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儒家道统?拿来吧你!

第111章 儒家道统?拿来吧你!

很多年没有修缮过的洛宫显得有些寒酸破落,绕过长廊,那些纱帐同样有些破旧。

这里的冷寂是因为洛国公室现在有些贫穷,五年的战争让大量的公族国人战死,公室大笔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这些亡者家眷的供养之中。

洛国学宫之中的脱产士子同样需要公室的供养,智慧是无价的,这笔资金公室掏的心甘情愿。

宫室之中,熏香缭绕,洛长揉了揉眼睛,将手中的竹简放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

从他即位洛侯以来,几乎每日都坐在宫殿之中,现在洛国之中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并不多。

最重要的也就是洛国学宫,现在负责洛国学宫各项事宜的是他的叔叔洛又。

洛次死于战场之后,洛又愧疚于没能保护好侄子,战争刚刚结束,他就直接卸甲归田,每日就在洛国之中教导那些为国而死的公族和国人的子弟,教他们读书识字。

最终是洛长将洛又唤回来,“兄长生前最是喜欢在学宫之中与士子辩论,叔父就为兄长看好学宫吧。”

儒家和法家士子在洛国学宫之中那么激烈的辩论,洛又自然记录了下来,甚至包括那些想要离开学宫,入仕魏国的学子名单,同样出现在洛又手中。

这就是他来寻找洛长的原因。

“国君,这一批要出仕魏国的士子,都是学宫之中才能卓绝之人,全都是兵家和霸道法家,还有行纵横之术的士子,没有一个儒生,看来儒生们对魏侯的意见很大。

这些名单之上的士子都是学宫之中的佼佼者,若是进入魏国得到重用,定能兴盛魏国!

若是其他的国家不紧跟着变法,恐怕还真让魏侯卿这个无耻小人成为天下第一霸主了。”

洛又的语气非常肯定,然后又带着丝丝森寒的冷意,没有人比洛国公室更清楚法家霸道的强大之处,那真的是短短十几年就能让一个二流国家强盛起来。

同时也没人比洛国更加厌恶霸道之术,因为现在洛国手中就有一份先祖明公所著的霸道之术,那是将严刑峻法推演到极致的法门。

法家主张变法强国,这是对的,洛国虽然行王道,但也一直在微微调整国家的制度,但是走霸道的法家,不如说是刑罚家更合适。

现在列国之中好歹还有国人、野人、奴隶之分,国人的权力还是有的,等到刑罚之术运用到极致,一国之中,除了君主,全是奴隶。

洛长面色严肃的说道:“霸道就要大行于世了,但凡用刑罚之术变法的国家就一定会强大起来。

谁变得更加彻底,谁就会越发强大。

当然,这种暴政是注定要毁灭的,所以洛氏不能沾染这个,还是要坚持王道之路。

洛国现在在政治之上没有作为,表面上看来对诸夏的影响下降了很多。

但太阳会落山,国家会灭亡,一切政权都会消逝,唯有思想会永恒存在。

等到霸道消亡,王道就会大行于世,这个时间或许是两百年,或许是五百年。

在这之前,洛氏只要能够拿到王道道统的解释权,就会在未来的天下之间立于不败之地。

五百年,有素王老祖的庇佑,洛氏存活到那时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对未来提前做准备是洛氏一贯的做法,但是洛长想要王道道统,这让洛又很是疑惑。

他直接问道:“国君,天下才智之士如过江之鲫,公室子弟虽然聪慧,但也不是代代都能出贤人。

若是有昔年老子和孔子那样的圣人出现,直接立地成圣,经典的解释权一定会转移的。”

思想是最不容易控制的东西,因为聪明人会思考,不完善的理论在那些天纵之才的面前,到处都是漏洞。

一旦理论被批驳的体无完肤,对于一个学派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大多数情况下,失败的学派是没有翻身之地的,想要再次兴起,起码要以百年计算。

况且,洛氏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收集者,现在却要向外输出自己的思想,这种角色的转换,是一种很冒险的尝试。

对洛又心中所担忧,洛长当然清楚,解释道:“叔父,先祖明公所著的王道、儒生们所提倡的仁义之道,再加上洛国公室七百多年来所身体力行的为君之道,若是能够融合起来,那该是一副什么样的盛景呢?

您说,难道会有君主不喜欢那副场景吗?

难道会有君主不希望自己治下的王朝达到那样的灿烂吗?”

洛又大声笑道:“国君,这副盛景终究只是那些君王的幻想罢了,因为他们不是圣人,所以是做不到的。

仅仅是洛国现在所推行的王道他们就做不到,更不要说典籍之中所记载……”

他说着说着突然停了下来,眉头开始皱起,仔细思索着洛长的话。

然后恍然大悟,兴奋道:“国君,您这是要将王道所幻想出的天下大同,直接等同于洛国治世,要让洛国成为后世之人所幻想的乐土,王道追求的终极。”

洛长笑道:“然也!”

这就是洛国最大的优势,曾经在洛氏的统治之下,真的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存在。

他的君主和子民之间互相关爱,子民愿意为君主赴汤蹈火。

公室之间互相友爱,没有杀戮,没有骨肉相残。

君臣之间永远都是忠诚和信任。

哪一个君主不想要这样的国家呢?

哪一个行王道的士子不想要建立这样的国家呢?

到了那个时候,难道还有人能比洛氏更懂吗?

