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褒姒

第29章 褒姒

大概理清了王畿目前有些严重的问题,洛成有些心情沉重的见了洛氏在畿内的盟友。

目前王畿之中的畿内诸侯与百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当初不过是一块一块的采邑而已,地不足五十里,公卿贵族掌握权力主要是依靠世代传承的官职。

但是随着一代代天子将王畿之中的土地赐下,加上畿内土地兼并严重,现在畿内诸侯是真的诸侯。

他们拥有大片的土地控制权,爵位,畿内执政的地位,已经事实上与畿外的诸侯没有什么不同了。

洛成想要做事,自然需要他们的支持。

却说自从宫中夜宴之后,洛姜便经常进宫与申姜相谈,主要是为了安定申姜的心,以及给所有人一个信号。

那就是,姬宜的储位,洛氏一族保了。

这一招还真的挺有用,由于姬宜多年不在镐京之中,自然有很多有心之人暗流涌动。

现在这些事情都隐了下来。

但这件事却引起了褒姒的注意,她与申姜母子之间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自然不能容忍现在这种情况。

只不过洛氏的声名她也是知晓的,只能暗自焦急烦躁,一个渐渐失去理智的女人是可怕的,洛成未曾设想过的事情发生了。

……

这一日姬涅来到褒姒宫中,便见褒姒在帷中垂泪。

褒姒出生时,姬昭曾经见过,她的美根本就不是人间能够造就,这是上天降下的背负气运之人。

倾国倾城亦不能形容她万分之一,现在泪水涟涟,真是天见犹怜,何况姬涅?

姬涅来到褒姒身边,握住褒姒柔荑,心疼道:“爱妃,什么事能让你垂泪啊?

寡人富有四海,无论你要什么,都能为你取来。”

褒姒便盈盈扑入姬涅怀中,泣声道:“王上,妾身本来只是邦周西陲一个小国的女子罢了。

能够有幸嫁给王上,这是上天赐下的恩典。

因为错误的蒙受了您的宠爱,还不幸的生下了孩子,王后便妒忌臣妾。

臣妾身份卑微,又恐惹得王上心烦,便不敢与王后争辩,没想到王后却愈发过分。

近日洛国夫人进出王后宫中,王后言语之中颇多怨愤之语。

还说要将太子召回,为她报仇,太子在申国这么多年,怨恨臣妾。

若他回来,臣妾母子的性命就悬于一线了。

臣妾的生死不重要,但服儿是您的王子,还请王上为臣妾母子做主啊。”

姬涅捧起褒姒的脸蛋,为她抹去眼泪,柔声道:“爱妃切莫担心,有寡人在,姬宜便永远在申国,寡人不会让他回到镐京的。

至于洛侯虽然势大,但洛氏最重规矩,恪守君臣之道,不会对爱妃不利。”

褒姒痴缠一番,哀道:“王上您是上天之子,自然没人能够违抗您的命令。

但是您千秋万岁之后,便是太子为君,到那日,妾身母子定然死无葬身之地了。”

说完便呜呜啼哭起来,几行清泪仿佛直接落在了姬涅心中。

姬涅怀抱着褒姒,又想起申国对自己的不敬与控制,更是心头大恨,叹声道:“爱妃,寡人早就想要废掉申姜,那戎人之女,怎么能做王后呢?

况且那申侯仗着国力强盛,又有戎人作为姻亲,对寡人不敬。

若是可以,寡人愿意即刻便立你为王后,立服儿为太子,那才是一件美事。

但是申姜是宣王时的大臣所迎立,她没有过错,寡人废掉她的后位,群臣恐怕不会同意啊。

尤其是洛侯,必然以周礼谏言寡人,那时应该怎么办呢?”

褒姒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很快隐去,柔柔的从姬涅怀中抬起头来。

微红的眼中还带着一层水雾,眼中满是对生的渴求,柔声道:“王上,周礼上说,臣子听从君主的话,是符合天道运转的;君主听从臣子的话,是不对的。

臣子应当向君主进谏,但是君主应该下最终的决定。

臣子心中即使不愿意,也应该听从君主的决定,这才是符合礼仪的。

群臣如果进谏,您可以说不见,这样就不会伤了您与臣子的感情。

等到事情平息,想必就没有人会再谏言您了。”

姬涅一听,只觉得这话说到了自己心中,便大喜道:“爱妃如此聪慧,此言诚是真知灼见。寡人明日便知会虢石父,昭告天下。”

虢石父是现在唯一在位的三公,从制度上来说,确实可以直接下诏。

但是一般都是召集群臣商议,才会决定某件事,然后开始走流程。

现在姬涅得到了褒姒暗示,竟然真的直接下诏,完全没有想到后续的结果。

褒姒这才绽放出笑意,见得这美景,姬涅心中大悦,更是洋洋得意起来。

……

翌日,一道旨意从天官官署而出,传遍四方。

“王诏曰:

王后申姜,本来是戎人的女子,因为先宣王的恩典,才能成为邦周天子的王后,得到天命的眷顾。

但是她不感念天家的恩德,反而因为姬宜不在身边,就对天子生出怨愤的言语,甚至诅咒天子。

真是恶毒啊!

