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第387章 治国之见

第387章 治国之见

韩熙载听了苏宸的这些提议之后,眼神一亮,如此一个文弱书生,年未弱冠,不曾进入朝堂历练过,也没有专门在六部行走的经验,却能够提出这么多切实可行的思路,如同一位沉浸官场数十年的参知政事的官员般,懂得诸多国策方面。

这种不学有术,全靠知识推断的能力,实在难能可贵啊!

韩熙载早就觉得,这个苏宸对治国、对从政也会有一定的天赋,只可惜没有机会听他详细说出来,每次都是藏着掖着,若不用激将法,或是不下套,苏宸很少自己会主动说出这些。

但今日不同,苏宸积极性似乎调动起来,开始主动为唐国朝廷考虑了,也为孙党处心积虑地做谋划。

“韩大人,这些想法都是晚辈的提议,觉得是否可行?”

苏宸觉得,还是要试探一下韩熙载的态度,如果对方不赞同,或是意见不统一,那么接下来的想法和细节,也就不用提了。

方才说出的那些,都是抛砖引玉,都是大致的一个方向,后面具体策略如何实施,才是最关键的。

韩熙载捋须微笑道:“完全赞同以轩的想法,你若肯出谋划策,有了详细计划,不妨一并说出,老夫会为你做主,整个孙党全力配合你!”

“这么信得过晚辈的策略?”苏宸有些惊讶。

韩熙载哈哈大笑道:“唐国的局势已经这样子,再坏还能坏到哪去?只要有希望,就值得去尝试,折腾一下,没准会带来重兴的机会!”

苏宸打心底敬佩韩熙载的为人,胸怀坦荡,性格率真,在官场中沉浮数十年,竟然还有一颗赤诚之心,能够感染年轻人。

对方这般信任,苏宸也不再藏拙了,打算说出自己这些日子的构想。

“感谢韩大人如此信任,对于唐国朝政,我有几步规划,未知可行与否,眼下说出来,请韩大人和岳父大人指教、斧正。”

彭泽良被他一句“岳父大人”的称呼,捧得满心欢喜,捋着胡须道:“以轩啊,且说出来听听,由我与韩大人在,帮你参详一番。”

韩熙载点头,目光看着苏宸,也充满了期待神色。

苏宸一本正经说道:“如今唐国各方面就已经衰微下来,光从某一方面下手,毫无成效,不会从根本改变局面,因此,我打算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医疗、外交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在政治方面,一是要打压宋党,方才已经提到了过,如此能减少朝廷里的施政阻力。其二,是推行变革,掌管中枢,确保后面的经济、文化、通商、军队方面,孙党都能掌控,比如枢密院、澄心堂、六部等重要职能部门,都能有咱们更多的官吏和门生来支撑、负责。”

韩熙载和彭泽良微微点头,这倒是不难理解,属于平时官斗的一种,他们都熟悉。

苏宸继续道:“经济方面是根本,因为两国相争,打的是国力,如今唐国失去了江北十三州,百姓减少,赋税减少,失去了制盐场地,使得国库顿时减少一半的收入,加上每年给宋国进贡,以及皇室和朝廷权贵的开销,更多压力都转到了百姓身上,使得地方百姓赋税加重,苦不堪言,不利于抗宋。”

“所以,另寻财路,使得国库充盈,财源滚滚,当朝廷有钱了,就可以拨给军队训练,减轻地方百姓压力,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才能抗衡北方的强宋!”

韩熙载提出了疑问:“说来容易,可是要如何去做呢?”

苏宸回道:“这一点要做起来,就复杂了,牵扯到了经商制度、皇家作坊、对外通商、出口贸易等,我都有写出实施方案。最后想办法拿下钱越之地,利用吴越的钱塘一带盐场,弥补不足。”

韩熙载和彭泽良闻言神色围边,都有些动容了。

每一项策略,都不是容易的事,牵扯利益很多,阻碍也很多。

改革经商体制,这也需要朝廷的澄心堂、三省六部商讨才行,自古以为,士农工商的思想严重,虽然唐国商人地位提升很多,但是要动这个根本制度,还是有些困难。

其次,打造皇家作坊,那么生产什么,制造什么,就是关键问题。

对外通商方面,主要是出海贸易,与朝鲜半岛、扶桑、契丹、南亚等国进行贸易,换取金银与战略物资。陆地方面,与西域、大理、南汉等国增多贸易,赚取更多的财富回来。

只有贸易变活了,对外顺差,使得国库充盈,百姓们跟着做生意,也能富裕起来,不必完全依靠落后的农耕经济。

至于攻打越国,抢夺钱塘盐场,这是最后的战略,南唐地盘缩减,必须向东南扩充一些,增加人口和疆域,同时,在历史上,吴越国后来策应宋国,南北夹击南唐,进入金陵烧杀,一大部分都是吴越兵干的坏事。