须弥芥子之中的史书拿出来砸到他脸上,让他好好看看,当年的洛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洛又越想越是兴奋,连忙问道:“既然要创造王道乐土,那么最关键的就是两点,第一是王道要兴盛,第二则是洛氏要在王道之中占据大义地位了。

国君,您准备如何做呢?还请说出来吧,臣一定竭尽全力,将这件事完成。”

“叔父,不仅仅是您,公室子弟现在不出仕国中,除了有军略天赋的子弟训练敢战士外,全都要做这件事。

王道是老祖素王所提出的,《王道》、《王制》、《周礼》这都是流传至今的古籍,一切王道的思想都从这里而来。

经过先祖明公作《洛语》,《洛宫春秋》发扬光大,直到孔子横空出世,他阐述了素王和明公的王道,然后提出了仁的定义,还续作了《洛宫春秋》。

最关键的是,他的弟子之中有太多的贤能之人,这些人将儒家传播开来,还不断地开拓,洛国学宫之中,十之五六都是儒生,就是明证。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儒家的源头握在手中,要明确素王在儒家道统之中至高的地位!”

从孔子出现,洛国公室就一直关注他,历代洛侯都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最能风行天下。

因为孔子认为天下虽然纷乱,变法图强没有错,但天下终究是要安定的,所以执行政策就一定不能极端,必须要在结束乱世的基础上,还能很快的转变到治世上。 www ☢ttKan ☢¢O

可惜列国君主只想结束乱世做天下霸主,统合六合八荒,根本没想过统合之后的事情,于是他遭遇了无数的失败。

洛又自然知道儒家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洛长的想法却觉得有些不妥。

“国君,难道您是要将老祖素王列入儒家圣贤之中吗?

这怎么可以呢?

虽然儒家是能传世千年的学说,但素王至高至圣,是天上之人。

人间道统怎么能容下素王的伟大呢?”

洛长摆摆手笑道:“叔父多虑了,素王是万法之源,万家之首,圣中之圣,天地之间一切道理的源头,当然不会仅仅做儒家的圣贤。

真正要做儒家圣贤的是先祖明公,就如同先祖毅公为天下纵横之人所敬拜一般,先祖明公应当让天下儒家弟子敬拜才行。

道统素王第一,明公第二,孔子第三,再将从明公时起至孔子之时的贤者和孔子门徒之中的佼佼者,挑选出作为儒家先贤,编撰成儒家经典流传后世。”

先祖明公?这倒是很合适!

孔子生前就非常的尊崇明公,作了《洛宫春秋集注》,还续写了《洛宫春秋》的下半卷,这都是弟子才会做的事情,完全可以将孔子视作明公道统的继承人。

洛又忍不住赞叹道:“国君,您的想法实在是妙不可言。

儒家子弟之中本就有无数的公族子弟,很多儒家子弟本就觉得儒家出自洛氏王道,这个提议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拒绝。

况且现在的天下列国,儒家处境本就不佳,这是法家和纵横家的天下,是兵家的棋盘,儒家只能托庇于洛国。

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了。”

儒家的学说是如此的不合时宜,面对洛国递来的橄榄枝,自然会立刻涌上来。

那些不愿意的,在汹涌的大势面前,会直接被抛弃。

洛长将桌案上的竹简推到洛又面前,“叔父,这是孤划定的孔子门徒中的数人,可以作为儒家先贤列入典籍。

还请您将现在儒家之中主事之人召集,将此事告知于他们,儒家先贤的排列还需要他们出力。”

孔子,伟大的人

(本章完)

第732章 战三英!第197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3章 三监之乱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24章 洛苏薨第725章 曹刘,导火索!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454章 重罪令第733章 第一只能是我们的,孝子急了第388章 刘彻:大汉慈父第639章 看看人第564章 刘秀!第535章 说剑!第197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271章 匈奴想要挨打第33章 姬涅崩第660章 四境之内,六合之中!第486章 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第169章 秦王的承诺,难道能够相信吗?第630章 过府第1章 姬昭摄政第312章 大汉仁宗孝惠皇帝(卷终)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482章 跳梁鼠辈,神器之威!第410章 准备迁徙列侯第57章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第608章 论天下诸洛异同第166章 齐王,您以为千年姻亲能独善其身吗第322章 孝第422章 南国罪己诏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发第37章 淮夷乱第402章 为盟主竹兰酱加更第288章 岭南行第58章 晋国五公子第517章 我输给了洛氏啊!第30章 申戎入寇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394章 为盟主月孤城加更第687章 红袍玄甲!敢战士!第324章 念想第182章 马踏秦营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开启(卷末)第201章 制造谶言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发的震动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319章 众建诸侯与封亲为王第470章 无疾薨第333章 典范第390章 洛陵终于到了草原第113章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第8章 商议勤王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第622章 大厦将倾恶丛生,皇帝昏庸败社稷第285章 扩大相权第575章 请大汉赴死!第461章 繁星千万,鉴照吾心!第313章 长安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117章 楚国:怎么又是我?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199章 苍生血,众生泪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发的震动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254章 攻楚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国中!第657章 死!第594章 马踏幽州试剑锋第716章 盘点收获第8章 商议勤王第630章 过府第30章 申戎入寇第443章 洛氏来了,天就晴了第4章 洛水之战第413章 长安,霍去病真香第48章 管吕之交第650章 洛楚第261章 兵仙,楚汉!第378章 上长安,禀素王!第251章 项羽,吕氏是有骨气的!第689章 关中好王气!第386章 大型资料片开启,天命的猜测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第277章 诸夏天子和汉朝皇帝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争!第286章 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第235章 项羽的野望第708章 二氏下江东!第563章 杀皇帝与清君侧!第192章 落幕第217章 从则王,不从则死第688章 素王与你同在!第148章 天命难道在秦国?第202章 苦寻长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237章 洛陵践法(上)第161章 洛邑之战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310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