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遥远恒星忽明忽暗,是因为有戴森球?

5月6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宇宙暗能量或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

一项开创性的宇宙测绘项目的初步结果暗示,宇宙中的暗能量在过去110亿年间可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宇宙演化及其未来的理解。

今年4月初,在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市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研究人员发布了暗能量光谱仪(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简称:DESI)的初步观测结果。这项仪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附近的基特峰国家天文台,自2020年起开始以3D方式绘制宇宙地图,目的是测量推动星系分离的神秘力量——暗能量。初步观测结果令人惊讶地显示,暗能量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虽然这项研究仅基于DESI五年数据收集计划中的第一阶段,但它已成为史上最大的宇宙地图之一,揭示了在前所未有的110亿年宇宙历史中暗能量的影响。

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即暗能量可能正在减弱,这将是对几十年来广泛接受的宇宙理论模型的首次实质性挑战。这一点如果成立,可能会深刻影响我们对宇宙演化及其未来可能的理论。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激光激发原子核的钍跃迁为开发核时钟铺平道路

多年来,专家们一直在寻找钍原子核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激发状态,因为这一发现可能关键于制造出比现有原子钟更精确的核时钟。

自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便推测存在一种特殊的原子核,可以通过激光操控。钍-229的两种能态非常接近,理论上激光足以实现能态转换。

尽管直到现在,仍无直接证据证明这种能态转换的存在。过去的研究小组尝试通过在电磁陷阱中独立操作钍原子核来研究它们。

这一突破最终实现,科学家们找到了长期寻求的钍跃迁的确切能量。研究首次证实,利用激光将原子核激发到更高的能态,并精确地返回原始状态是可行的。

在维也纳科技大学的托尔斯滕·舒姆(Thorsten Schumm)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小组成功地将经典量子物理与核物理相结合。这一成就的关键前提是创造出含钍特殊晶体。他们的研究细节发表在论文《Th-229核的激光激发》(LaserExcitation of the Th-229 Nucleus)中。

2、科学家称遥远恒星独特闪烁或是巨型外星建筑造成的

近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在细致研究博亚吉安恒星(Boyajian’s star)的不规则变暗和变亮现象。科学家指出,这颗恒星的行为极其异常,其亮度会突然下降,随后又以快速不稳定的速度上升,这在银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当博亚吉安恒星的这种不可预测行为在2012年首次被发现时,开普勒太空天文台对其进行了深入观察。观测结果显示,大量物质周期性地遮挡了恒星的光线,并紧密环绕其周。

关于这颗奇异恒星闪烁的理论包括小行星带、尘埃环以及解体中的彗星等。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提出,导致博亚吉安恒星出现奇怪闪烁的物体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外星巨型建筑,类似于“戴森球”,引起了最多的关注。

“戴森球”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1960年提出的理论,他推测一些外星文明可能已经发展到能够在他们的恒星周围建立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以捕获星球的热能和光能。这些高级文明将通过被称为戴森球的巨型圆形结构来获取能量。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新发现的T细胞控制机制可干扰癌症免疫疗法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与曼海姆大学医学中心(UMM)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表面携带特定标记蛋白的活化T细胞受到免疫系统中另一种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控制。这种机制可能抑制破坏性免疫反应,同时可能削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癌症的效果,并且可能是治疗性CAR-T细胞快速衰退的原因。研究这一机制的干预可能提升这些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

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抵抗病毒感染和肿瘤的主要参与者。然而,T细胞也可能在自身免疫反应中攻击身体自身的健康组织,这种情况可能致命。因此,对T细胞的活动进行严格控制至关重要。

DKFZ和UMM的研究团队从健康供体中筛选活化T细胞时,鉴定出B7H6蛋白为NK细胞识别并攻击的分子。来自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或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中的活化T细胞表面显露出大量的B7H6。共培养实验表明,NK细胞通过表达的B7H6识别活化T细胞。而B7H6基因被破坏的T细胞则受到保护,免受NK细胞的攻击。

研究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知道了多种所谓的检查点分子,这些分子通过增强或减少T细胞的激活来调节免疫反应。B7H6可以被视为对T细胞具有进一步抑制作用的免疫检查点。”

2、研究称地球磁场崩溃引发了动物出现

埃迪卡拉纪,也称震旦纪,大约从6.35亿年前至5.41亿年前,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标志着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为生命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这种生命大爆发的展开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Nature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在埃迪卡拉纪动物多样性和繁荣期间,地球的磁场处于极其异常的状态。研究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地球古代磁场的波动可能导致了氧气水平的变化,这对数百万年前生命形式的增殖至关重要。

研究指出,埃迪卡拉动物群中的生物体,有些体型可达一米以上且能移动,表明与早期生物相比,它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氧气。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科学家发现一种新药在减肥上有惊人效果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或许找到了对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新方法,他们的研究关注点在于细胞的线粒体。他们的发现发表于《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杂志,研究显示,一种特定的阻断线粒体功能的药物能够逆转老鼠因饮食引起的肥胖、脂肪肝和糖尿病。

线粒体是人体健康的关键,负责处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为细胞的各种功能提供所需能量。线粒体是新陈代谢的中心,根据不同的需求或对疾病的反应,能够改变其代谢途径并重新编程。

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候选药物,旨在阻断线粒体功能,进而阻断细胞能量的生成,原本用于治疗癌症。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这些药物对小鼠的新陈代谢也有积极影响。

实验中,研究人员对食用高脂肪饮食的雄性肥胖老鼠进行了口服治疗。结果显示,通过阻断细胞的能量产生可以逆转肥胖和糖尿病的现象。

2、麻省理工学院发现光分子效应:光可以在没有热量的情况下蒸发水

蒸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观察并利用它。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忽略了蒸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系列精确的实验中证明,热量并非导致水蒸发的唯一因素。他们发现,当光线照射在水面上,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将水分子分解,并使其蒸发到空气中,而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热源。

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可能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助于解释多年来关于阳光如何影响云形成的谜团,从而影响对气候变化中云量和降水的影响的理解,还可能开辟利用太阳能进行脱盐或材料干燥等工业过程的新方法。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这些发现,并提供了多种证据来证实这一现象的真实性及其工作机制的细节。(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