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老周!”
何老师第一眼看到周方远,就面带惊喜的喊了一声。
然后就见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朝小院子的门口走去。黄小厨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跟了过去。唯有小凌,反应满了半拍,最后只能跟着两位前辈,走在最后面,脸上还有些茫然。
毕竟周方远的情况有些特殊,说有名气吧,名气是不小,但要说人尽皆知?那也肯定远远做不到。总之,有心关注的话,认识他不奇怪。不专门去关注逇话,不知道也很正常。
周方远快行两步,来到小院门口的时候,何老师正好推门而出。
“哎呀,老周,真没想到第一期的嘉宾居然会是你,你也太鬼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通知我们一声,好啊,是故意要看我们的笑话吗?”
何老师给了周方远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大剌剌的说道。
两人关系不错,说话就不用那么小心翼翼的。
何老师的拥抱之后,是黄小厨的握手,“真是没想到啊,周总你这样的大忙人也有时间参加综艺节目?不过要我说,你真该多上上节目,你看你捯饬捯饬,比一般明星都不差,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多参加一些节目,说不定改天也能当个大明星呢。”
“黄老师您可别拿我开玩笑了,我这纯粹也是赶鸭子上架,今天还得靠您二位多帮衬帮衬,可千万别在节目中间给冷了场,那我罪过可就大了。”
其实这也是周方远一直担心的一点。
他毕竟不是明星,而且就算是明星,也有人擅长综艺有人不擅长综艺。
怎么说呢,擅长综艺的明星吧,他就是随随便便往那一杵,就能立刻吸引不少目光,节目中途,也是各种插科打诨,而且反应非常快,面部表情也丰富,玩起来特别带劲。
反之,有些明星,不管名气大或者小,可能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演技顶呱呱的好,绝对的演技派。但一上节目,脸上就发僵,气场也不融合,这就是明显的不擅长综艺。
综艺节目这种题材,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圈子里其实是不被人待见的。毕竟人家电影高大上,电视剧呢也是人间百态,再不济,唱歌你得有个好嗓子吧,综艺节目有什么呢?无非就是玩玩闹闹,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个人就能上去耍一排似的。如果是以前老形式的综艺节目,有两个厉害的主持人,基本上就可以遍打全场了。这也是为什么像是紧老师,倪姐姐,何老师,还有王老师他们这一批主持人,水平都非常过硬的原因。
因为他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主持人,嘉宾融合不进来?没关系,主持人兜着。容易冷场?没关系,主持人来热场。
主持人的功劳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在早起的综艺节目里,主持人的重要性非常高。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的综艺节目已经变得不太一样了,尤其是当主持团队这个概念出现之后,单个主持人的水平,已经不是那种特别重要的存在了。主持人的水平,可以相对放低一些,也因此,一些其他圈子里的明星,就可以轻轻松松跨界过来搞主持。但相对的,主持团队内的其他人,要求就明显提升了。
比如说负责接话的,你就不能漏话;负责暖场的,就不能让场子冷下去;负责搞笑的,就必须让笑果展现出来。
每个人各司其职,都有各自的位置,都有不同的表现,这就叫综艺感。
综艺感不行,就给人感觉格格不入,就融入不进去。
以至于到周方远重生前的那几年,综艺节目大热,甚至开始反攻电影电视剧的地盘,各路明星纷纷汇聚综艺节目,甚至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综艺咖”。综艺节目最牛哔的时候有多牛哔呢?无论是影响力,收入,都超过了电影和电视剧,甚至综艺自己都开始拍摄大电影。一个明星,尤其是当红明星,你可以不参加综艺,但你只要参加了综艺,并且表现还不错的话,影响力就会更进一步,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甚至对于新生代来说,他们对于综艺明星的认可度,反而还在影视明星之上。爆火的综艺节目,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完爆同级别电影。
周方远重生前,他家楼上一个十多岁的小孩,甚至都不知道罗志祥是唱歌的,就很单纯的认为小猪是综艺咖。
可见综艺在前世的影响力是有多大。
这一次上综艺,对周方远来说,算是利大于弊,所以他来了。
他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综艺感,不过想来,就算自己表现的稍微差点,网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不会说什么吧,毕竟自己也不是专职的艺人。
不过换句话来说,就算是综艺,就算是玩梗,其实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度的。
这个度是什么?至少是无害于世道人心。所谓的综艺感,也应服从这一底线。否则,人们迟早是会感到厌倦乃至心生厌恶的。
顾名思义,综艺感是由综艺衍生来的。综艺节目进入国人视野,也就20多年时间,那么据此推测,综艺感概念的推出,不会比这更早。它大约也是对于过去综艺节目过于严肃板正的一种反动和矫正。现在,说一个人有综艺感,基本等同于夸奖。说一个明星没有综艺感,常常就有嘲笑的意味,仿佛活该被滚滚向前的时代列车抛弃。
那么,到底何谓综艺感?
