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代战机歼20升空 展现超远距空战能力
歼-20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上空进行飞行展示。(中新社)
大陆自制的5代战机歼20,是珠海航展的当然主角,与2018年只是通过会场的惊鸿一瞥、2021年没有观众的单调表演不同,这一次终于正式登上表演舞台,观众也能较为近距离观察歼20起飞整备,调整前翼、襟翼与全动式尾翼,一切就绪后进入跑道,然后全速升空的过程。
歼20以2架同时起飞,掠过会场与观众致敬,接着其中一架脱离,留下1架战机飞行表演,包括副翼滚、小半径转弯、钻升、连续副翼滚几个动作。由于表演当天的天空有薄云,因此歼20在几次转弯,在机翼边缘出现水气凝结的雾气,经过太阳的照射形成如彩虹般的光影,被媒体称为「踏着七彩祥云」。
严格来说,歼20的飞行表演并没有令人惊讶的动作,不过歼20的设计定位很可能不是空中格斗,而是超远距防空。因为它的机体特点是机鼻空间大,可以安装大功率的火控雷达,搜索极大空域范围的目标;另外歼20的弹舱空间又长又大,能够安装相当长的霹雳15型远程空对空飞弹,该型飞弹的射程号称达到300公里,这使得歼20有着超视距外的空战能力。
航空分析师普鲁雷希特(Andreas Rupprecht)从展览
会上的两架歼20机身编号,判断目前歼20的量产进度。他说,参与表演的2架歼20,机身上分别用小写字母写着CB0369和CB0370。根据之前情报的判读,CB03指的是这是第4批次,CB00是第1批次。建造编号的最后两位数字表示该特定批次的流水号,航展上的喷气式飞机是第四批生产的歼20中的第69架和第70架飞机。
根据他之前的研究,保守估计前3个生产批次,分别是18架、46架和56架,第四批应该增加到70架,而少量生产的约有18架,因此歼20的总量应该约208架。
歼16经常被视为「陆版Su-30」,不过这种说法并不精准,因为大陆另外购有俄罗斯的Su-30MKK,而且并无购买生产线。它的来历是基于歼11双座型(J-11S)的生产经验,加上Su-30MKK的操作经验自行生产而来,外型是源自俄罗斯Su-27「侧卫」(Flanker),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大陆自制,包括发动机,使用涡扇10型「太行」发动机。
正因为歼16是全部自制,因此使用的武器弹药也都是大陆自制,包括鹰击-62反舰巡弋飞弹、鹰击-83反舰飞弹、雷电-10反辐射飞弹,当然空对空武器也是以大陆自制为主,包括霹雳-9短距空对空飞弹、霹雳-12中程空对空飞弹,与霹雳-15长程空对空飞弹。
此次珠海航展,歼16的飞行表演也相当保守,并没有展露侧卫战机招牌动作「普加契夫眼镜蛇」,原因不明。
另外,歼16还有电子攻击版本,称为歼16D,外型特征是原本翼梢的飞弹挂架,改成固定式的电子设备舱,角色定位与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类似。该机在去年的珠海航展首次亮相,也在今年的航展再次登场。
歼16经常出没在台海中线附近,但外界对歼16的性能并不了解。因为中国大陆的工业综合能力兼有苏联/俄罗斯的基础,与改革开放后的西方资助,一般认为,即使大陆的航空引擎制作能力还不如俄罗斯,但是航空电子设备可能比俄罗斯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