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口无遮拦的公主

万历十九年以后,皇帝朱翊钧对于官员要求致休的折子,一般是不予理睬,好多年迈体弱不堪案牍劳顿的官员,无奈之下,只好上完折子也不等皇帝批复,然后挂印自去,皇帝也不追究。

但都察院御史董元儒的乞休折子一上,朱翊钧立即在其折子上御批:“寡廉鲜耻,名教罪人,尔不欲自裁以谢天下乎?尚敢乞休?着即削籍,永不叙用。”

意思是你做下这等丑事,不自杀还罢了,竟然厚着脸皮要求退休?然后毫不客气地打脸,永远开除官籍,再想起复谋官?休想!

言词之刻薄,处置之迅速,前所少有,皇帝的怒火在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得到。

原来,董元儒在英国公府的丑事在有心人刻意宣扬之下,第二天就传遍了京城。

张至发闻听此事,立即振作而起,这件事的发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虽然不知是如何操作的,但他相信这背后肯定是王兴出手了!董元儒倒霉,他张家算是彻底躲过了一家三代名声皆毁的危险,怎不令他兴奋?

但在庆幸之余,心里对王兴也产生了忌惮。这小子年纪轻轻的,出手竟是如此阴狠毒辣!以后,当敬而远之,不能交好,也决不可得罪于他。

张至发想了想,立即赶到首辅方从哲的府里,将董元儒前一阵子伙同唐世济掀起的“会试舞弊案”始末讲了一遍。当然,他没说张云起的事情,只说是董元儒派人盯在方府之外,从方世鸿去与王兴贺喜,探出了二人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推断作为主考的方从哲点王兴为会元,存在舞弊嫌疑。

方从哲与张至发是亲戚,交情自是不同于旁人。方从哲对张至发的话自是深信不疑。

“哼!衣冠禽兽,竟然还幻想致休?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我这就上折子,把这件事奏报皇上。”方从哲气愤地说道。

当朱翊钧得知会试舞弊案的背后是董元儒在操纵,立即大怒!那可是牵涉到了自己的首辅,全指望人家干活呢,再说,王兴可是自己人,老师生前力荐不说,进京以后,跟自己也颇为亲近,给自己爱女创造了不少的财富,变相地也算给自己省了钱。如果任这起子人作贱,他一个小小的翰林,能抵挡住狂风骤雨的袭击?那不是坏了我朱家的财路?

不行,朕心须给这两个人撑腰。

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董元儒算是完了,身败名裂。别人削籍,大多因政务有失,或者有政敌攻击,如遇政局转变,还有起复的可能。再不济,也可悠游山林,著书立说,做一个德高望重的乡绅老爷。

而他不同,名声坏了,而且还是最为人所不耻的叔嫂通奸,别说做个乡绅了,能够苟活于世,算他脸皮够厚。

董元儒灰溜溜地回乡去了,听说,从此以后,董家的族规中多了一条:凡族中子弟禁止饮酒!

……

至此,王兴算是把会试舞弊案的作祟者,全部给收拾了,除了张云起,因申绍华的缘故,也因张至发见机得快,迅速弥补,受到惩罚稍轻外,唐世济、董元儒皆落了个削籍的下场,其中尤以董元儒下场最惨。

……

离假期结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王兴开始忙活活字印刷的事,争取在正式上值之前,让印书坊正式开工营业。

杨素云不仅蕙质兰心,性格也颇为要强。在听了王兴的一番奇谈怪论以后,她当天晚上就睡不着了。

宫女的命运是最凄惨的,自从被选入宫以后,就算与外界完全隔绝了,除非得到皇帝宠幸,升为嫔妃,否则只能到三十岁左右才能被放出宫去,而这时,嫁人已经晚了。

可以说,宫女的青春和自由,完全都献给了皇宫。

杨素云算得上是高级宫女了,因年龄大了,又得郑娘娘信任,才给派到公主府当了嬷嬷,再过上几年,兴许娘娘开恩,将自己配给外头的小子,如此,也算是成千上万个宫女中命运最好的了。

如果不是王兴,她肯定会沿这条路走下去,至于配给哪个小子,婚后能否幸福,那就只能看运气了。

但王兴的话,却给她指了另一条路,这条路,看起来是那样的惊世骇俗,又是那样的具有诱惑力,这条路给了自己发挥才能、创造财富的机会,更可贵的是自己获得了相当的自由。

沿传统的路子走,固然不会引来非议,但其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嫁一个老实人,有一个安安稳稳的生活。如果运气不好,嫁个不着调的丈夫,那自己后半生只有在泪水中度过了。

