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人类的大脑正在变大

4月24日(星期三)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致命AI武器正用于战场,如何控制它们成了难题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中,有视频显示无人机深入俄罗斯境内,摧毁了石油和天然气设施。专家认为,人工智能(AI)很可能正在帮助指导无人机瞄准目标。使用这类武器,无需人为直接扣动扳机或作出引爆的最终决定。

包括配备人工智能的无人机在内的致命自主武器系统(LAWS)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开发。这些系统不需人工操作,而人工智能的加入则提升了它们的反应速度、精准度以及规避防御的能力。有观点担忧,未来任何一方都可能部署大量低成本的AI无人机,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消除特定目标。

“战争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相对简单的应用场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表示,“用系统找人并消灭目标的技术,远比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来得简单。”

人工智能在战场的使用激起了研究人员、法律专家和伦理学家之间的广泛争议。一些人士认为,AI辅助武器可能相对于人类操作的武器更为精确,能够减少附带损害,如平民伤亡和对居民区的破坏,同时减少士兵的伤亡和残疾,帮助弱势国家和群体进行自卫。然而,也有人强调自主武器可能导致灾难性的错误。许多人对于把关键的目标定位决策交给算法表示出深切的道德担忧。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探究“蓝区”背后的科学:解析长寿地区的秘密

“蓝区(Blue Zones)”指的是人们平均寿命异常长的地区,这些地方的慢性病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发病率较低,居民通常能活到90岁甚至100岁以上。

这些区域之所以被称为“蓝区”,是因为《美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丹·布特纳(Dan Buettner)在研究这些区域时,在地图上用蓝色圆圈标出了这些地方。

布特纳指出,所有“蓝区”共有以下九个特征,他将这些称为“九种力量(Power 9)”:1、以植物为主的饮食;2、持续的体力活动;3、充足的休息和睡眠;4、明确的生活目标;5、强烈的社区归属感;6、适度饮酒;7、饮食至八分饱;8、家庭优先;9、信仰精神。

这“九种力量”背后都有科学依据。例如,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持续体力活动不仅可以减少心脏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还能预防过早死亡。

研究“蓝区”不仅可以揭示长寿的秘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方式选择如何影响寿命。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将“蓝区”的发现应用于其他地区,以期改善人们的健康并延长寿命。

2、专家称,马斯克对AI的预测可能成为现实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预测称:“到2025年底,人工智能(AI)将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专家及伦理学家内尔·沃森(Nell Watson)也认为这一预测可能实现。

沃森概述了人工智能进化的具体时间表:

- 2024年4月,主要企业将在新的计算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 2024年5月,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将推动“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的发展。

- 2024年6月,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将结合结构化算法,形成能进行复杂推理和独立行动的“代理型边缘人工智能(Agentic AIe)”。

- 2024年9月,将设计出提升处理效率和人工智能性能的新方法。

- 2024年10月,技术进步将允许量子计算算法在传统硬件上运行,实现前所未有的数据分析速度。

到今年年底,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作。借助新的人工智能架构,多个模型将能结合它们的能力,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研究人员开发出类似活细胞的合成细胞

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操纵DNA和蛋白质,创造出外观和行为均类似于人体细胞的合成细胞。这项研究是该领域的首个成果,对再生医学、药物传递系统和诊断工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细胞和组织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这些蛋白质聚集在一起执行特定任务并形成结构。蛋白质对于构建细胞骨架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细胞无法正常运作。细胞骨架赋予细胞形状的灵活性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研究人员在没有使用天然蛋白质的情况下,构建了具备功能性细胞骨架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改变形态并对环境作出反应。为此,他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可编程肽-DNA技术,该技术能够指导肽(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与重新利用的遗传材料协同作用,共同构建细胞骨架。

这种编程DNA的能力意味着科学家能够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甚至可以精细调控细胞对外部压力的响应。尽管活细胞的复杂性超过了研究人员所创造的合成细胞,但活细胞更加不可预测,并且更容易受到如高温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中国研究助力开发能抗超级细菌的新药

超级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现有抗生素难以奏效,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挑战。中国的一支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策略,这一策略有望用于开发针对这些耐药细菌的创新抗生素。该方法结合使用蛋白质成分和含氟脂链,用于药物开发。

抗生素的过度和不当处方普遍存在。在多个国家,抗生素可以不经处方便可购买,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养殖中。因此,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对于储备抗生素的耐药性亦在增加。因此,开发创新的替代疗法变得尤为重要。

科学家从微生物中得到启示。脂蛋白是一种带有脂肪酸链的小蛋白质分子,细菌广泛使用它们来对抗微生物竞争对手。许多脂蛋白已经获准用作药物。活性脂蛋白具有正电荷和两亲性结构的共同特点,这意味着它们具有亲水和疏水的部分,使其能够与细菌的细胞膜结合并穿透进入细胞内部。

华东师范大学的程义云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致力于通过在脂质链中用氟原子取代氢原子来增强这种效应。这种改造使脂链具有疏水性和疏脂性。它们极低的表面能增强了与细胞膜的结合力,而其疏脂性则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

该方法利用脂蛋白的独特属性,通过合成含氟脂肽,在小鼠试验中证实了对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有效性,为治疗耐药性细菌感染开辟了一条希望的路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

2、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可治疗体臭的噬菌体

人体腋下的体味主要来源于大汗腺分泌的汗液经细菌代谢后产生。这些细菌天然存在于我们的皮肤上,不同个体产生的体味各异。日本大阪城市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是产生体味的主要原因。他们开发了一种噬菌体溶酶,可选择性地靶向这些细菌,为治疗体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研究团队利用东京大学的SHIROKANE超级计算机进行了大规模的皮肤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确认了葡萄球菌在体味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是基于全面基因组分析的。

研究人员表示:“腋窝体味是少数几种主要由细菌引起的皮肤问题之一。尽管许多人受体味困扰,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多见。我们相信这项研究能够开辟治疗体臭的新途径。”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皮肤病学调查杂志》(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Dermatology)上。

3、我们的大脑是否在进化?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体积正在增大

最新研究表明,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类的大脑体积持续增大。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UC Davis Health)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体积逐渐增加。研究显示,与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70年代出生的人的大脑容量增加了6.6%,脑表面积增加了近15%。

研究人员认为,大脑体积的增加可能导致大脑储备的增加,从而潜在地降低与年龄相关的痴呆症的风险。

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JAMA Neurology)上。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指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代似乎会影响他的大脑大小和潜在的长期大脑健康。虽然基因在决定大脑大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