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CPI跌破2%警戒 下半年通膨不容小觑

主计总处7日公布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1.95%,均低于2%通膨警戒。(陈信翰摄)

近期物价一览表

主计总处7日公布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1.95%,均低于2%通膨警戒,17项重要民生物资物价平均年减0.16%,更为4年来首度下跌。惟面对4月电价全面调涨,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下半年的通膨压力仍不容忽视,央行作风一向保守,3月先升息半码,就是对打击通膨采取预防性的措施。

民众最关心的还是5月CPI走势?主计总处综合统计处专门委员曹志弘指出,5月蛋类跌幅将收敛,且受近来天候不佳影响,蔬菜批发价格涨幅扩大,预估CPI有可能再度回到2%以上,不过,核心CPI应该能够维持1.8%左右。

针对政府4月涨电价,殷乃平认为,即将进入用电量较大的夏季,民众6月收到电费帐单,应该会很有感;另中东地缘政治未解、亚洲货币面临贬值等,下半年的通膨压力仍不容忽视。

4月CPI降至1.95%,若排除春节因素,是近9个月新低;曹志弘解释,鸡蛋因上年缺蛋比较基数高,4月下跌逾22%,创下50个月以来最大跌幅,行政院关注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也年减0.16%,是近4年来首度转跌,抵销部分涨幅,才让CPI跌破2%通膨警戒。

依主计总处资料显示,去年4月行政院关注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物价年增率高达7.35%,为近年来新高,显示去年同期基期颇高。

曹志弘坦言,电价上涨仍可能会推升物价,这分为直接影响以及间接影响,前者是指电费占CPI权数为1.15%,家庭电费支出会增加,后者是指商家因成本增加转嫁至售价。

以直接影响来看,4月电费年涨4.48%,推动CPI上涨0.05个百分点,间接影响售价,攸关市场竞争力,曹志弘观察,这会慢慢发酵,不一定会立即调整售价;6到9月夏季电价,家庭用电的涨幅,可能会再提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4月医药保健类涨幅达5.34%,创下近18年以来新高,曹志弘分析,与部分医疗院所调涨挂号费有关,加上去年7月起实施「健保部分负担调整方案」,调高健保门诊药品与急诊部分负担所致。

外食费年增为2.93%,创下28个月以来新低,看似服务类价格出现缓步收敛的迹象,不过,电价才刚上涨,曹志弘认为,接下来仍要持续观察外食费的变化才能确认是否涨势趋缓。

受连夜豪雨中南部菜价飙涨;全联7日宣布,配合台北市政府市场处启动「蔬菜平价措施」,即日起至12日止,双北共227间门市进行「8款蔬菜限定优惠」,包含国产马铃薯、茭白笋、A级杏鲍菇、鲜采香菇、进口洋葱、白萝卜、日本山药等限时下杀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