有人说,综艺感就是搞笑、幽默,让观众感觉开心快乐就是综艺感,这有一定道理。观众看综艺节目,就是来放松找乐的,而不是接受教育的,当然,节目要能寓教于乐,那就更高级了,但前提还是“乐”,其次才是“寓”得巧妙自然,一上来就“教”,恐怕就没人看了。由此可见,会逗乐对于保持综艺感,是很重要的。
周方远重生前,有人关于这个问题采访过著名演员何宾,他在向媒体谈到为何上综艺真人秀时说:“我觉得也没什么,就是之前一直特别抵触这个东西。后来我想,我都这岁数了,就经历一下,看看到底他们要干什么。其实他们说的什么综艺感,我坦率地跟你说,那套嗑我挺会的,不是就上去开个玩笑,逗个贫?指不定谁更厉害呢。”看来,何宾理解的综艺感,就是会贫会逗的那套嗑。
但显然,随着综艺节目的发展,所谓综艺感的含义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因为观众口味越来越刁,仅靠逗乐,恐怕远远不够。一个综艺感强的人,还应该能适时地来事儿,会看气氛和他人的情绪,把握尺度,收放自如。总而言之,要不刻意地搞笑,让人感觉自然而亲和,而不是装疯卖傻,盲目自嗨。以这样的标准衡量,综艺感的培养其实是并不容易的,综艺咖们也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需要天生的幽默感,较高的情商和文化素质,并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而一个综艺节目要想让观众爱看,同样要做非常多的工作:整个团队的运作,明星之间的协调和默契,后期制作的用心良苦,以及前期的市场调查……
随着综艺节目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大牌明星都会“下场”做综艺,电视台和明星看起来是各得其所。但其实也是有得有失。一些综艺感强的艺人如鱼得水,一些综艺感不强或不愿意迁就的艺人就难免尴尬,甚至波及节目本身。
比如曾经弄得沸沸扬扬的“袁力事件”,换一个艺人,也许就是息事宁人,一派祥和,但偏偏碰上了喜欢较真,缺乏综艺感(也许是不愿表演综艺感)的袁力,因此,说浙省卫视后悔请了袁力,那是一定的。而观众也许倒要感谢袁力,因为正是这位勇敢的“孩子”,让人们看透了皇帝的“新装”。至少让人们意识到,所谓的真人秀,其实并不那么“真”。
当综艺节目变为游戏,参与者的综艺感就得服从游戏规则,或者是潜规则。这样的综艺感真的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东西吗?生活在一个快速而紧张的时代里,人无疑是需要娱乐的,也时不时要满足一下对于他人(尤其是明星和公众人物)的窥探欲,这是综艺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的人性逻辑。但娱乐亦有度,这个度是什么?周方远一直觉得,至少是无害于世道人心。所谓的综艺感,也应服从这一底线。否则,人们迟早是会感到厌倦乃至心生厌恶的。
扯远了。
……
在何老师和黄小厨的邀请下,终于进入小院。
“来来来,小凌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周方远周董,可是远方传媒的幕后老板,咱们这个节目就是远方传媒独家制作的。老周,这位小凌,算是新生代里演技相当好的新人了,有机会多栽培栽培啊。”
何老师笑着说道。
这就是他,一个老好人,说起来,小凌的发展和他有半毛钱关系吗?
对方既不是他的亲戚朋友,更没有什么利益上的相关,但他就是愿意成人之美,借着这个机会,把小凌给推荐出去。不管周方远最后呢不故能看上小凌,会不会稍微照顾,起码他何老师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他的随便一个提携,可能有时候毫无用处,但也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到小凌一把,这种不经意之间的帮助,有时候反而可能会非常的重要。
“周,周董,您好……”
小凌一听对方居然是远方传媒后面的老板,立刻上前和周方远握手,握手的同事他自己还微微一些插兜,。当然不是害怕,而是紧张的,是激动的。
周帆远很随意的和对方握了握手,“既然是老何推荐的人,我当然要好好看看了,你也不要紧张,我又不会吃了你。”
周方远笑着说道,然后在何老师和黄小厨的普通下,终于进入了小院。
院子不大,但却非常温馨。
“说起来了,老周,你可是有点过分了啊,一个招呼都不打,上来就是一道佛跳墙?你是准备让我们接下来几期都吃土啊,你是没看到,当你说要吃佛跳墙的时候,老黄的脸都黄了,嘿嘿,真是符合他的姓了。”
何老师一脸怪笑的说着。
“别听他瞎说,”黄小厨白了何老师一眼,然后看向周方远,“不过确实是有点措手不及,主要是以前吧,我也没怎么好好研究过这个菜。大概知道怎么做,但把握不大,所以要是今天做出来不好吃,你可别嫌弃啊。”
“不会不会,”周方远摆摆手,“是我给你找麻烦了,但是没办法啊,我是真的有些好奇黄老师你的手艺,所以说什么今天我也得尝尝看。”
周方远笑着说道。
气氛一时还算不错。
周方远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综艺感很一般,并不能很好的把气氛炒起来。好在有何老师在一边给帮忙,黄小厨表现的也想当不错,这才没有冷场。
综艺感这回事儿,最早从扶桑岸边传过来的。扶桑对比大陆的话,人家确实是有着更加成熟的搞笑艺人培养体系,他们是专职在综艺节目中通过丑化自身、自嘲而后取悦观众的综艺人。之后,综艺的模式引入南鲜、宝岛等地,搞笑艺人的概念成为了综艺节目的主流。
能不能够丑化自身和自嘲,也就成了有没有综艺感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国内综艺节目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不过专职的搞笑艺人培养体系缺失,加上国内艺人的多元发展趋势,不少明星跨入综艺行当,有的出彩、有的尴尬,就有了综艺感参差不齐,综艺效果截然不同的状况。好在周方远他不是真的明星,他今天来,也只是客串一下,而且节目组其实已经和他提过了,说是节目中可能会提到一些他成功之前的事情,所以综艺感反而没有那么强了。
因为对比明星的话,观众对他更加好奇的地方,在于他成功的过程,只要有这个打底,这一次的节目就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