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二

静水深流[二]

也许是惊吓过度,也许是受了寒。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的辛勤劳动,谢谢那天晚上回来之后,我便得了贪图外出的好处,不幸重新倒回床上,发了整整三日的热。

期间噩梦连连,不分昼夜,恁的幸苦。中间即使退了烧醒来,梦魇也仿佛一直追逐,迷迷糊糊,看人都是晃动的重影,听话都像飘过的风声,连来把脉问诊的太医,也当作了不怀好意的坏人,用力不留情面的推开——害人家反应不及,跌伤了年迈老脆的尾骨。

这些都是事后刘玉告诉我的。

他是特地来宣诏的。

有圣上口谕一则。内容如下:

病人不知自重,故严旨以约束。解令颁布之前,该人禁止会客,禁止出院。禁止饮酒废食,禁止过点误药。禁止探问外事,禁止过问内廷。禁止……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总之和那天类似的一切行为,都严禁再犯,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听着不免想象对方一本正经说这道长谕时,那肚子烧着怒火不发作的样子,冲着刘大总管幸灾乐祸仰起的宫帽尖儿,吐了吐舌头。

事有不巧,活该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既然短期内出不了这僻静的小院,多余的事也眼不见为净,谁上谁下,谁死谁生,鞭长莫及,爱莫能助。不如乘着春光日好摊平四肢,索性打开呈一个“大”字躺倒,养些丰腴肥美。

这一养,就是十天半月。

即使最挑剔的人,也不能说对这样顶尖的生活挑的出刺来。毕竟每日御厨佳肴、无数鲜果嫩蔬都供进了五脏庙,宫苑传世典籍、御藏珍画孤品都搬来了十丈屋,拇指粗的老参炖了当萝卜吃,雪貂皮的毛裘铺了当毯子睡……

人哪经这般圈养。这才几日的功夫,本就不见骨的脸颊日渐圆润,比之山上遭难之前更加白里透红。伤患本就好了泰半,现下更是除了一只手还吊在胸前晃,要跑能跑,要跳能跳,就差变出个猢狲,上树耍着玩了。

就还是有些闷。

其实也不是全无来客。

据某个有心人的报告,好些晚上,在处理完所有事情,准备回寝殿就寝前,那个人会在宫里四处转转。

也许是临睡前的一种习惯,有益健康,促进睡眠。

他转悠的路径通常随心所至,没有什么特定。有时是花园,有时是湖岸。有时就在寝宫的外檐,绕一小圈。最近也会走着走着,弯到偏僻的某一处边角小院,在外面,站上一会儿。

……大概是觉得这处的空气,比其他的地方,来的清新些。

起初随驾的宫人会问,要不要进去坐坐,他总是摇头。

慢慢宫人不再问。随后他们发现,他喜欢来时,那院里仍然亮着灯,可若是来的时辰太晚而那里还亮着灯,虽然不说,却会隐隐生起气来。

于是宫人的代表就来到了院里。

“大人,小人说这些并没旁的什么意思。只是要没什么事,”说话时那对小眼睛会心虚的瞟瞟左边,再瞟瞟右边,让我觉得坐在面前的,更像一只巨大的仓鼠,“……您早点睡不好么?”

“白日睡得多,晚上容易失眠。”

“那么,您白日少睡几个时辰……”

“我白日没事做,不睡觉又干什么?”

“哎呀,大人,这里面哪个不是白日没什么……”

“刘玉!”

我终于忍无可忍站起来,“你觉着我到底是皇上的客人,还是什么!”

“大人,像小人这般愚笨的,很多事哪会知道来着。”他的小眼睛依旧直视侧方,声音倒是坦荡,“只不过一条——皇上心里当您是什么,刘玉就敬您是什么。”

……

我又颓然坐倒。

好吧。我明白了。

这里面,又还有谁不明白的?

