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儒道神通

眼前的这一幕,着实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汩汩的酒水不住从玉碗中流淌而出,仿佛成了一道泉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贺知章也算是见惯了大风浪之人,见到这一幕,却也是大惊,“莫非这边是方外之术?道法神通?”

以他的身份,修道者于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隐秘。

“非也,此才气尔。读圣人之书,养文华之气,能为人所不能。”这的确不是道法,而是他特意给儒家开辟出来的运用之法。

儒家自董仲舒开始,便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唐朝之前,这种关于“天人合一”的阐述实际上还是很模糊和抽象的,一直到南宋朱熹将理学大成,才真正的让“天人合一”的理论完善。

即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且是善的,理将善赋予人便成为人之本性,将善赋予社稷便成为礼,凡尘纷扰,人很容易迷失“理”之本性,社稷也会失去礼之根本。

想要成就圣人,就需要格物,即推究事物道理,从而寻找到理,也就是致知。

也就是《大学》中强调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的理学道理,本身只是学术学问,并不涉及到任何的修行道理。但是,却也足够为王曜景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他以“理”来阐述天命,更加细致的加强了人与天的交流。

此事对于天命来说,也是有裨益的,至少……能更好的割韭菜。

天命并没有人格化的意识,正如有句话说的,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天命也是。

它不在意生灵认为它是善还是恶,亦或者其他的属性,它可以是天命,也可以是道,也可以是理,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得到它的认同。

王曜景现如今,以全真道法为根基,以人身之气运以及人自身对天地的理解,化作独属于儒家的神通术法。

这种术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道法还要便利。毕竟,这种术法直接与天命相连,只要你写出来的文章诗词,能得天地威能,便可得天命降下威能。

若说起来,倒是跟道家的青蘸有几分相似。

所谓青蘸,便是书写各种词句,赞扬上天,获得上天的庇佑。如后世很著名的一句“惟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便是青蘸。

王曜景现如今儒门神通只是草创,需要借助全真道法的底子。

而等到他彻底将理学推广出去,再于天下各道各府各州县立下孔庙,令天下人祭祀,就能汇聚天下人之气。儒生通过考试得此气运加持,被天命承认,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

到那个时候,便可以彻底的抛开全真道法,你只需参加考试,就能获得实力。届时诗词可杀敌,文章能镇邪,彻底构建一个才气社会。

而王曜景本人,则必然会因为创建此等儒家大世,成就圣人之位。最不济也是如孟子等人的亚圣之位,若是传承个几百年,他的功绩怕是能与孔子并列。

“此当真是儒家之法?”贺知章尤是不太相信,毕竟儒家之法虽然精深,可从未有神通现世一说。

“吾格物致知明天理,则天人交感,无有所惑。君只见神通表象,却不明其中真理。”王曜景笑了笑,缓缓开口说道。

“愿闻其详。”唐时儒生,还未如后世一般,执着于学问之争。这个时候的人更加开放,对于精深的道理,也更能够接受。

“吾将在三日后,于长安讲学,贺兄可有场地?”今日因缘际会,结识了贺知章,王曜景便直接问道。

贺知章有些心痒难耐,在稍作犹豫后,“长安的精诚书院乃我过去治学之地,你可前往此地讲学。”

他的内心里,还是觉得不信此等景象是儒家手段造就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等景象,便已经是鬼神法术的范畴,但他偏偏又抱有几分希望。

说来也是矛盾,中国的读书人一方面喊着不语怪力乱神,但实际上,对于仙人那一套又有着憧憬,许多儒家的子弟,同样也会学些道门的引气之法或者诵读佛家经典。

似后来的李白、王维,便是如此。

“好,三日之后,我在精诚书院,候君前来。”王曜景哈哈一笑,直接脚下一踏,便有青云升起,直直的朝着楼外飞去。

这酒楼靠近闹市,他踩踏青云而行,立刻在街道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嗯?怎么会有道人在闹市施法?这是想死不成?”此地可是长安城,为王气最重之地,更有禁军十万,任何道人来此,都得被红尘劫气覆盖,实力百不存一。

正待城中的人准备调拨兵马,杀死这作乱妖人的时候,王曜景早就踏着青云离去了。

他动用的并非道门之法,而是借助自身气运,与天命结合,正儿八经的儒门道法,正所谓“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而儒学又是治世学问,当然不会在意所谓的红尘劫气。

王曜景是离开了,但酒楼中那玉碗中,酒水依旧在向外流淌。掌柜的看着玉碗和酒水,眼神也不由得放光,他可不管什么儒家道家,他只觉得今日是撞见神仙了。

这只玉碗得神仙点化,恐怕也成了珍稀宝物。

他伸手准备抱起玉碗,可却惊讶的发现,玉碗仿佛焊在了桌面上一般,他又想搬动桌子,桌子也重重压在地上,他连分毫移动不得。

掌柜的有些不信邪,便找了店内的伙计,一同来搬动桌子。所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上一章关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句的释义有所错漏,已经修改,抱歉。

第二百五十章 古怪罡煞第二十章 生死搏斗第六百七十二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一十八章 任务发布第一百七十三章 凝聚法相第五百九十七章 实力大进第五百四十一章 寺庙偶遇第三百七十章 襄阳城外第六百五十二章 侠客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重练天地第四百二十九章 齐聚孤命峡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世王朝,一朝天命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回潮阳县第五百五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三十章 出神第七十一章 哭第七百三十二章 佛子第四百零六章 解开枷锁第四百五十章 青鸾之死第二十六章 心诚则灵第六百三十五章 画地成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死轮换第五百二十一章 飞头妖第一百五十九章 漠北第四百九十八章 钟谟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回潮阳县第一百二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绑架大明朝第一百七十一章 狼王的悲剧第九十一章 天穹宝殿第三百五十一章 断灭轮回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重练天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转折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了根基第三百二十五章 掌门之位第四百章 寻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拜入我门第四百九十七章 纪国公第四百零八章 心血来潮第一百一十五章 跟我走一趟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谋划第七百三十章 围攻第二百一十四章 万人之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等战争结束第六百九十四章 仓皇出逃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空传送第七百三十八章 过路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师饿了第七百一十章 内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灵异大军第六百五十七章 一场杀戮第二百六十三章 败笔第七百二十七章 连升两级第三十六章 要挟第二百一十章 万魔教第六百八十九章 弑君第四百四十五章 各方汇聚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战竞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冬日的太阳第三百零六章 接舷战第七百三十一章 折服北府军第二百四十五章 那个人第六百九十章 火焰抗性第十九章 遭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战竞功第五百九十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九十章 人命去填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意念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桩交易第六百三十三章 变故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个怪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巫鬼到来第五十四章 漏网之鱼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下有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军第三百九十四章 寂灭之气第二十三章 薪火相传第六百七十三章 后手第十七章 两全之策第七十四章 是夜第二百零一章 邪神第四百八十一章 入武当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四百九十四章 斗争白热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掀翻桌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无功而返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师饿了第七十二章 布袋张第七百五十六章 围城第二十五章 神打三境第五百八十一章 百花楼!第六百六十九章 再入纯阳第五百四十章 试验品第一百三十八章 掀翻桌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长生天第二百九十章 敢问路在何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