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申绍仪的私心

王兴知道薛义的想法,无非就是想逼自己上进,虽然跟自己避世的初衷不同,也不能算是背叛,况且,申绍仪确实不错,长得漂亮,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对自己也有了感情,的确是良配,从这点上说,薛义还是有功劳的。否则的话,如果自己没有与申绍仪进一步接触,很可能就是盲婚,那样的话,等待自己的是什么结果,却是不可预知的。

算了,还是努力吧,要和申绍仪结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有薛阎王帮忙。

叹息一回,王兴总算是重新修订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把申绍仪娶回家,和她一起隐居。

……

申绍仪回到家时,心兀自呯呯直跳。私订终身,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像的,若被人得知,唾沫星子就能把人淹死。所以,她嘱咐屏儿,不准露出一丝口风。

屏儿虽然年纪小,但也知自己的命运早就跟小姐连在了一起,小姐成亲,她肯定就是通房丫环,如果小姐未来的丈夫相貌丑陋,性情暴躁,小姐不开心,自己更受折磨。而王兴相貌俊美,性情良善,多才多艺,小姐喜欢,自己也喜欢,看他的性情,自己跟小姐将来嫁过去,肯定不会受虐待,比不知未来男主人是谁要强好多。

基于这样的心思,屏儿当然乐见其成,当然会对两人的私情守口如瓶。

申绍仪回到自己的房间,洗漱更衣,坐到窗前,痴痴地想着王兴的音容笑貌,不时地嘴角一弯,露出甜蜜的微笑。想了一阵王兴,忽然想到:“兴哥肯为我改变,那我怎么助他一臂之力呢?那天爷爷想收兴哥为弟子,被兴哥拒绝,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收为弟子不可以,那样我就矮了一辈,但可以让爷爷指点指点他的文章、传授传授考场经验啊,况且爷爷官场人脉未绝,说不定明年主持院试的提学是他的熟人,那样就可以给兴哥提供绝大的帮助了。”

申绍仪想到这里,起身向爷爷的“赐闲堂”走去。

“赐闲堂”内,申时行背着手站在一幅已经裱好的挂轴面前沉思,挂轴上的字正是他自己书写的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到这首词的上阙,申时行想到自己的一生功过,过去他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指责和自己的内疚里面,总以为自己没有什么大的政绩,的确如人们说的那样,是一个“老好人”而已。自己与皇帝揭贴的败露,他把原因归于自己的不小心所造成的疏漏以及次辅许国的背信弃义,一直以为自己交友不慎。

没想到王兴一个少年竟把自己善理阴阳和万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良好纽带作用说得那么重要。

从朝庭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如王兴所说,自万历十五年开始,由于立储问题,皇帝与文官集团矛盾尖锐,文官集团赶走了皇帝信任的申时行,没有了这个纽带和桥梁,皇帝开始消极怠工,再不肯与文官集团合作,多年来不上朝,不选官,不补缺,两都六部尚书、侍郎缺乏至一二人,台、省空虚而长期不补,以至于事无人做,整个国家几乎陷于停摆状态。长此以往,国家不乱才是怪事。

王兴此人看事还算透彻,当是大才。可惜他就像《临江仙》后半阙所说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小子,小小年纪竟如白发老者,就算看透世情,也不能如此惫懒吧。”

“爷爷,想什么呢?”

申时行正在沉思,就听身后传来申绍仪的问话。

他转过身来,溺爱地看着明眸皓齿的孙女,问道:“又扮假小子出去玩了?今天有什么见闻?说来听听。”

“爷爷,王兴又开了一个酒楼,今天开业,我在那里吃了一顿,还别说,他家的菜肴,还真是好,色香味俱佳。”

“这小子倒是个敛财能手,可惜不肯上进。”

“爷爷,今天我跟他喝酒聊天,他已经转变了态度,准备参加科考了。”

“哦?这倒稀奇。不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有了转变?”申时行眼睛一亮。

“我激的他。我说你要是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在当下生存就不易,谈何悠游林下?他一想,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这才起了上进的心。不过,他还是烂泥巴,只肯考到乡试,他觉得得到举人身份足矣,还是不愿意为官。”