明明已经明白到连他身边的太监,也都明白的地步了。

我失魂落魄的抬手,捂住眼。

曾经想过的……

如果回头重来,那天还会不会踏进广平郡王府的门、会不会避开那双深藏不露的眼、会不会隔日再在那个时辰通过城门。

答案是不会。因为我很笃定,当什么都未曾发生之前,就不该结识于他。本来这样的两个人就该天各一方,一生从无交集,相安无事,直至终老。

就算不巧结识,也该止于擦肩而过,之后回归本位,一如既往的生活。

这样才是圆满的结局。

他的未来,是好是坏,便不会有我施加的影响。我的旧痛,是忘是抛,也不会被人再重新揭起。

可是老天并不是这么以为的。

所以他只手翻覆,把两个有千不该、万不该见面理由的人,推进了一个舞台。他在上面看着,等一场好戏,瞧两个人浑浑噩噩,先后失了自我而不自觉。

唉。

如果让刘玉知道,当墙外那人伫立时,屋内的这个是为了这些有的没的而迷茫困惑、内心纠葛以致夜不成寐,又会说些什么呢?

其实老天充其量,只是拨乱了一根弦。倒是人自己一点点的泼出去,覆水难收。

“好了……你给我回去!”

我只能有气无力的吼他。

刘玉诺了一应,不卑不亢的挽了手,起来,躬身鞠了一拜。“小人回去就是,随身带来的果脯,还望大人捡些食用。”

我瞧了眼桌上他带来的果脯。

小号的竹篮里,铺着一层金纸,上面颗颗饱满的果实,透着蜜渍后杏黄的光泽,看起来就生津诱人。

桃干、李脯。

唉……

我承认这种表现是很丢脸。

可是在随后到访的客人把手伸向那篮果脯的时候,仍极其后悔没有事先把它收起来,差点忍不住冲着客人喊停。

好在风尘仆仆的外派大臣,心系社稷民生的大事,对这种甜到腻人的私房小食,并不特别加以青睐。

“听说不久前又有复发,宫外多少人惦记着苏大人的伤势,如今见你气色尚好,郭某也就放心了。”

我笑着打了个哈哈。不动声色的把两人之间茶几上的果篮,往后拉了拉。

郭大人昨日回京,今日朝上述职之后就来探我,竟破天荒的也得了允许。细细想了,倒也不觉奇怪。一来,是为了一同入仕的袍泽友情,二来么,也是告诉天下,一个是皇帝外头的股肱,一个,是皇帝身边的智囊罢了。

“哪里,我看郭大人洛水回来,又黑又瘦,才是为千万苍生受了大累……”

郭怡淡笑捧起茶托,不置可否,生受了这一句恭维。

我便觉得胸口有点堵。

他的泰然归来就是无言的胜利。即使还没有到昭之天下的时候,但洛南府以罢官辞参劾他的数十名州县,无论是在谁的授意下行动,用了如何堂皇的理由,也恐是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本来没想到事情会结束的这么快。那一个“上不解民情”的大帽子,就是多年生就的枝蔓,忽然露出强韧难拽的本性,要割伤赶山人的手,让来者知难而返。

“郭大人在最前面的地方,是树威开路的斧。”

可是若然真有决心,像燃着的火把、烧焚一切,准备充分,像锋利的斧头、披荆斩棘,森森山林不过枯木干草尔,催拉枯朽,顷刻之间。

只是坐在温暖的屋里,窝在松软的毛裘之上,让我说起这番真心称颂的话,也如同闲人轻浮的臆断。“只是委屈你,沾了不少的血腥罢……”

郭怡放下茶盅,说话前却仍是先笑。

冷冽的,沉稳的笑。

他看起来果是老练多了。

“谢苏大人关心。其实郭怡出京之前,得陛下赐了一句话。”

哦……

我还以为,会有一个老套的锦囊装的妙计抛出来。却原来,景元觉比我想的更不避讳。

郭怡把装果脯的竹篮向后推了推,指尖沾了点杯盖里的茶,在茶几露出的空当里,一笔一划的写起来。

方完成了那幅神正形端的隶书,他伸掌一抹,桌上一片模糊过后,便只剩湿漉漉的黯淡水渍。“自古成大事者,非厉不立。不过陛下之高,却不在杀伐决断、一味毫不留情——而在于,一面诛杀那些极端反抗的,一面争取那些摇摆耿直的……”

