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文人裘伯贤

裘伯贤他们一家并没有和方浩的父母一家住在一起。

他们虽然也是亲家,但是阶层不同,基本上没有共同语言可言。

裘伯贤坐着那铁甲大船从海上一路到了上海城从望海城上岸,然后被安置在离海边有几百里的地方。

这里土地肥沃,被开垦成了一个农场,有着四五万亩的面积,主要种的是一种叫土豆的东西,一亩可产好几千斤。

那东西可以做菜吃,也可以当做粮食,产量极高,为裘伯贤闻所未闻。

听说这种东西也是方浩弄出来的。

对此,他只能感慨方浩确实有着很大的本事。

这个农场的中心地带就是一个半人工半天然的水库,在水库旁边也种了上千亩的水稻,虽然只有一季,但是产量也很高,而且米质特别的好,做出来的饭吃得非常的香。

一共有几百个农场聘请的职业农民就环着水库住着,成了一个村落。

他们也是拖家带口的,其中多半都是戎突人。

不过管理这座农场的负责人却是尧国人。

裘伯贤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在八月,正赶上那一季水稻收割的尾声,让他看到了关外的稻谷产量有多高。

至于土豆这种东西,到底有没有那么高的产量,他只是听说了,并没有眼见,也只能存疑。

不过倒是见识了这边农场的高效耕作方式。

因为这一座农场还在开垦建设之中,所以他来的时候就看到十多台拖拉机在耕地,那样的开垦速度带给他的震撼,并不亚于第一次登上那铁甲大船。

甚至可以说,这些拖拉机带给他的震撼更大。

因为他除了是一个读书人,还是一个大地主,知道农民种地有多么的辛苦。

可是用那样的拖拉机耕地,不只是没有那么辛苦,效率也提升了百倍。

这在他眼中,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想到这样的东西要是能够扩展到全天下,将会对这个世界造成多大的影响,他就非常的激动。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方浩不能够当上皇帝,这些东西就只能在关外这苦寒之地存在,不会扩展到全天下。

他早就知道了方浩有造反之意,对此很是痛心疾首。

可是来到这边之后,看到方浩统领下的这片土地种种的便利之处,又觉得他当皇帝,似乎也不是那样的罪大恶极,甚至对天下百姓有着很大的好处。

方浩在这期间也过来了几次,虽然他都板着脸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好几次都痛斥他是乱臣贼子,可是他也已经越来越接受这件事情了。

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势,他知道,他对方浩再有赏识之恩,方浩也不可能停止造反的行为。

甚至私下里,他觉得方浩没必要再拖拖拉拉,最好早一点打过去,早一点当上皇帝,他这个老官员还可以贡献一点余热。

面子上当然不能那样做,必须要表明自己一个有节操的忠臣的立场。

在这里住了两个月,没事的时候也会看一看《幽戎日报》和《创造与发现》,甚至还让他儿子裘雍多学习一下另外那些学校的教材。

当然,嘴里可没有什么好话:

“我听说他们学校的教材不是圣人之言,简直就是胡闹。你可以去看一下那些东西,看看他们是怎么胡说八道的,心里也有一个底。”

裘雍这是当年被方浩从水塘里面救起来的那个倒霉孩子,现在也已经是一个小青年了。

他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读那些圣人之言,不过天赋并不是很高,这些年来寒窗苦读的成绩也就是考上了二等秀才。

参加过科考,但是并没有高中,成绩惨淡的很。

因为他的学业,裘伯贤已经放弃了希望,只能够寄托在孙子的身上。

不过裘雍看那些教材,却看得很有兴趣,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些自己不明白的东西,跑几十里路去最近的一所学校去请教老师。

这个农场适合读书的人口还不多,不足以支持建设一座小学,只有那么二十几个孩子,都被送到了几十里外的学校寄宿。

在这里裘雍也学会了骑马,经常骑着马去学校请教老师。

每一次方浩过来,裘雍都会向方浩请教一些教材上面的问题。

这一段时间里,裘雍倒是过得很充实。

他对科学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这也让裘伯贤有一点欣慰。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问,能够去钻研学问,那就是一件好事。

这他也看出来了,在以后那些圣人之言未必能够有多大的用处,新的学问可能用处更大。

就算不能成为精通那些学问的人,至少也要有一个了解。

所以哪怕是裘伯贤这个年纪了,他也会时不时的研究一下那些新的学问,希望在方浩当上皇帝之后,自己也有那样的能力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一下余热。

他这一段时间,除了研究一下新式的学问,这是进行诗词创作。

虽然现在尧国还没有亡国,但是关于亡国之恨的诗词,他已经写了上百首了。

亡国死老婆,那都是写诗词的好题材,一个题材能够创作出很多首诗词作品来,以不同的方式抒发这种悲怨的心情。

很多文人一辈子都遭遇不到这样的情况,那就只能够拟古吊古来替代。

他却有这样的机会遭遇到那种情况,为了避免真正遭遇到那种情况的时候反应没有那么的敏捷,来不及写,就先写了下来。

虽然他自己没有遭遇过亡国的情景,但是以前的文学作品里面大把的,并不是不可以模拟出来。

同时他也想好了自己在新的朝廷当官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话来解释自己这种不忠于前朝的行为。

——为了老百姓!

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也因为这些缘故,虽然每一次方浩过来,他都板着脸非常不高兴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对方浩还是挺满意的。

只不过文人的矜持让他没有办法催着方浩早一点举旗造反。

裘蓉和方浩有那么一腿,他也知道的,裘蓉怀孕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那件事情也让他一度非常的尴尬,不过想想梅家的事情,觉得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他心里确确实实是将方浩当做自己女婿的,可不只是一个干女婿。

第六十六章 奴籍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八章 王大学士设宴第四十五章 煽动第一一二章 怀孕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九十六章 这就是战争第十八章 借种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五十六章 耻辱第四十三章 见不得人的事情第一五三章 全军缟素第八章 追悔莫及第一零一章 接受现实第一百二十九章 筹划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一六九章 迎着炮火冲锋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六十章 不欢而散第九十八章 死守京城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五十章 挟持第三十章 忠心的属从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十八章 悲凄月末感言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章 媳妇有着落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逼迫第四十九章 得罪的人太多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争的可能第七十七章 逃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八十六章第六十二章 专门开辟道路的队伍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六十六章 动力研究院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军压境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六十三章 家人团聚第七十章 洗澡第九十九章 巡查(三)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十四章 挖煤的队伍第十四章 参观温棚第七十一章 布局全国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九十二章 齐王登基第四十三章 京城来人第九章 请教第一三九章 遇敌第三十七章 仁者无敌第六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六十六章 激励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三十七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十八章 分配女人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零三章 兴隆商行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四十二章 幽戎总督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八十七章 敌袭第一一六章 国策第十三章 夜谈(三)第二十章 问询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第四十四章 但是我们赢了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六十七章 蒸汽时代第一一六章 国策第三十四章 雄关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九十二章 种地小能手第六十六章 动力研究院第四十三章 打土豪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三十二章 我也想当兵第五十六章 山贼的老巢第五十九章 卢总兵的反对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四十九章 风云变幻第一百三十章 讨价还价第一五零章 善后第六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六十章 细思极恐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一四一章 碾压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四十章 忠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