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年增率2%為通膨警戒線?央行:採彈性定義較妥適

台湾消费者物价上涨率(CPI)已经连续3年超过2%,通膨成为近年最受关注议题,不过对于外界惯称2%为通膨警戒线,中央银行认为,台湾属于小型开放经济体,采具弹性的物价稳定定义,应较妥适。

主计总处统计,自2022年以来,台湾CPI(俗称通膨率)持续高于2%,尽管涨势逐步放缓,预估今年仍达2.07%。央行13日发布的最新预测,则估今年通膨率为2.12%。

近年通膨议题受瞩,外界数度讨论台湾是否应订定明确的通膨目标,以作为施政依循及参考,不过央行指出,小型开放经济体通膨易受外来因素影响,物价稳定定义宜具弹性,且供给面因应措施至关重要。

央行说明,国际间央行的通膨率目标不尽相同,先进经济体央行如美国联准会(Fed)、欧洲央行(ECB),虽然多奉行2%通膨率目标,但开发中国家央行的通膨率目标大多高于2%。

央行指出,就算主要先进经济体央行多以2%为通膨率目标,也会强调此为中期达成目标的概念, 并赋予一定程度弹性;探究背后原因,近年来,结构性因素转变削弱央行对通膨率的影响,加深央行实现精确通膨率目标的难度,且供给面冲击让通膨预测更加困难,导致严格的通膨目标化机制愈来愈不可行。

台湾又属于小型开放经济体,通膨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央行表示,有鉴于此,台湾采具弹性的物价稳定定义,应较妥适。

央行指出,摊开各界对通膨目标的讨论,COVID-19疫情后,提高通膨率目标的声浪渐增,但目前仍无定论;也有部分声音认为,在通膨率持续未能达标的情况下,并非调整通膨率目标的适当时机。

至于政府面对通膨的作为,央行认为,伴随全球化走向零碎化等结构性因素转变,供给面不稳定性的可能性愈来愈高,面对供给面通膨的冲击,货币政策效果相对有限,如果能搭配从供给面着手的财政政策等因应措施, 有助于让稳定物价发挥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