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

朱常洛当上皇帝以后,没有好好给他爹守孝,反而继续自己的荒淫生活,竟然夜驭八女。本来就虚弱不堪的身子骨,哪里还经得起这么折腾?所以就得了重病。

据王兴估计,朱常洛得的这病应该是“便秘”,因为药膳房太监崔文升给他进了一种泻药,一开始感觉很对症,很舒服呢。结果这一舒服不要紧,一晚上竟然泻了三四十次!

好汉挨不过三摊稀呢,何况三四十次?结果朱常洛一泻千里,怎么也止不住了。这时鸿胪寺官员李可灼进了一丸红色的药,朱常洛吃了立即感觉轻松了很多,不但腹泻止住了,而且身上也有劲,似乎那玩艺又重新管用了,于是令李可灼再次进药。李可灼再进一次红丸,朱常洛吃后不到一天,就在夜里悄无声息地拜拜了。

这就是晚明历史上有名的三大疑案之一,“红丸案。”

“红丸案”一出,大臣们议论纷纷,认为朱常洛是中毒而死,其中崔文升和李可灼当然脱不了干系,而内阁首辅方从哲也成了被攻击目标。

这个案子还没有理清楚,紧接着又发生了“移宫案”。

移宫案,也是明末三大案之一。

朱常洛即位以后,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朱常洛死于红丸案以后,立朱由校为帝。

李选侍占着乾清宫不出,继续侍奉朱由校,目的是想当皇太后,利用朱由校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后在杨涟、左光斗以及太监王安的帮助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

此事件史称“移宫案“。

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两案结束以后,最直接的结果是,首辅方从哲被迫致休,而已经致休的东林党人前首辅叶向高重新被启用为内阁首辅,一时间,齐楚浙三党土崩瓦解,东林党人占据了朝堂关键位置。

“东林万盛,众正盈朝。”就是指的这一时期。

……

远在陕西的王兴,没有受到这两个案子的影响。要说影响也有,那就是自己的弟子朱由校当了皇帝,比朱常洛当皇帝要好一些吧。

王兴想,“红丸案”和“移宫案”肯定是郑贵妃在背后指使的,弄死朱常洛,然后让李莲芯当太后,把持朝政,这大概就是她的计划,不过,这个计划最后只成功了一半而已。

王兴倒是无所谓,反正你无论怎么弄,天下不乱,要想实现权力更迭那是休想,有那么多卫道士,那么多“正人君子”在朝,不可能废了朱由校,而让朱常洵当皇上。

朱由校登基后,倒是给王兴下了一道旨意,语气很诚恳,意思是朕本想让您回朝入阁,辅佐朕躬,奈何有皇祖遗旨在,不敢违背皇祖之意,且待约定十年期满,定请老师回京,师生二人共振大明声威。好在朕深知老师大才,川陕之地定能政通人和,百姓富足,有老师在,朕必不致再有西南之忧矣。

这道圣旨,让王兴感受到了朱由校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也让他对颠覆学生的江山感到了一丝不安。是不是想办法回京,让他避免重蹈历史上的覆辙呢?

他想起万历帝关于权臣的论断,决定还是打消那种打算,死心踏地地等待历史的变化吧,反正自己还年轻,再过二十四年,等到两个学生都驾崩,自己也才四十四岁,完全来得及。

除了天启帝的圣旨,还有一件事让王兴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申绍仪来了家书,说老太爷和老太太身体很健康,除了每天跟两个孙子一个孙女玩以外,就是忙活后院的地,过得很快活。

说客印月被封为奉圣夫人,除了夜里回家外,其余全在宫里伴天启帝,势力一天比一天大,提携自己的亲家崔呈秀进了内阁,对自己家里的态度不但没变,反而更好了,让王兴不要挂念。

最让王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说英子看上了曹文耀,但老太太不同意,嫌曹文耀是个家丁身份,配不上王家的门庭,请老爷拿个主意。

申绍仪的家书中,还有英子写来的一封信,说自己就喜欢曹文耀,说他心地善良,办事利索,自己不嫌弃他的身份,请哥哥做主。如果哥哥也不同意这门亲事,她就一辈子不嫁。

王兴看完这两封信,不由得大为佩服英子的眼光。

曹文耀他见过,长得很英俊,武功也好,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曹文耀的儿子可是曹变蛟啊,那是有名的勇将,莫非这小子将成为自己的外甥?