这个隐患,不得不除掉。

接下来,文化、军事、民生、医疗、外交等方面,苏宸也有讲述出来,许多观点都是站在二十一世纪,对历史的反思,结合当时的生产力和思维观念,所能做到的一种结合。

并没有过于超前,达到离谱的状态,所以,韩熙载听过之后,不住点头,既觉得有推陈出新,超出以往的想法,又觉得不激进,切实可行。

彭泽良却感到震惊了,他以前只觉得苏宸会写诗词,有文学才华,懂得制造香皂、青白瓷这些,有格物本领,却从没想到过,苏宸对于治国的理念,会如此全面!

以前他从没听过苏宸看过此类的书,发表此类言论啊,难道真是从书本来参照古人智慧,然后独创出这些来?

若真是如此,那苏宸真是天生的相才啊,难怪一直以来韩熙载如此重视他了。

从前彭泽良觉得韩熙载过于器重苏宸,有点小题大做了,但如今听完苏宸这番言论之后,才觉得韩熙载眼光老练,识人善用,慧眼识英才,比自己强多了。

甚至他女儿彭箐箐都比他强,能够得到这个姑爷,竟然是箐箐弄回来的,彭泽良开始还是反对的,最后拧不过女儿,才勉强答应而已。

如此想来,彭泽良看着苏宸侃侃而谈、智珠在握的样子,心中有些汗颜了。

(本章完)

315.第313章 故意刁难489.第487章 回蜀都!525.第523章 未雨先绸缪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进322.第320章 被灭口了512.第510章 国库为何这么空?259.推荐一本历史大作《东晋北府一丘八》140.第140章 共乘一骑374.第372章 七夕词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请284.第282章 拼杀格斗202.第201章 尴尬的交谈241.第240章 背锅替罪385.第383章 爱已入骨440.第438章 提对策!520.第518章 揭榜中状元656.第654章 路虽远,行则将至!134.第134章 商议对策314.第312章 有所怀疑392.第390章 意外说漏第八十五章 挺过一关605.第603章 温柔体贴430.第428章 渡江西行427.第425章 秋闱余波172.第171章 闺蜜的小心思463.第461章 设伏接应!306.第304章 拉近关系379.第377章 长街血战457.第455章 掌控兵权568.第566章 重回润州城372.第370章 高光时刻614.第612章 离间之计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后481.第479章 撤军了第三十九章 洗洗更健康489.第487章 回蜀都!671.第669章 出海701.第699章 青影卫716.第714章 平安喜乐才是福479.第477章 料敌先机721.第719章 引蛇出洞252.第251章 以身示范307.第305章 大有来头第五十六章 终相会309.第307章 论词之道711.第709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531.第529章 格物致知第四十二章 亲自下厨488.第486章 黑云都的下落328.第326章 交情加深348.第346章 拜师之意551.第549章 内家呼吸法164.第163章 转运使到来550.第548章 再次相见754.第752章 私定终身693.第691章 词帝初显467.第465章 收揽军心742.第740章 赵官家雷霆大怒327.第325章 有所好转365.第363章 斗词420.第418章 备考的日子561.第559章 城外点兵第九十一章 徐府诗会(上)161.第160章 以牙还牙319.第317章 毒性不强142.第142章 应对措施759.第757章 小团聚383.第381章 牵肠挂肚189.第188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598.第596章 计策歹毒641.第639章 被放弃170.第169章 选择退婚第一百零一章 诗会落幕727.第725章 三面合围686.第684章 破城前夕652.第650章 集体登门拜访511.第509章 规划新机构437.第435章 大宋兴兵423.第421章 岳阳楼记,服不服?222.第221章 君臣心思594.第592章 加强防范426.第424章 放榜,中解元!607.第605章 四面合围583.第581章 发展军医293.第291章 有猫腻儿387.第385章 平安回府489.第487章 回蜀都!第六十七章 痛殴503.第501章 北固山庄园539.第537章 大兵压境488.第486章 黑云都的下落254.第253章 心猿意马第一百零一章 诗会落幕247.第246章 新的危机第九十三章 徐府诗会(下)440.第438章 提对策!第六十五章 青铜与星耀529.第527章 进步显著494.第492章 全面瓦解554.第552章 监军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