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圣德书院

永初元年二月,王大学士王钟就已经辞去了元老院院长的职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也效仿着尤登阁开办学校。

不过他开办的不是新式学校,而是比较传统的学校,校名就叫“圣德书院”,顾名思义,就是以教授圣贤之学为主。

当然,他也不是那么的迂腐,也将先是教育中的数学纳入了其中。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至于什么劳动地理品德这些东西,他都没有纳入,他觉得那和他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他教的是圣贤之学,术数之道。

他觉得方浩在全国境内推行新式教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会将几千年来传承的圣贤之道都给毁灭掉,让以后的人再也不能够明白圣人的微言大义。

他有这样一种使命感,他必须要让圣贤之言继续流传下去,让这个国家还有人能够明白圣人的微言大义。

创办这一家圣德书院,是他在京城的时候就和一些跟他有着差不多想法的官员共同商量的,也受到了很多家书香门第的资助,并且都承诺将自家的子弟送到这家书院来读书。

怎么也是当了几年内阁首辅的人,王钟还是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他的学院很快就办了起来。

有一些人将他的学院和尤登阁的学校相提并论,王钟不以为然。

他有一些看不起尤登阁,明明也是一个不圣贤书读出来的人,回乡办学竟然抛弃了圣贤之学,而是去办的新式学校。

这让他感觉到是对读书人的背叛,是对圣贤之学的背叛。

他办这一所学院,对抗的就是方浩推行的新式教育。

他要用成绩证明,学会圣人的道理,才是治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他办的这个圣德书院,方浩倒是也没有反对,那些当官的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过去读书就送过去,那是他们自己要放弃新世界的发展红利,方浩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来自于那个世界,明白世界发展的脉络,该淘汰的就会淘汰。

这些人自愿去淘汰,他当然也不会反对。

甚至在王钟要办学院的时候,方浩还特意下旨给当地的官员,让他们批一块地出来。

学校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在下半年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也都已经到位,入学的学生就有好几百人,老师都不是一般的老师,都是在文坛有着一定名声的人。

前内阁首辅的号召力可不是盖的。

兴办学院这一点王钟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觉得再过十年,他这座学院出来的那些学子将会在这个国家发挥重大的影响力。

而尤登阁那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是一些劳力者,一些技术工人,跟他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完全不是同一个阶层的。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他非常的反感。

土地收归国有,无疑伤害了地主阶层的利益,这些地主阶层又是以读书人为主,所谓的书香门第,免徭役免赋税的特权阶层。

自己就是属于这个阶层的。

但是没有人敢反对,敢反对的那些人姓名都已经没有了。

而更让他感觉到郁闷的是,这样的政策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特别是那些没有了田地的农民。

虽然政策还没有推行到南方来,但是南方的农民早已经翘首相盼了。

哪怕是那些有地的农民,也非常的渴望这样的政策早点能够实行。

他们就可以将他们手中的土地给卖掉,然后又从朝廷那里分到土地。

虽然需要上缴税赋,但是以前他们的土地一样的要上缴税赋。

而且朝廷的政令,分田到户之后三年时间不会收他们的粮食,而且收的粮食比例跟他们以前上缴的额度是一样的,不会增多。

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呢?

那些泥杆子们支持也就算了,最让王钟感觉到不高兴的是,有一些书香门第的大地主,竟然也心动了。

——现在关外的那些工业集团已经开始向内地渗透,圈地建厂,制造出了大批物美价廉的东西,赚到了不少的钱。

发展工业产生的效益比种地要高得多。

有一些大地主们觉得放弃土地去兴办工业是一个更好的出路。

专利局卖出来的专利比较贵,但是他们只要将自己的土地给卖掉,买到一些专利没有太大的问题。

虽然土地回购的政策还没有推行到南部,但是已经有一些大地主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交给朝廷作为抵押,从朝廷那边获得资金,然后去专利局购买专利,开始在南方办厂。

有的人目光很精准,知道那个产业会赚到大钱,他们害怕自己迟疑,就会被别人抢走那样的技术,所以抓紧下手。

反正土地收归国有是大的国策,是不可避免的,多种一年地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收入。

还不如早点投资工业,抢占市场,早一点发大财。

这样的人数量也不少。

永初元年三月专利局卖出去的专利价值就达到了五千多万贯,有一部分就是南方的大地主购买的专利。

而根据王钟掌握到的消息,有着更多的大地主心动了,也想将自己的土地抵押给朝廷,早一点购买经济价值高的专利技术,成为该行业在某一片地方,甚至是在整个大汉帝国的垄断行业。

因为他们购买的专业技术是会得到朝廷保护的,有着十五年的保护期限,任何效仿他们的,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虽然十五年以后那些技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是有十五年的时间给他们来抢占市场,就算别人能够效仿,也很难挤得进去。

有的在三月购买到了专利技术的,已经顺利的办成了工厂,培养出了工人,产品上市,赚到了不少的钱。

这使得南方一些大地主等不到土改政策推行到他们这边的时候,就想着主动出击,将一些有前途的专利权给购买到自己的手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对于那些人的行为,王钟非常的痛心疾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但是,他没有能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只能够继续生气,感叹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第四十六章 创造与发现第二十三章 侦查第五十四章 未来的希望第四十三章 京城来人第八十四章 走上正轨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二十七章 戎突人的奸细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势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五十九章 郑侯爷第六章 媳妇有着落了第一一一章 钢铁之城第一一一章 杀人诛心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十三章 分家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王子的增援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五十四章 未来的希望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五章 名声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九章 请教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三十五章 生路(四)第一一三章 三辞三让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五十七章 屏风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势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势第一百五十一章 嚣张的沙鲁第一五二章 不幸的消息第一一四章 大汉帝国第四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七十二章 节帅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一百五十三章 拖延第一五零章 善后第七十三章 女仆(五)第四十四章 堵门第一零三章 兴隆商行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标第四十章 忠君之心第一三五章 开炮第九十四章 拒敌第一零一章 榜眼第八十六章第一四七章 让贤第二十九章 易容第六十六章 体制第二十四章 千里镜第一五七章 镇北大将军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四十八章 面圣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三十五章 生路(四)第一百七十章 吐血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严第十一章 震慑第一一八章 人口换技术第六十九章 公主的幽怨第五十九章 君为轻第一百零一章 巡查(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一六一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哄第二十四章 干柴烈火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七十二章 不存在的战争第十四章 夜谈(四)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六章 媳妇有着落了第六十七章 诰命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五十二章 搜查第十八章 分配女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八十六章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四十六章 创造与发现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九章 请教第五十一 审讯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二十章 偷窥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争结束第五十九章 卢总兵的反对第一七零章 一触即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对战争的态度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