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

方浩总算是听明白了。

梅瑜提出这种不合常理的要求,并不是因为他有着什么特殊的嗜好,而是不想两家因为这个原因走向分裂。

在官场上多一个朋友,怎么都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政治联姻,亲家变成仇人的事情,并没有少发生过,伤害的是彼此的联盟。

梅瑜给自己做了一顶绿帽子带上去,当然不是因为他喜欢戴这种颜色的帽子,而是,戴上这样的帽子,可以有效的弥补两家的裂痕,甚至能够和在军中有着良好前程的方浩搭上关系,从政治利益上来讲,可以将不好的事情变成好事。

要想生活过得去,最好头上有点绿。

——说这种话的人大概和梅瑜此时的处境差不多。

但是对方浩而言,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他甚至不能确定里面是不是有陷阱。

梅瑜见他不说话,又道:“若是方将军觉得在裘府不方便,我可以将裘小姐接回去,再请方将军过去一叙,给方将军创造机会。”

方浩犹豫了很久,才说道:“梅公子,这件事情实在过于荒谬,你且容我考虑。”

“这关系到两姓之好,希望方将军能够成全。”梅瑜说道。

求着人给自己戴绿帽子,方浩完全没办法理解这种想法。

就算是为了政治利益,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吧?

思忖良久,终于叹息了一声,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说道:“裘大人对我恩重如山,我确实也不应该让他的女儿没有子嗣。如果能够帮得上忙,我也应该挺身而出。那这样吧,梅公子你什么时候将裘小姐接回去,如果裘小姐那边不反对的话,我愿意效劳。”

梅瑜大喜,起身拱手道:“多谢方将军成全。”

“都是盟友,应该守望相助,这是应当之理,不必道谢。”方浩说道。

毕竟是给自己带绿帽子,梅瑜也不好意思就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很快就扯到了别的话题上面。

没过多久,马车就已经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又称太学,是尧国最高等的学府,里面的学生被称太学生,又称为国子监生。

内设绳、博士、典簿、典籍等厅,以分理各项具体事务;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以供生徒听课、自修及习所。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其属有监丞、五经博士、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等学官掌教务。

在这里读书的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的生员里面择优选拔,不过也有由捐纳而入者。

入监就学之人按照捐纳和选拔的不同,有贡生、监生之分,一般情况下,都统称为国子监生。

监生肄业之后,不需要参加科考就能够以国子监生的身份入仕,但是这一种基本上没有什么前途,多被用做县丞,或教谕、训导这样的学官,秩低俸薄,权轻利小,能够做到知县就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了。

不过他们也可以参加乡试,而且不管籍贯为何地,都可以在京城应试。

这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上百亩,在这里读书的太学生数量高的时候上万名。

中秋放假,那些太学生们大多都不在里面,住在京城的就回了自己的家,外面来的太学生基本上也都成群结伴的出去游玩去了。

方浩和梅瑜来的时候,国子监里面并没有多少的人。

国子监的太学生虽然很多,但是参加这一次中秋诗会的也就是几百个人。

第一个,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参加这个诗会。

第二个,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被邀请参加这个诗会。

发起这场诗会的,有国子监一个司业的儿子,也有梅翰林这个侍讲学士的儿子,在国子监的太学生里都属于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们邀请来参加这个诗会的,要不就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监生,要不就是家底比较殷实的贡生,举行这样的聚会,也是他们发展自己人脉的一个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有必要邀请一些富有盛名的人来参加这样的诗会,甚至还要砸重金去妓馆请来歌舞班子助兴。

方浩和梅瑜来到国子监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时间了,正好和那几个发动这一次诗会的人一起吃饭。

当然,这也是一个互相吹捧的场所。

国子监虽然只是一座学府,但是这座学府给尧国培养的人才着实不少,虽然大部分都是品阶最低的那一类官员,但是每一届科考,往往也能高中几十名进士,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不过国子监这么重要的地方,朝廷中的每一个势力都不会放过。

王钟虽然在国子监祭酒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几年,也只能说是把持了国子监的行政体系,那些官员都是他的亲信。

但这并不表示国子监那些优秀的学生都是跟着他的。

在这里面就读的可有不少是京官子弟,甚至几个大学士的后人都在这里面读书,那些都是自成派系的。

这里拉帮结派的作风并不比朝廷要差,甚至还要激烈,只不过段位比较低而已。

这一次举办诗会的,主力就是王大学士这一派的人,还有一部分是王大学士的盟友齐澄齐大学士那一派的。

愿意参加这一场诗会的,自然也是愿意加入到他们派系中的人。

不想加入这一个派系的,自然不会参加这样的聚会,因为参加了,就会被别人打上这个派系的烙印。

这样的应酬,方浩也不反感。

虽然现在这些人都只是不通实务的学生,但是过上几年的时间,他们也许就成为了朝廷的官员,有的甚至可能会进入翰林院,成为这个朝廷的栋梁之材。

多一些朋友,以后的路总是要好走一些。

那些年轻人对方浩在关外的大草原上经营起自己的势力非常的好奇,问了很多有关大草原上的事情,有的人甚至表示了想要过去游览一番的愿望。

对此,方浩说道:“边关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是你们要是去我那边做客,我肯定会好好的招待你们,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第一零五章 大势已去第十九章 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一一零章 霸主的潜质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人道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见不得人的事情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十五章 烫手的山芋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盖房第八章 操练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四十四章 记仇第二十六章 金吾卫第六十三章 家人团聚第四十八章 面圣第九十一章 证明第四十七章 圣眷甚隆第四章 吃空饷第四十章 过度解读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兴第一一四章 大汉帝国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设完成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五章 改善伙食第八十七章 畏缩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风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七十章 先帝遗诏第八十八章 出路与后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间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十五章 虚弱期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二十九章 易容第九十六章 戍边第九十章 教育第七十九章 吾皇万岁第一一二章 怀孕第二十七章 落魄的公主第一零六章 燕王万岁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一三五章 开炮第一一八章 人口换技术第三十九章 山贼来袭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矿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五十四章 有野心的男人第一三五章 七大军区第十七章 交易第五章 朝廷的想法第二十三章 侦查第一五九章 电力应用第一三一章 下一个五年计划第二十九章 坐以待毙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六十四章 文人裘伯贤第三十八章 东进第十三章第四十一章 消失的巡逻队第一百章 东进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一章 老将军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三十八章 又到了抄袭的时候第九十七章 巡查第十五章 虚弱期第四十四章 记仇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第七十一章 女仆(三)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一一八章 人口换技术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三章 姐妹好(祝大家购物节快乐!)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五十三章 服软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五十四章 封建阶级的铁拳第五十三章 隐秘第二章 升级武士第一四二章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六十五章 太子的好感第一百二十九章 筹划第三章 有钱人来了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四十七章 皇上的意思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六十二章 赠词第八十五章 抢劫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问题第二十五章 烫手的山芋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严第一百五十章 兴师问罪第十八章 诗人方浩第一一一章 钢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