双管齐下。

“若是那些喊着‘上不解民情’的民众,到头来发现他们的疾苦,只是被贪腐的官府利用一场,更有数个所谓为他们陈情的州郡县衙,竟从家中被搜出百箱珠宝、仓中被拉出万担粟米来……”

栽赃陷害。

“民心质朴,眼见为实。饿殍遍地的地方,是会站在双手忙着给他们分发粮食、药品的钦差大臣那边,还是站在空口说服他们是上头不重视灾情、只顾着惩办他们父母官的乡职那边呢?”

收买人心。

“就是开始受到蒙蔽的灾民,做出了民击官府这等不妥之举,但像我等受命于朝廷的治灾官众,自当安抚为上,让灾民自然宣泄情绪,又岂会有什么以暴制暴之行,伤天子仁善,让京师担忧。”

能屈能伸。

“既然大家渐渐都认清了谁是谁非,自然有气不过的,干出一些砸打贪官之事,甚至还有夜盗翻墙入室、杀人泄愤的……这是民众自发行为,虽罔顾王法不为倡导,却可以理解其悲绝之情。我等已将相关官员聚集关押、加以保护,并已就此事拟旨向上奏请,恳请圣上减免对灾民的判罚。”

两面三刀、落井下石!

郭怡似乎说得口渴,捧起茶杯挡住脸,发出“咕噜”、“咕噜”的灌水声。半晌才把茶杯放回桌上,长出了一口气。

“……圣上仁慈,想必不会加以深究。”

白落好人。

……

什么也不想问了。

难怪还要用上月余的功夫,没一天半刻就地解决了去,原来是兼顾的目的太多,花招层出不穷,使一遍也久。

“大概就这些了……”

郭怡悠然结束道。

是,就这些了。

天理世不存,枉然悻万分。我控制不住自己去直直的瞪着他,纵然知道这里面有郭大人轻描淡写过的重重困难,还是声音颤抖,“……苏鹊受教了。”

好一句,“不拘小节”的提点!

直到郭大人走的影都没了,我还在榻上愣神。

太精明了……

精明到,让我心虚。

是知人善用,所以派一个通透的臣子出去应对,是不变万变,所以都一句不拘小节放胆去做。这就是天生的王者。别人算的不过是计,他算的,却是人心。别人布的不过是局,他布的,却是玄机。

若然有一天和这样的人为敌,有几分胜算?

该感到怕的。

wWW ★тTk дn ★c o

可是,听了郭怡那些语带崇敬的话,我除了有些恍惚,竟没有别的厌恶……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冷酷,把他人生死,都置诸脑后。

只是更想见了。

想见一见他的笑罢了。

想见见那云淡风轻后,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所知的埋藏。许是海一样的深沉,是屡屡望不到底的心惊,一探,就会把人淹没。可是……

还是想见。

水滴从高高的屋檐上落下,滴在青石铺就的外阶上,发出“嗒”、“嗒”的响声。冒起的泡泡,从阶上滑下,滚落在石缝里,渐渐淹没踪影。

下雨了。

夜已渐深。

前面是皇宫内苑鳞次栉比的重檐高瓴,本该辉煌的灯光,因为阴沉水汽的阻隔,成了黑幕中颗颗点缀的星火。

即使水灾泛滥的关节,我也从没像现在这般,讨厌起淅淅沥沥的春雨来。

不会来了。

刘玉的话鬼才会全信。即使那人睡不着习惯散步,神智正常的,也不会选在疲累的大朝后,一个阴霾的雨夜里神游。

已经在洛水的争斗中胜利了,不是么。

更该高枕无忧。

而眼下,若是再不听从小公公的话回去,从门口侍卫大哥愈来愈不善的脸色看来,恐怕是要掳袖子动粗提人了。

唉。寄人篱下,想要任着性子赏点雨,难哪。

“啊——阿嚏!”

“阿嚏、行了,别使劲拉我阿嚏!”

“面巾……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