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秦王政

赵国,邯郸。

“嘭!”

秦政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嘴角渗出了一丝鲜血,地上的尘土落在他的身上和脸上,看着很是狼狈。

但他满脸都是桀骜和不屈的神情。

他面容很是俊美,继承了他母亲的美貌。

但是配合着深邃的眼神,却带有一丝阴鸷。

并不令人厌恶,正相反,这为他增添了许多魅力。

“秦人杀死了数十万的赵人,秦人都该死。

等我们长大就会杀进函谷关,攻破咸阳,把你们秦人全部杀光,报仇雪恨。”

孩子说出的话最是直接,这是赤裸裸的仇恨,秦政虽然小,但是知道这个话题是不能接的。

“你的父亲怕死逃回了秦国,他不要你了,伱是个野孩子。”

秦政抹抹嘴角的血迹,大声道:“我是秦国公室,秦国是诸夏最强,比山东七国加起来还要强大。”

一听到秦政竟然还敢反驳,这群孩子当即就叫道:“没有宗族就是野人,你是个没有姓氏的野人。”

等到这些孩子离开,秦政才缓缓起身,一瘸一拐的回到了家中。

他的母亲赵姬见到他的样子,抱着他哭泣着。

白起坑杀赵军后,秦赵两国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

虽然赵王还没有找秦异人的麻烦,但是秦异人已经害怕到了极点。

于是在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逃离了赵国,回到了秦国之中。

为了掩人耳目,秦异人果断地将赵姬母子留在了赵国之中,他自己逃之夭夭。

虽然赵人没有杀死他们母子,但是相依为命的母子两人,生活实在是算不上好。

秦政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长大,自然不会是满心光明的人。

现在唯一能带给秦政慰藉的就是他的母亲赵姬。

还有那个离开赵国时,许诺一定会回到赵国将他带回秦国的吕不韦。

秦政望着自己柔弱的母亲,回想着这些年所发生的事情,心中实在是郁结,喃喃道:“先生,您何时才能来接我呢?”

他想要回到秦国之中,想要成为手握大权的贵族。

不论是成为佐国的相邦,还是成为像白起那样的大将,都可以。

他只想要权力,只有权力才能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任何人的欺负。

“嗒嗒嗒。”

突然一大群人的脚步声传来,秦政猛地向院外看去,脸上一喜。

吕不韦!

吕不韦同样见到了正在哭泣的赵姬和满脸惊喜的秦政,连忙快走几步,喜声道:“夫人,公子。

昭襄王崩,先王守孝结束,三日即崩,王上即位,现在可以接您二位回秦国了。

从此您就是秦国公子政了,而且还是王上的长子。

以秦国的实力,难道还有人比您更加的尊贵吗?”

自己的爷爷和太爷爷竟然这么快就都死了?

惊喜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秦政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生怕这是午夜梦回之时的幻想,当来自秦国的宫人为秦政换上公子袍服的时候,感受着无数人的前呼后拥,秦政知道这是真的了。

当秦国的车队从邯郸城中离开,无数的赵人愤恨地望着,但是却没人敢于上前。

秦政见到了今天欺负自己的那几人,现在所有人都瑟瑟发抖的低着头。

他微微眯起了眼,要将这一刻的感觉记住。

这些都是因为公子的身份而带来的,仅仅是秦国的公子就有这么大的威势。

那太子呢?

甚至秦王呢?