王兴让王无文把曹文诏找来,跟他说起曹文耀和英子的婚事。

“文诏,他俩的婚事我不反对,但我有一个条件必须得跟你说明。”王兴道。

“啊?老爷,您赞成这门婚事?”曹文诏睁大眼睛看向王兴。

也不怪他感到吃惊,在这个婚事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英子作为王兴的妹妹,那可是身份很贵重的,别说曹家只是家奴,就是寻常朝廷官员的子弟,都不一定配得上。莫非是因为英子不是老爷的同胞妹妹的缘故?

“你不用吃惊,也不用想其他没用了,别说英子是我的干妹妹,就是将来我儿子、女儿,如果有心仪的对象,只要不是太离谱,我都不会反对。英子虽不是我亲妹妹,但在我心中跟亲妹妹是一样的。我爱她,才会顺着她的意思来。要是将来进了你们曹家,曹文耀那小子要是敢给我妹妹屈吃,我特么把他捶扁了,你信不信?”王兴道。

“信,信,信,老爷,您说吧,是什么条件?”曹文诏一听老爷是真答应了,自然是喜出望外。

……

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险忘形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一百五十六章 赈饥平乱(五)第二十七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七十二章 配方不见了第二十七章 朝堂议战(四)第五十一章 遇袭(二)第三十七章 拜师第一百七十四章 赈饥平乱(二十三)第五十一章 不会放过贼子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终日第七十八章 吴王宝藏(二)第五十三章 东厂围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五十一章 不解风情的混蛋!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乱第五十章 报纸问世(二)第六十九章 王兴被撤职第六十九章 发昏不当死,万事须自强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八十七章 东哥的心思(为ha1846月票打赏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赈饥平乱(三)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两手准备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东道上(四)第三十六章 校场点兵(三)第六十四章 定陕西(一)第七十一章与布依娅相处的那些日子(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来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时第一百六十二章 赈饥平乱(十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雳(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扎根山东,暗图江南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击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六十三章 天真烂漫的雪儿第八十六章 圆滑中隐见方正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穷究第三十四章 提学王以宁第二十一章 督帅真天人也第五十一章 不解风情的混蛋!第四十八章 贺客盈门(二)第七十八章 吴王宝藏(二)第八十章 会商大计第四十九章 连襟之间第一百二十六章 携子认亲多尴尬第一百二十六章 谈判(一)第三十七章 打脸黄景章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赈饥平乱(一)第六十章 三个没想到第七十八章 御赐敲竹杠第五十七章 投名状(二)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话(为明亮照我心的打赏加更)第四十九章 丫头配小子第四章 施恩为图收人心第十四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雳(二)第五章 两难第四十一章 校场点兵(八)第三十章 丫环也有上进心第十二章 主仆易床(二)第二十七章 利剑高悬就是不落第一百六十九章 赈饥平乱(十八)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二十四章 潘庄冬训(二)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标(七)第五十九章 聪慧顽童第二十五章 朝堂议战(二)第三十一章 白话招生简章第五十章 报纸问世(二)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六十二章 被当菩萨供起来了第八十五章 同僚众生相第五十一章 不解风情的混蛋!第六十七章 李忠论军瞎胡掰第三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唇被偷娇且羞第六十五章 定陕西(二)第三十三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术第十二章 天下第一美女?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东道上(七)第六十九章 与布依娅相处的那些日子(一)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时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九十章 又见牛人第六十七章 抗税风波(五)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术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应第六十九章 王兴被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