难道这样没有德行的女子也能成为王后吗?

但是念在她为寡人诞下了王子宜,于姬姓有一份血缘的贡献。

寡人依照祖宗的规矩,废掉她的王后之位,将她打入冷宫之中反省。

邦周不能一日没有王后,夫人褒姒是有德行的女子,出身诸夏之国,上天眷顾她,寡人便册封她作为王后。

素王定下宗法制度,嫡子是上天赐下可以继承地位的。

自古以来,儿子因为母亲的血统才尊贵。

现在申姜不过是一个罪人,王子宜不过是一个罪人的儿子,他还担任太子,是不和礼制的。

姬服的母亲是王后,他便是寡人的嫡长子,以他作为太子,想必是上天认可的。

寡人册封王后与太子,是为了邦周的社稷。

用这封诏书告知诸夏列国,让全天下的诸侯都知道,为邦周新的王后与太子庆祝。”

这封诏书,宛如在一个平静的湖面上砸下来一颗陨石,湖面没有产生半点涟漪,因为整个湖都被砸没了!

洛氏府邸。

从王宫夜宴不欢而散之后,洛成一直在与盟友们见面,但没有与姬涅见过。

他将邦周有影响力的诸侯公卿列在名单中,一个个勾画他们,从中挑选那些自己需要的人。

一个人是做不成事的,想要达到一个政治目的,第一件事就是组成一个政治团体,洛成现在就是在挑选自己的人。

至于王后申姜的事情,他只是让妻子去做。

他相信姬涅见到自己的态度,只要还有脑子,就不会轻举妄动。

他正在书房之中推算可能出现的情况,妻子洛姜突然走了进来,神色之间还有些急切。

“良人,刚刚王上颁下旨意,废掉了王后申姜与太子宜,立褒姒为后,王子服为太子。”

“什么?”

即使以洛成的冷静也愣住了,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他伸手接过妻子带来的旨意,匆匆看过,发现这居然是一份合法的诏令。

“绕开诸侯公卿直接诏令天官下旨?”

“不仅仅废掉了后位,还直接出言侮辱申国?”

“姬涅他是疯了吗?”

这等大不敬的话直接从洛成嘴中说出,他实在是顾不得了。

对他这种冷静的人来说,就算是想十天十夜,也不可能想得通,姬涅为什么会下达一个这样的诏令。

他疯了吗?

申国和褒国孰轻孰重他真的不知道?

不说其他大臣,单单自己的父亲在镐京时,就与姬涅讲过申国的重要性啊!

这件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以他的眼光,立刻就能看出这其中的浓浓危机。

要知道他之所以愿意维护申姜的地位,以及姬宜的太子之位。

首先这是宗法所规定的,他维护责无旁贷。

其次就是申姜的父亲,申侯所在的申国,在他未来执政的版图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至少十年之内,申侯一定要稳住啊!

即使对他挟戎自重不满,也要日后再收拾他。

洛成需要通过保护王后申姜以及太子姬宜,让申侯站到他这一边,结果现在全部泡汤了。

见到丈夫这副沉重的神情,洛姜也有些惊慌,连声道:“良人,现在应该如何?可还有斡旋余地?”

洛成将诏书放下,轻叹一口气,“诏令下达,而且程序没有错误,一切就成了定数。

孤虽然厌恶姬涅与虢石父,但是不能这么明晃晃的将天子的威严踩在脚下。

况且,这份带有侮辱性质的旨意想必已经传往申国,即使现在再下诏令,收回旨意,挽回这件事也已经晚了。

细君,镐京必然成为是非之地,稍后孤安排军士保护你回洛国,这里可能会有危险,孤不能看着你陷入险地。”

见洛成已经开始给自己安排后路,洛姜心中顿时知晓怕是真的不妙,便泣声道:“素王说,夫妻是一体的。

现在您有危险,却让妾身一人躲避,难道是要让妾身成为没有德行的贱种之人吗?”

“细君不必如此,孤有素王老祖宗保佑,可以逢凶化吉。你先走,回到国中好好教导子孙,这也是重要的事情啊。”