秦公子政。

秦太子政。

秦王政,等到那一天才是最辉煌荣耀的时刻。

秦政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天会这么快到来,惊喜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的父王,竟然同样是早死。

十三岁,他成为了秦王政。

他将最信任的吕不韦拜为相邦,拜为仲父,为他治理秦国。

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没有亲政的傀儡,但他知道,只要等待,所有的权力都会落到他的手中,而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学习。

吕不韦是个商人,而在秦国的耕战体系之下,是完全没有商人存在空间的。

再加上他经商游历各国,敏锐地意识到了秦国这套制度太过酷烈。

他想要用黄老之术,为秦国这架严密到极点的战争机器上一些润滑油,让它稍微松一些。

以现在秦国的国力,不再需要如此酷烈的制度,齐法家的制度就非常好,既能强国,又给了齐人较为宽松的环境。

……

洛宫。

洛国公室正激烈的讨论着秦国的这一道命令。

洛太子继有些激动的说道:“父亲。

秦国相邦吕不韦说天下没有不变更的法度。

他邀请天下才智之士入秦,言明百家子弟皆可前往。

但凡是才智之士,但凡能在府中留下片言只语,他就会以高官厚禄,黄金美玉来回报。

他要在秦国之中融合百家学说,创造出一套最完美的制度,来替换现在的秦法。”

秦法要变了!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吕不韦是秦国相邦,秦王政待他如父,他想要变更法度是能够做到的。

洛国对秦国的厌恶就是源自于秦国的法度。

楚国是个连变法都没能完成的国家,还是上古那一套世卿世禄的制度,注定灭亡的国家没什么说的必要。

单单说变法之后的国家之中,齐国的变法是洛国最满意的。

既废除了世卿世禄,打开了底层的上升通道,而且还能富民,对国人的压榨没有那么严重。

齐国击败魏国之后,还成为了诸夏第一强国,证明齐法家的制度是能够让国家战斗力提升的。

只可惜齐国的地形不太好,六国伐齐直接将齐国干废了,数百年都没能缓过来。

另外就是魏国的变法比较彻底,实际上卫鞅本质上是将魏国的变法搬到了秦国。

尤其是最核心的制度基本上就是照抄。

不论是废除世卿世禄,给庶民上升通道。

还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增加自耕农,破坏奴隶主贵族的经济基础,都是魏国做的。

如果秦国只是单纯学习这些先进的法度,洛国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觉得是个好事。

旧贵族实在是太腐朽了,该是时候扫进垃圾堆了。

但是秦法没有这么做,卫鞅对魏法进行了偏科的强化,疯狂的在战争潜力加点,整个秦国进入了耕战体系。

秦人要么种地,要么杀人,不存在其他的选择,这种严苛的程度,是经过变法的列国所见不到的。

再加上卫鞅见到了魏武卒那种直接封地的兵种的坏处,于是九罚一赏的思想就被贯彻。

先赏赐,再夺走,这样就不会陷入赏无可赏的境地之中,完美解决了秦人斩首获得爵位之后,就战斗力下滑的危机。

洛泽感慨道:“秦人的耕战体系实行了一百多年,按说早就该有从底层杀出来的勇士了。

但是看看秦国之中,不论军队还是朝堂之上,基本上都是秦国公族和六国贵族把持权位。

这套法度只能满足君主一人的统治欲望,现在终于是改变它的时候了。

让学宫中的百家之人向西而去,去到吕不韦府中,摧毁秦国的法,改变现在这个秦国!”

洛国一呼,群起响应,无数学子向着秦国而去,吕不韦热切慷慨的接待着这些百家之人。

无数的金银珠玉被撒出,这些百家学子日日夜夜在吕不韦的府中将自家的思想记录下来,吕不韦用黄金来交换这些。

这些百家之人对秦法大加批判,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并且提出修改的法门。

主要就是一条主旨,“不恤民力,不加慈仁,这不是自然之理。

诸夏子民不是奴隶,等到忍受不了的时候,自然就会反抗。

一反就是天下皆反,宛如洪水汤汤,不可逆势。”

吕不韦本就不喜欢秦法,于是侧耳倾听,感到大有收获,“不听百家之言,竟然不知道秦法的弊害已经到了这等程度。”

