦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一零三章 兴隆商行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二十二章 齐重的新东家第一二一章 成绩单第四十六章 失落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一四一章 两路进军第二十三章 侦查第三十六章 布裙荆钗第五十九章 君为轻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买人心第九十三章 说服第三十二章 碧落大草原的入侵第一零六章 燕王万岁第八十六章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打响第三十八章 预备队第三十五章 上山第三十二章 太子第一五七章 镇北大将军第七十一章 纺织机器第十九章 训练(四)第三十八章 东进第二十一章 节帅府的邀请第九十三章 说服第七十章 纺织业第二十五章 军饷第八章 追悔莫及第十三章 温棚技术第三十五章 上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夺马场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二十八章 官场的忌讳第五章 改善伙食第一二七章 移民大动员第七十七章 围攻第五十二章 管教公主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五十章 挟持第七十二章 节帅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二十七章 落魄的公主第一三六章 炸弹之威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三章 关外驻地第十章 洞房之夜(二)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五十六章 山贼的老巢第九十四章 收获的喜悦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队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一四九章 从小孩子抓起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严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第一四二章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十四章 裁兵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五十八章 应对之策第一四五章 消费时代第四章 新城的筹备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十五章 大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