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合欢山 吹起滑雪风潮

林务局1965年规画合欢山森林游乐园区,选在合欢东峰兴建「松雪楼」及滑雪场,辟建全长420米、高低落差160米的滑雪道、铁塔与缆车,许多青年学子透过救国团冬季活动前往滑雪。(国发会档案管理局提供)

合欢东峰上所遗留下来的缆车遗址,60多年前,从松雪楼载着民众上山滑雪。(罗亦晽摄)

2022北京冬奥正如火如荼展开,住在亚热带台湾的民众,若想体验滑雪往往得到日、韩等高纬度国家。但许多民众都不知道,其实台湾也曾有滑雪场,位置就在海拔3000多公尺的合欢山上。

太鲁阁国家公园解说员林茂耀表示,1935年合欢越岭道开通后,日警宫平松景一行4人登山队由合欢越岭道来到合欢山区,完成台湾史上第一次的高山滑雪,之后二战爆发滑雪运动也告中断。

1960年3月台湾山岳协会在中横公路完工之际举办「合欢山探雪活动」,其中有名日本人听闻过战前合欢山滑雪历史,携带装备利用残雪成功滑雪,媒体大篇幅报导后,引起大众热议与相关单位注意,认为应可在合欢山兴建滑雪场。

林茂耀说,中横公路开通后,救国团常带领青年学子上合欢山登山健行;1963年中华民国滑雪协会等单位成立并持续推动雪上运动;1965年林务局也规画合欢山森林游乐园区,并在合欢东峰兴建松雪楼及滑雪场,辟建出全长420米、高低落差160米的滑雪道、铁塔与缆车,不仅解决高山食宿问题、方便滑雪者上山,也让亚热带台湾拥有第一座正式的滑雪场地。

早期要前往合欢山并非易事,往往得参加救国团的冬季活动,每到雪季,合欢山巅总能见一群年轻人背着长长雪撬,开心地在冰雪世界中滑雪,点燃了国内的滑雪风气。

林茂耀表示,1974年林务局在松雪楼下方兴建「滑雪训练中心」,专供滑雪协会营队员使用,过去10多年来,上千名青年学子在此接受雪训,也是我国滑雪选手在台的唯一训练基地。

近年合欢山积雪量变少、雪期变短,滑雪活动难以为继,且国外观光盛行,热爱滑雪者多会出国挑战更多元的滑雪场,台湾首座滑雪场也因此逐渐销声匿迹,仅剩下合欢东峰遗留的缆车遗址,凭吊这段风花雪月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