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摄影创作者 端出一道道艺术飨宴 展开对话

评审张美陵仔细观看参展者湛文甫作品。(一影像提供)

民众欣赏参展者苏厚文作品。(一影像提供)

评审黄建亮(右)给参展者刘怡君意见。(一影像提供)

参观民众仔细端详参展者陈柏豪作品。(一影像提供)

黄迦作品。(一影像提供)

魏歆晔作品。(一影像提供)

黄弘川作品。(一影像提供)

刘怡君作品。(一影像提供)

张士飞作品。(一影像提供)

参展者陈柏铨与参展作品。(邓博仁摄)

薛颖琦作品。(一影像提供)

拍照创作有时是一种感知,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行为,更是一种生活中的田野调查。由一影像主办,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水交社协办的《2021TAINAN PHOTO GO 摄影上桌》活动在密集的三天活动中,以《对话》为题,展开30位创作者与评审的对话、与观众的对话、参展者彼此之间的对话,甚至是一种与自己的对话。

疫情期间,创作者都在做什么呢?就读北艺大美术系研究所,同时也是这次的参展者朱韵蓉,她疫情期间,常常对着窗外拍摄一张风景,进而思考这一片风景曾经与他过去的生命经历是什么,她找出了过去相似这张窗景的经验,将两张并置在一起,展开她心灵上的旅行。

摄影创作的对话除了创作者与观者面对面的沟通外,同时也可是观者看完展的回馈,以这次参展者张子谦《#像是一件作品》,他在展场放上QRCORD,发起只要你在日常中看见不寻常的风景、物品,都可以上传标注「#像是一件作品」,这是摄影创作上观者与创作者之间观念上的对话。

来自马来西亚的邓毅骏,来台念书,他以「异乡人」的角色,拍摄金门的特殊地景,呼应台湾在国际上的窘境。「台湾四面环海,金门四面环海,那份孤寂就像我来台的心境」。

溪流是一座城市的命脉,她孕育着整座城市,苏厚文为了探寻他生长居住的城市,用踏查的行为,带着相机观看新店溪周遭的人、事、物,探讨着「神秘与死亡」,看见了「真实的幻见」,人物悠悠地躺在那里,出现在一个奇特的地景中,似抓拍,也是编导,他勾勒出新店溪沿岸的生活剧场。

河流最终会流向大海,陈柏铨背起相机,常到大海进行心灵的对话,相机是他的笔,海洋是他书写的内容,他以一种静默的态度去面对一波波前来的浪潮进行对话,时而看见渔船的灯火,时而听见那波涛的海浪声,最终他将一片片海洋风景谱成一首首抒情的歌曲。就像参展者薛颍琦拍摄的盐水蜂炮所集结成册的《熠燿宵行》(ゆうようしょうこうYu Yo Shyo Ko),他穿梭在爆炸与烟雾的火光中,定格了喧嚣蜂炮的光影与人的情绪,这纪实是浪漫的。他们两人都在急速动态的海浪与蜂炮中找到心里的平衡。

这次活动中,5位评审们于30位质量相当的创作者中,选出5位评审特别奖,评审们思考着摄影的可能性,创作的完整性,作品的创新度,与时代的关联性,作品媒材选择与作品内含的呼应性等等,最后选出了黄迦、黄弘川、张士飞、刘怡君、魏歆晔等5位。

黄迦从6到18岁就读体制外学校,从小就不以追求考试高分为目标,她学习常与大自然为对象,用自己内心最深层的声音做事,培养出她做每件事情只问自己心里的话。接触艺术的经验,让黄迦感觉到因为它们,整个世界突然完整起来,万事万物都是连在一起的。她用纪实摄影的技法辅以与被摄者共同创作的模式,请他们画出心中想说的话,他的创作对象往往都是社会上被忽略的一群人,巴黎街头的无家者,台东的自闭儿童……,他用创作帮他们发声,「全心全意着眼于,辨认自己灵魂最高、离地突起的那座山,站在那座山峰上发声。」黄迦持续的爬着一座座山,走在山脊线上,寻找心中的那座最高峰。

黄弘川香港人,2015年起定居台湾,在北埔教英文,也常以漫行者角色拍下北埔的一切日常,他用传统黑白底片拍摄,却常用摄影技法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时而曝光过度,时而晃动,他想颠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包括过去前人所拍摄过的北埔,这种新纪实摄影,反映的是他的心声,也反映着「生活」、「摄影」、「艺术」的时代感,这种异样化的黑白影像,说着一幕幕北埔故事。

创作从自身出发,有着绘画、艺术养成教育的刘怡君,她以父亲的收藏为创作物,将一件件父亲及她的收藏拍成一幅幅类似荷兰画派的摄影作品,刘怡君除了将每一个静物细微视觉描绘之外,更拍出了物质文化的意义,那层文化是来自他对父亲的敬重与爱。父亲是位厨师,她拍父亲的肖像,有种独特的视角,那视角很有温度,对父亲傻娇的方式就是跟爸爸说,「我想吃您煮的拿手菜」,他会到市场捕捉一些景物,用来感怀父亲的辛劳,无意间会拍摄了台式红白相间的塑胶袋,用来凸显著台湾独特美学。

说到市场,张士飞最新作品,拍摄着一只只未被肢解开来的猪只,偶尔悬吊,偶尔整只猪体摊在桌上,这让人看了不是恐怖,而是尊敬,这些最后的身影唤起人们更加珍惜食物,更加敬重眼前的一切。

另一位评审特别奖魏歆晔,她平时是剧照师,这次作品拍摄的是剧照背后的场景,让人看见光鲜亮丽的一出剧的背后是一群灯光师,道具师、美术设计等人的心血付出。展陈部分,她刻意带来了绿色桌巾铺在圆桌上,呼应拍片时最常用的绿幕,相册上前后封面用的是银色的材质,拿来说明拍片过程灯光师反光的道具,这些微不足道的装饰细节,也出现在她拍摄的照片里。

第三天2021TAINAN PHOTO GO 摄影上桌活动结束离开前,获得这次评审特别奖的其中一员的黄迦带着满足的笑容,一点依依不舍的表情跟大家互道珍重再见离开,那满足的笑容是这三天她获得的心灵飨宴,那依依不舍是离开这里,又将回到面对自己的孤寂创作路。水交社马路上有着「慢行」两字,提醒着你我经过时要放慢脚步,也提醒每位创作者,创作路上且慢行,踏稳每个脚步,珍惜每个当下,照顾好每个脚下。这三天在水交社常有战机起飞升空,声音非常刺耳响亮,时间不到几秒钟,这声音常提醒着大家,作品除了要刺耳(亮眼)外,也要让人可以慢慢品味且观赏,就像一碗好吃的煨面,需要慢慢熬煮用心烹调出好的高汤,摄影创作的过程就是一碗熬煮高汤的过程,然而一碗好吃煨面,面条也是的关键的条件,就像摄影创作最终影像的呈现方式及媒材选择的重要。

创作路上不疾不徐,当作品完成时,自己、观者再回头探望这一条漫长路,是欣喜的、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