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婴儿潮

现在大汉帝国学校的教材里面,度量单位都已经有了变化。

时间不再叫做时辰、刻,而是以小时、分钟、秒钟来计算。

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乃至微米,也替代了以前的里、丈、尺等。

计算重量,用的是吨、公斤、克、毫克这些。

基本上能够改的都改了,改成了方浩适应的那一套。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计算方法让他们很不适应,但是方浩并不在乎他们的反应。

他是皇帝,让他适应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代的人感觉到不适应,一点都不要紧,只要下一代的人用得更方便就可以了。

在新式教育推广之下,这个国家的文盲率在大幅度的降低。

年纪大的人没有办法了,只能靠着夜校的形式来学着认识一点字,那还得靠自觉。

但是那些还没有成年的人,都被强制性的送进了学校。

读书期间他们吃的都由学校来负责,家里当然也不会有多大的意见。

这对朝廷的财政是一个负担,不过,这些年粮食都丰收,朝廷有那么多国有农场,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甚至还拿来喂猪,在这种情况下负担那些学生的粮食没有任何的问题。

老师的薪水也不成问题,因为国库充盈。

方浩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就是,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必须要执行。

每五个村必须要有一所小学。

这个是要列入到教育部官员的考核之中的,必须要达到。

地方政府也必须要全力的配合。

教育起不来,科技发展就说不上,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加说不上。

在永初四年年底的时候,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每一个县,必须要有一所中学。

现在的情况,不可能做到每个乡都有一所中学,但是每个县必须要有一所中学。

小学升中学,会有一次中考,至少要淘汰一半的学生。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合格的中学教师。

虽然从关外算起,方浩推行教育改革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十多年的时间并不足以培养出太多的中学教师出来。

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等待,只能够一步步的来,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教师。

然后就是加大中考的淘汰力量,减少教师的负担,让那一些最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接受中学的教育。

现在这边推行的教育制度,没有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分别,就是四年制的中学。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课程都开得非常的紧张,对学生们接受这些知识有着一定的压力。

以后可以慢慢的改变课程,但是在这十年时间之内,方浩没有那样的想法。

他必须要尽快的提升全民接受教育的程度。

有一些人会因为这个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失去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那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世界本来就那么的落后,他竭尽全力,能够提供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那一些从中考淘汰的学生,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接受一些培训,就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技术工人,已经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了。

除了已经建好的幽州理工大学之外,还有几所大学也在筹建之中。

碧落城有一所大学附京大学早两年就在开工了,现在欠缺的就是师资力量。

京城这边也在筹建一所京城大学,这一所大学不再是偏向理工类的,也有文科。

民间办学校的也有,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民间力量办得起大学。

就是没有老师。

大学的教材倒是有了,方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系统商城购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编写成教材,早已经印刷成书,分发到每座城市的图书馆。

每一所学校也都有很多份这样的教材,供那些老师们自己学习。

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资格的考试,谁要是能够通过大学教师资格的考试,就可以获得职教大学的机会,获得很高的薪水。

现在一名大学教师的薪水和一个县长的薪水是一样的。

——推出新的行政体系之后,没有了知府、知县、乡正、里正这样的官衔,被称为市长,县长,乡长乃至村长。

大学教师能够拥有县长那样的工资当然算是很高了。

这样的激励下也有不少的学校老师来研究那些大学教材,每一年的老师资格考试,也都有人通过考试。

只要给予足够的奖励,还是会有人像这个目标冲刺的。

而冲刺中学教师资格成功的人更多。

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人的冲刺成功,方浩才有底气说在每一个县都建起一所中学。

现在虽然还没有多少中学生,除了关外那一片地方,就没有中学生的存在。

但是中学的建设已经开始在筹备了。

再过两年就会有大批的小学生毕业,进入到中学。

那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因为第一批读小学的人,年龄可不只是六岁,而是全国境内所有六岁到十六岁的人,不管男女。

只要年纪未满十六岁,又达到了六岁,都必须要接受学校的义务教育。

这个年龄段的人口达到了一千多万。

至于接下来几年录取的学生,数量倒是一下子就减少了很多。

因为接下来每年录取的都只是六岁的儿童,不再有那么大的年龄跨度。

不过,再过几年时间,录取的学生数量又会有一个逐渐的提高。

因为,在这几年内就有一个婴儿潮的存在。

生活条件好了,能够养活的人口更多了,新生婴儿的数量就会加大。

以后的人口数量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以后学校的数量以及老师的数量都会有一个大爆发。

不过只要熬过最前面的十年时间,方浩相信以后会越来越轻松。

在永初四年年底得到的人口核查数据,包括新生婴儿,现在大汉帝国已经拥有了两亿多人口——这并没有包括南方那一座次大陆所占领土地上的土著。

因为那个时候还处于战争期间,朝廷没有能力对那一片大陆进行人口普查。

调查得出来的数据,在方浩当上皇帝之后,四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新生婴儿一共增加了五千多万。

第八十九章 想种地的沙鲁第一五三章 全军缟素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四十六章 失落第三十章 忠心的属从第四十八章 最佳甩锅对象第七十六章 建设军营第五十四章 有野心的男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界线(二)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三十五章 总兵府第七十四章 行动开始第一三八章 南行的震撼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章 吃空饷第一五零章 善后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八十二章 建设皇宫第五十八章 应对之策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十一章 黄瘸子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一章 我要当皇帝第一零五章 有情况第三十九章 条陈第七章 新一轮的任命第六十九章 奇怪的声音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一四三章 失衡的人口比例第二十四章 崩溃第一一六章第二十一章 节帅府的邀请第一三六章 炸弹之威第六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一五七章 等待战争第六十三章 刘戈的梦想第十三章 夜谈(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争结束第一五九章 电力应用第六十章 命如草芥第一章 行路难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约定的信号第三十四章 雄关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四十五章 探望公主第一二六章 殖民第一六五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一二八章 橡胶第七十章 洗澡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间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六十二章 劫道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四十七章 圣眷甚隆第一五一章 大结局第十一章 夜谈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五十五章 铁匠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一四七章 前后夹击第二章 没钱娶媳妇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十一章 屯田的困境第四十九章 算计第七十八章 好东西要留下来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三十章 收拢人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嚣张的沙鲁第一四一章 两路进军第二十七章 汇合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第二十七章 戎突人的奸细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十三章 夜谈(三)第九十五章 夺城第六十九章 奇怪的声音第一零五章 有情况第九十五章 夺城第一零四章 恐惧的感觉第十一章 震慑第七十六章 小屁孩不算第七章 还是个萝莉第九十章 提升品阶第九章 凑巧的事情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二十章 第一场雪第一一四章 龙城学校第一六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