如果沿王兴指的这条路走下去,自己就一定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一定会精彩许多。

“王兴真是与众不同啊,他同情女子,欣赏女子,不把女子当成男人的附庸,跟他干,最起码不用担心被人瞧不起。”

“他的脑子真是好使,能想出这么一个挣钱的法子,还要给我半成股份。依靠公主,加上他的出谋划策,肯定能挣钱。等以后自己有了钱,就到自己娘家过继一个亲近子侄给自己养老。至于男人,哼,多半是靠不住的,那就不靠也罢。”

考虑良久,不甘寂寞和要强的她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不知品行如何的男人身上,不如就此奋斗一把,最起码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

第二天,当朱轩媁问她考虑好没有,她坚定地答道:“公主,奴婢愿意听从您和王老爷安排,出任这个书坊的掌柜。”

“哟嗬,杨嬷嬷,你真考虑好了?那王兴说的话你真信了?”朱轩媁歪着脸问道。

“公主,奴婢觉得王老爷的话是有道理的。作为女子,确实如王老爷所说,本就是男人的附庸,根本得不到尊重和应有的地位。您贵为公主有时还得受委屈,何况奴婢这样的宫女?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奴婢想试一试。”

“你可想好了,那王兴可不是什么好人,我看他就是坏小子一个。他分明是看上你的人,哪是看上你的才华了?等你上了套,他还不把你哄到手?”

“公主,奴婢觉得您可能是误会王老爷了。天下绝色何其多?就连公主如仙女一般的人物,王老爷都不正眼瞧,奴婢哪能入了他的法眼?”

“哟嗬!还没怎么的呢,这就护上了?好吧,好吧,本宫就如你所愿吧。”

杨素云听朱轩媁口无遮拦,脸上一红,又听她允了自己,心下又是一松。

第七十章 母老虎发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谈判(一)第三十九章 校场点兵(六)第二十八章 开业大吉第五十八章 投名状(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漂亮女人招人疼第五十九章 病入膏肓难施救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变就尽情享受第五十章 报纸问世(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为贪色找个理由第四十八章 大胆的丫头第三章 进京(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赈饥平乱(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赈饥平乱(六)第二十八章 潘庄冬训(六)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议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与道的对话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五十八章 投名状(三)第八十一章 潘寿的疑惑第六十七章 李忠论军瞎胡掰第一百章 赏赐二百五第一百零五章 李进忠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两手准备第九十八章 脑补之才第三十七章 拜师第九十八章 姑爷,你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恶整周永春(二)第四十章 杏榜名标(一)第六十一章 广佑寺内佛与炕第九十九章 难救该死的鬼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六十一章 广佑寺内佛与炕第六章 朝中异议第一百一十八章 恶整周永春(二)第九十八章 姑爷,你真......第一百五十八章 赈饥平乱(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诏来投第四章 贤妇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术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才算接地气第一百六十章 赈饥平乱(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奉旨出京(二)第九十二章 同僚还有科学家?第六十六章 张家乱起(一)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标(七)第十四章 老爷疼疼我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三十六章 校场点兵(三)第七章 无节操的饕餮之徒第二十九章 船上风情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六十三章 自立为王?第一百零五章 李进忠的想法第一章 抚顺危机第十四章 老爷疼疼我吧第二十一章 烂泥扶不上墙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兴第十六章 为政基调第一百二十章 凡人仙人一线间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戏讲价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兴第五十六章 二阉互殴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战求和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五十七章 再次惊喜第三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七章 无节操的饕餮之徒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机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雳(三)第九十四章 兄弟争锋第二十七章 事实胜于雄辩七十六章 自揭画皮(六)第四十七章 贺客盈门(一)第四十二章 未来大舅子的心理第三十章 丫环也有上进心第九章 主仆易嫁第十四章 撩美第五十七章 投名状(二)第五十九章 预言成真第二十一章 督帅真天人也第五十七章 投名状(二)第三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六十三章 天真烂漫的雪儿第十六章 告状第六十三章 抗税风波(一)第二十四章 潘庄冬训(二)第九十章 放权第二十九章 船上风情第八十六章 圆滑中隐见方正第六十五章 抗税风波(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谈判(一)第六十章 众鬼宴第一百六十四章 赈饥平乱(十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赈饥平乱(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斗第六十章 帝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