“只要他肯上进就行。仪儿,过几天你想办法拿他几篇文章来,我看看他的水平。要知道,通过乡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好的,爷爷,不如你出几个题目,让他做好,你来评判。”

“暂时不用。先看看他的水平再说,要真是大才,断不会让他埋没,如果是泛泛空谈之辈,爷爷才不会管他呢。”

听了爷爷的话,申绍仪心中暗喜,如果兴哥能得到爷爷的指点,那他的文章水平大进是可以预期的。

……

“泰来酒楼”开业第一天,就凭着绝佳的菜品赢得了食客的赞扬,大厅散座和二楼单间全部爆满,一天下来,除去各项开支,净赚十一两银子。

当柳玉娘晚上忙完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王东禄、郭氏和王兴时,一家人都非常兴奋。这样保持下去的话,一年的进项光酒楼就得三千两以上,加上花店的收入,一年怎么也得有五千两进项,不出几年王家就会成为村里大富户。

王东禄和郭氏笑得脸像绽开的花朵,一个在想是不是多置办些地,一个在想是不是再买座院子,而王兴则在高兴之余,非常理智地叮嘱玉娘:“你和家哥都辛苦了,生意好是可以预见的,但不要兴奋过头,一定要防止有人嫉妒搞破坏,小人行径防不胜防,要多个心眼啊。”

玉娘答应下来,但心里却不以为然:“哪有那么多小人啊,主人太小心了点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别样心思别样礼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脉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较(一)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还能收回?第九十一章 阴阳之论第三十九章 北地枭雄(四)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终日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乱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为打消耗战第一百一十章 破雷无计(二)第八十一章 潘寿的疑惑第四十章 校场点兵(七)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胜良药第五十六章 投名状(一)第二十一章 督帅真天人也第一百七十章 赈饥平乱(十九)第十九章 同年聚会(三)第八章 折服洪承畴第二十章 提点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话(为明亮照我心的打赏加更)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稳第十八章 温润君子第五十五章 杜松的表现很不正常第四十一章老太爷竟然破了例?第二十八章 开业大吉第六十六章 面纱的诱惑第六十九章 王兴被撤职第十七章 同年聚会(一)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标(五)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来过第七十三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一章 进京(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为贪色找个理由第六十一章 丢掉幻想第七十九章 冤家对头第七十一章 自揭画皮(一)第十八章 虚伪第五十四章 欲杀人反被人杀第一百四十章 山东道上(一)第三十章 从《六月里的小雨》到《梦醒时分》第一百七十三章 赈饥平乱(二十二)第十五章 王兴被骂第三十八章 北地枭雄(三)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九章 主仆易嫁第四十章 校场点兵(七)第八十六章 表态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东道上(四)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术第八十一章 面子里子算计忙第七十三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五章 施恩第八十九章 将帅失和第五十一章 不解风情的混蛋!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七十章 韩敬被打脸第六十四章 娇女驯惊马第五十章 麻烦(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来第九十一章 感动刘招孙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四十八章 汉语拼音新功能第八十九章 将帅失和第六十四章抗税风波(二)第三章 气坏阎王因太懒第一百一十三章 别样心思别样礼第一百六十五章 赈饥平乱(十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东道上(十)第六十七章 抗税风波(五)第三十七章 打脸黄景章第三十一章 私会情郎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一百章 赏赐二百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七十七章 吴王宝藏(一)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七章 无节操的饕餮之徒第二十五章 潘庄冬训(三)第八十三章 家书抵万金第六十七章 李忠论军瞎胡掰第六十八章 抗税风波(六)第四十三章 建军新思路(一)第五十五章 潜伏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九章 吴王宝藏(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才算接地气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斗第六十三章 天真烂漫的雪儿第二十六章 朝堂议战(三)第三章 气坏阎王因太懒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赈饥平乱(十五)第二十章 提点第七十一章 自揭画皮(一)第五十一章 不会放过贼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赈饥平乱(一)第三十三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