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难为一

忠义难为[一]

一顿饭功夫后,猎手们尽数消失在谷口之外,谷中宿营地顿时安静下来。如果喜欢本小说,请推荐给您的朋友,

顾文古尚在外面观望,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跟着陈荀风进帐了。

“陈大人,您什么时候开始画?”我左看右看,陈荀风就是不坐到书案后面去,终于忍不住开口。

陈荀风笑笑,在水盆里洗了手,反而问我,“苏大人觉得今年开场如何?”

开场,还不就是景元觉一个人显摆。

“印象深刻……苏鹊是第一次参加,不知往年如何?”

“老夫以为往年不如今年,皇上亲自羿射,确实振奋人心。”

他擦擦手,往火炭上放了铜水壶,俯身看了看火势,直起身来,“所以我在想,不如等看完了整个冬狩,再动笔不迟。”

观摩热情兜头被泼了一盆凉水浇灭,呆了有片刻,我讪讪道,“呵,也好,也好……”

陈大人难得的撇我一眼,微微扬起嘴角。

一会儿,他拨着火,随口道,“苏大人为什么不去参加狩猎?”

“我不太感兴趣,箭术也不好。”

“噢?老夫还以为苏大人是北邑人,肯定喜欢这些。”

“这也说不准的……”

我在他对面坐下,伸出双手贴近水壶烤火,“您知道早年兵荒马乱的,先祖都是到处迁徙,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人,我记事起,在北郡呆的十几年,好像都未野猎过……而且小家小户,也不够格参加乡射,呵呵……”

“小家小户能教养出苏大人,高堂定是不简单的人物。”

我看了他一眼,他依旧躬身拨着火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哪里,我家里人早年做作药材买卖挣几个钱,也只是通识文字,能记一笔帐而已,陈大人您太言重了。”

“是吗……”

陈荀风略停了手上的动作,偏着头,冲我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老夫在这一支丹青笔上,前后下了十几年的功夫,敢称小有所成,到如今见了苏大人,始知后生可畏。之前老夫一直以为苏大人是高处出身,自然习来的学识和大家风范,因此虽然难得,也并不觉得奇怪……”

他拨完了火,把柴火棍轻轻放到一边,再回来在火边站定,微笑着搓起了手。

“却如今……道是苏大人自身勤勉,看来老夫真是老了老了,戴眼识人。”

我心思渐沉。

“……哪里的话,苏鹊自学笔起就仰望陈大人,至今以为泰山北斗。”

陈荀风没有理会这些恭维,他低下头,目光温和,“苏大人尚未及冠,老夫一直想问,如此少年有为,苏大人是师从的何处高人?”

“……并未有缘得逢名师。”

我两眼看地,过了片刻,方才有勇气接下去,“小时候曾去私塾学过几笔,后来家贫供不起,学生就自己学着临摹,至今不成气候。”

不是矫情……只是我真的不能告诉他。

陈荀风闻言只理解的点点头,就专注看着水壶,默然不语。

直至水开滚沸,小帐响彻汩汩之声,他望着水壶却不去管,缓缓自言自语的感慨起来,“竟然真是无师自通,世间奇事,何其之多……”

那一瞬间,我只愿水汽蒸腾,化出无边白雾,能掩了这一张妄自尊大的厚皮。“哪里是无师自‘通’,漫漫长路,苏鹊才几分修行?”

陈荀风听了但笑不语,伸手揭了水壶盖,好让些呼啸的热气散发出来。

默默望着壶口升腾的热气,我扯开话题。“对了,陈大人是扬州人吧?听说顾大人也是。”

“是吗?”

“真正不假。”

“哦,”他微微偏过头,有几分恍惚的笑起来,“倒是有年头没回去过了,也不知扬州近况如何。”

“无妨,我这就替您把那老乡拽来,好好聊上几句。”再不等他答话,我起身出帐,逃也般去寻顾文古了。

用过午膳履行营务后勤的本分,我和顾文古去后山拾柴,回来我已不敢再上陈荀风的山头,倒是顾文古和他颇聊出些“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老乡情谊,乐颠颠的去了。

我一路捧着提着我的加顾文古的两捆柴火,自己回营。

路过中帐的时候看到祭桌,鬼使神差的好奇起来,来回几趟,最后还是心痒难耐,扔了柴,做贼般的凑过去。

就不引起戍卫祭台的青麟将士怀疑的最近距离,伸着脖子使劲张望,我也只能看见红桌布正中,牛头羊头之间精美的镂花金盘上,有一只死僵的红毛狐狸,那一团火一般的华丽皮毛,身腹侧部,距左腿两寸处,隐隐约约一个指头粗细的血洞。

看了一会,还是很疑惑,不由往前迈了一步。

“大胆!”

