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大厂转型 锁定「黄仁勋口中关键」猛攻 台达电上门
(图/今周刊提供)
一家近一甲子的泵浦大厂,靠着不断创新研发,抢下台达电等电子厂订单;在第二代接班4年后,大井今年营收、获利都将创下历史新高。
走进一间位在新北三芝千坪大的厂房,里头正生产着一台台的泵浦。很难想像,这一台不起眼的零件,竟是辉达创办人黄仁勋口中,协助AI伺服器散热关键。
泵浦:如同人类心脏,透过血管把血液输送到各个地方去,是移动流体的重要装置,由泵跟电机组成。
这里,是1967年创立的台湾泵浦厂商龙头大井,该公司在全球有上千家客户、外销逾40国,从民生用的抽水马达,到工业用切销机都有使用他们的产品。4年前,他们跨足电子厂,负责生产AI伺服机柜冷却液分配系统(CDU)水泵,连台达电都主动找上门。今年,大井将在12月18日,以每股51元的承销价上柜挂牌。
摊开大井财报,今年前11个月,大井营收已达14.6亿元;前三季每股税后纯益(EPS)2.66元,皆是历史新高。
二代改革、创新 迎向新蓝海
表面上,大井营收、获利创高,是受惠于AI热潮,但其实,能搭上这班顺风车的关键,来自于二代接班的改革。时间回到2019年,当时,大井仅是营收10亿元、获利1100万元的公司。眼看公司准备投入资本市场,创办人黄秀雄也决定将公司营运重担交给二代。
2020年,黄秀雄大儿子黄景丰正式接掌董事长,女儿黄锦云担任总经理,另安排女婿沈建华出任技术长,最小的儿子黄景成则为国际业务副总。这群二代几乎一出社会就进入大井,从基层做起,具备20到30年经历。
「接班后最大不同,是改打团体战!」这群「二代军团」接受本刊专访时异口同声说。
原来,在他们眼里,黄秀雄就像一位「超人」,包办公司大小事,但随着公司扩大规模,打破过去「一个人说了算」的传统,就成为他们的共识。
举例来说,这群二代掌门人观察到,大井明明具备泵浦研发、制造的能力,毛利率却仅有两成,于是,接班头一年,他们召开策略委员会,黄景丰就业务角度提供成本建议,黄锦云则分析公司财务,最后拍板三面向降低成本。
首先,他们先调整供应链,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高可塑性,实现射出成型免加工,交期从传统的4至6个月缩短至仅需4至6天。另外,他们也引进自动绕线机等智慧化设备,改善零组件生产手法。
同时,他们也大胆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导入软体事先模拟开模,过去常要花1年以上时间试错,如今单一模具验证可缩短到半年内,且准确度可提高到9成。
「光是导入开模的软体就要砸上百万元,对老一辈来说是个高额数字。」沈建华点出以前不敢做的原因。如今,大井毛利率已提高到3成,库存成本也降了5%,印证这群二代的大胆投资,确实有助于公司获利提升。
与此同时,大井靠着不断进化,建立护城河。黄景丰回忆,大井某项产品一卖就是四十年,但效率一直在进化,零件也跟当初完全不一样,「父亲不断灌输我们这一代,泵浦须一直创新。」
从大井草创初期就合作的泉兴电机董事长黄明朗透露,传统家用泵浦耗电、声音又大,但大井主动升级成离心式,不仅小声又省电,近10年还往变频走,「走得快让各行各业都愿意与大井尝试合作」,如今每年仍向大井购买3万台泵浦。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图/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