洛成几番劝慰之下,洛姜才哭泣着,带着军士返身回洛国去。

随着洛姜的身影隐没,洛成的脸色瞬间冷下来,眉心紧紧地皱起。

他唤进来几名亲卫,迅速的写了几封信,交给几名亲卫,要他们送到几位诸侯手中。

姬涅这一番操作就是在一个快要炸掉的火药桶中,直接扔了火把进去。

镐京王畿四方的藩属很多,东边有晋国、还有没有迁徙完的郑国,还有当初洛文公分封的诸侯国,诸如周国、李国等等,西边有费国这些嬴姓的藩国、西南有褒国等等。

这些诸侯共同为天子守御着四方的戎狄。

但是这些藩国都没有申国,对现在的王畿重要。

因为申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在王畿的西北部。

王畿四面八方的戎族势力中,西北犬戎的势力是最强大的。

申国能够在那个地方生存,第一是因为申国实力强大,第二是因为申国乃是姜姓,本就出身姜戎,所以申国与犬戎中的方国联姻是很普遍的事情。

王畿通过申国来缓和与西北犬戎的冲突,这些年双方才没有动刀兵,能够让王畿腾出手来收拾其他方向的戎族势力。

四面八方向着王畿刺来的利剑,其中最锋利的一把被申国挡住了。

所以说,申国是王畿保命的盾牌。

西北部的另外一个诸侯国是曾国,但是曾国与申国交好,这两个国家一向都是共同进退。

一旦申国与王畿翻脸,整个王畿的西北大门瞬间洞开。

可能是姬涅没见过西北犬戎入寇的情况,对申国的作用没有直观的感觉,所以才如此轻视。

那些清楚申国情况的公卿,大多都被姬涅贬斥,或者直接离开了姬涅。

洛成之所以向诸侯去书,就是担心,如果申国联合犬戎一起攻击王畿,情势简直不堪设想。

这并不是洛成在危言耸听,以申国与王畿之间那脆弱的信任来说,这件事情非常可能成真。

申国本来是洛文公时期,从王畿之中迁徙出的大贵族。

一代人沿着泾水开辟国家,付出了莫大的艰辛,现在成为了方几百里的大国。

再加上留在王畿的申氏,是邦周有数的大宗,只是后来百多年之间,双方渐渐疏远,再后来王畿的申氏失势。

申国与王畿的沟通就渐渐减少,申国在西戎之地开拓,难免与西戎部落有血缘上的交杂。

况且姜姓本就出自西戎。

因为一些摩擦,王畿便征伐申国,还将申国称作申戎来羞辱。

从那之后,双方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这件事让当时的洛侯很是无语,简直与百多年前的熊顿之事如出一辙。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申国没有熊顿那种战神,所以王畿并没有败。

但双方的梁子就这样结了下来,那段时间也是犬戎入寇最强的时候。

直到多方斡旋,王后申姜嫁入邦周,还生下了嫡长子姬宜之后,双方的关系终于缓和起来。

这些年,申国既与犬戎通婚,又与王室通婚,西北还是比较安定的,王畿的外部压力小了很多。

现在被姬涅的骚操作一搞,直接毁于一旦。

洛成刚刚给诸侯们去信,就是要让他们带兵勤王。

一旦申侯真的反叛,不但要面对申曾两国的联军,还要面对那些如同潮水一般的犬戎人。

……

昔桀宠妹喜以亡夏,纣宠妲己以亡商,王今宠信褒妃,桀纣之事,复见于今,夏商之祸,不在异日。——《东周列国志》

(本章完)

第475章 学宫开,乱战起!第610章 州牧第135章 君位让于汝,孤到洛国混吃等死第35章 镐京大战第313章 长安第390章 洛陵终于到了草原第238章 洛陵践法(中)第189章 阳谋之计:兑子第635章 愿结同心第561章 东海举义!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旧在第741章 一千年,吴国再次来此!第185章 洛人为何而战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20章 在这个世界线中改变的贾谊第81章 《洛宫春秋》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501章 这是我此生最后所能做的!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旧在第358章 豪强第386章 大型资料片开启,天命的猜测第94章 洛瑜西子辞世,玄阶唯一道具第713章 灾!第567章 一切都结束了(卷末)第264章 加冕,分封,维天有汉(卷终)第315章 金杯共汝饮第492章 太子刘贺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637章 又行了第88章 陈国:你不要过来啊,我有爹第69章 公室求书第302章 伟大的意义第374章 危机来临第590章 忠义两肩担,无双剑向东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281章 重启庙号 谥号体系第457章 朕不允!第402章 为盟主竹兰酱加更第650章 洛楚第310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第104章 列国(二合一)(为盟主zjm0911加更第178章 再离间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111章 儒家道统?拿来吧你!第687章 红袍玄甲!敢战士!第411章 懵逼的冠军侯第29章 褒姒第63章 王室宫闱之乱第53章 合纵扼楚第183章 威震天下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183章 威震天下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133章 卫鞅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106章 毁灭之前第492章 太子刘贺第114章 邀请墨家入洛第343章 圣谕第48章 管吕之交第470章 无疾薨第646章 美第121章 洛墨第202章 苦寻长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484章 渐行渐远第556章 分歧!争吵!第670章 我周氏!第555章 予有一个妹妹第272章 韩信,洛陵向北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587章 李文忧选贤举能,贾文和欲图大事第285章 扩大相权第603章 纵横无敌洛子凌第119章 脚踏实地,洛氏种地第123章 开整第408章 刘彻的宏伟计划和觉悟第179章 全部带走,留下空城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738章 疯狂的背叛!第157章 试探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696章 昭城相约第224章 洛陵第737章 袁绍死!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505章 终结!第36章 再幸洛邑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74章 诸侯尽西来第153章 韩魏劫道,再杀王!第332章 阴云第550章 关东诸侯扛不住了!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539章 流放辽东鲜卑山!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518章 大汉中宗孝宣皇帝!还是发个单章吧第352章 汉廷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