尽忠职守的青麟卫,立即大吼。

脑袋一缩,我马上疾步往后退,拱手抱拳,“抱歉,抱歉。”

“没关系——让他上去看个明白吧。”

一把清朗的男声,适时响起。

我回头,无独有偶,又是好有一盆凉水哗啦啦的劈头泼下。

“陛下……您回来了?”

后退两步讪笑着行礼,实在忍不住暗自腹诽,这人,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神出鬼没?

“平身吧。”

景元觉刚回来的样子,出了汗,脸色比平时红润,几缕湿发粘在额上,整个人就像猎食归来的豹子,有一种运动过后特有的清爽。

他大臂伸展,由蒙恒替他卸了弓甲,刘玉替他解着猎装。努努嘴示意我过去了,眨眨眼,他促狭的小声问,“那狐狸有问题,嗯?”

“没有啊。”我一脸无辜。

“哦……”一身轻松之后,他伸了伸膀子,站在那里眯着眼笑,“朕还当爱卿看出什么‘端倪’来了。”

我装楞,“陛下神乎其技,哪有什么端倪?”

“那爱卿在看什么呢,”景元觉瞅着我,狐狸眼眯缝着,果然不依不饶,“难不成在看毛色纯不纯良,大小合不合适,能不能拿回去做狐裘?”

我脸上抽搐,只怪好死不死被他逮个正着。

“……微臣只是可怜那只畜牲,想看看是不是直接命中咽喉,让它走得少点痛苦。”

“哦,原来爱卿如此心善。”

景元觉了然,一脸赞同与感动。

他踱了过来,目光越过我,悲悯万分的看着那只盘中的狐狸,连声音里,都透着丝丝无奈与不忍。“爱卿放心吧,朕也不忍心。虽然没中咽喉,它还是一箭毙命的,想来,大约也没太大痛苦。”

“是,是。”

“嗯,就是嘛。”凤眼中陡然闪出狡黠的光,他微一弯腰,突然附耳悄声,“早就被药死了丢那的……不然我射不中,岂不丢人?”

我错愣原地。

他哈哈大笑。拍拍我肩,脚也不停的进帐去了。

迟钝片刻,后面蒙恒收拾了弓箭交给旁人,过来冲我点过头要跟着进去,我一把拉住他。

以蒙大侠精湛的功力,肯定听见刚才的对话了。

我很不好意思,但为了挽回一丝薄面,还是坚决的,破釜沉舟的小声问他,“蒙中将,真这么……射中了?”

蒙中将无奈,看看帐里,再看看我,撇嘴漏出一句,“皇上擅射。”

死心。

我灰溜溜的抱了我的干柴,溜。

夜幕降临,猎队回营。

第一天,不算是大丰收,可东营猎队人才辈出,还是带回了鹿,獐子,野羊,山鸡,等等,不一而足。

大型牲畜全部记了案作为日后参比的纪录,然后由青麟卫炊班接收料理。

主料饮食不会真正拿给我们这些文官经手的,因为据说有一年春猎曾试过,结果是狩猎三日,全营基本断炊三日,于是春猎活动提前结束。

实际留给我们东营十来个留守的老弱病残料理的,是定襄王依约带回的四只兔子,两只山鸡,还有不知道谁……

掏回的一窝鹌鹑幼仔。

我拿了哭笑不得的对定襄王说,“下次掏还是鸟蛋的窝,可好?”

定襄王摊手作无奈状,“本王也不想,射雁时自己砸下来的,意外收获,意外收获。”

意外收获什么,串烧?鸟汤?鸟仔粥?塞牙缝都不够。

我摇首,把鹌鹑窝寄放到附近一个帐蓬顶上,甩甩手去帮忙拨兔子皮了。

顾文古回来时,看到的就是我一手鲜血,拽着粉嫩光兔子向大家示范的光辉模样。

“文古兄,”从几位大人们中站起,我挥挥血手,亲热的喊,“快过来帮忙!”

“顾大人,就等你来呢!”

“这鸡毛我们都不会弄啊……”

“那个鱼汤顾大人会不会看锅啊?”

顾文古不顾他受到的热烈欢迎,从挽袖劳动的大人们看到我手上,再从我手上看到光兔子,眼光随着光兔子身上垂下的一滴血“啪啦”直落地上——跺脚,嫌恶的扭头,跑了。

“顾大人还真是,哈哈……”

“第一年来的,都这样。”

“南方人嘛,书生意气。”

几位老大人望着他迅速消失的背影,了然道。

我插嘴,“那个,顾大人这样跑了,是不是恶心到了?”

“一会就好了。”

“吃饭就回来了。”

“还是苏大人这样的年轻人好啊,一点不忌讳。”

“想当初老夫也是,这个要拿笔的人动手杀鸡,实在是抵触的紧,不过习惯了就好啊,反正一年也就两次。”

“呵呵,野炊几次也就习惯了。”

“习惯了,也是有些野趣的嘛。”

“就是就是……”

俗话说群情大如天。一片幸灾乐祸中,我也没办法啊。也可以txt全集下载到本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