这部书编撰数年,终于大致面世,吕不韦曾想将之命名为《吕览》,但众人劝阻了他。

“洛国中有《洛宫春秋》,那是天下经书的顶峰,字字珠玑。

现在您所编撰的这部书,包罗百家之学,以春秋为名才适宜。”

吕不韦闻言振奋不已,于是改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如此的大张旗鼓,自然引起了秦国贵族的警觉。

说来很可笑的一点,军功爵位制度实际上能够保护贵族的利益。

秦国中早就没有了旧贵族的生存余地,但是新贵族,尤其是从六国而来的士人,他们发现,现在秦国的制度,除非那种横压当世的绝顶天才,可能一跃而起。

否则,即便是有天赋才能的人,也要先在战场上和无数的徭役中活下来再说。

即便是活下来,还要小心邻居不要犯罪,否则连坐制度,一切白干。

秦人要耕战,没时间读书,但是官吏的数量却会随着统治的扩大急速扩张,那就只能用六国之人了。

所以秦国之中的六国贵族是最反对吕不韦变更法度的,他们甚至直接到秦王政面前说道:“王上,秦国因为商君变法而兴盛,现在甚至有一统天下的迹象了。

可见秦法是正确的,不去坚持正确的,反而要改变它,这难道是明智的吗?

臣请您治罪吕不韦,这是置秦国社稷不顾啊。

况且吕不韦府中的学子抨击国政,这是违反秦法的,应当按律处置。”

……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商人,他从一介布衣,以超绝的眼光一跃而起成为秦国相邦。

他广揽门客,穷尽百家至理,融会贯通,最终编撰出《吕氏春秋》。

无论后人褒贬,这部以黄老道家为根基的书,是足以改变秦国命运的大典。

秦国给予了他至高的荣耀,他还赠足以挽救秦国的思想。

但是命运总是玩笑,因人废言无处不在。

吕不韦因为立身不正而连累这部巨著时,不知道他是否会有些许的悔恨呢?——《浅话先秦》

第25章 新君第286章 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第76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315章 金杯共汝饮第429章 新皇第646章 美第106章 毁灭之前第134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647章 极于情!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629章 太平军中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550章 关东诸侯扛不住了!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第625章 洛董相见!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405章 战终(补欠更一)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第76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213章 风来!第442章 风暴第234章 嗟尔秦朝,气数已尽!第185章 洛人为何而战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495章 史官风骨,不过是不屈权贵 秉笔直书第92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97章 宋国下场,筹谋周天子第109章 和议就是废纸第433章 王血以贵第568章 士宦冲突!第320章 在这个世界线中改变的贾谊第118章 楚国攻略和齐国态势第236章 为天下共主加冕第339章 对比第349章 陵邑免费番外:贴吧1第643章 互斥!第41章 诸夏破徐淮第629章 太平军中第197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321章 裂国:前奏曲第171章 姬昭苏醒,新的天阶道具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8章 管吕之交第244章 惊变第3章 三监之乱第461章 繁星千万,鉴照吾心!第460章 会师长安!第568章 士宦冲突!第482章 跳梁鼠辈,神器之威!第280章 吕雉摄政,封侯拜相第573章 太平道!第258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180章 秦人来了第364章 大汉棋圣卷末感言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608章 论天下诸洛异同第419章 大汉高宗孝武皇帝(卷终)第179章 全部带走,留下空城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599章 人心浮动有间隙第245章 洛亦献计第212章 反抗第543章 再试上天!第732章 战三英!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426章 迎立第515章 霍光!第72章 问道第382章 匈奴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免费番外:贴吧1第480章 洛世的态度第213章 风来!第157章 试探第105章 晋国人最强的天赋:内斗第48章 管吕之交第152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658章 后事!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431章 查商税第629章 太平军中第284章 汉廷的对洛人大杀器第168章 秦异人第620章 一往无前洛阳行!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诸侯知前计!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第6章 天命所在,变夷为夏第208章 扶苏你得支愣起来啊第206章 帝星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