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圆秃低于30岁 诊断要看全身
圆秃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典型表现是界限分明的秃发斑块、头发容易抓落、头皮上的断发和黑点。(台湾皮肤科学会提供)
圆秃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可能和环境、感染、药物、疫苗、重大心理创伤和急性压力有关,但多数患者找不到确切原因。过去临床上以头皮落发的面积比例,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但根据台湾皮肤科医学会今年最新发表的「圆秃诊断及治疗共识」,评估时不仅要看头发,也应检查全身其他毛发,例如胡子、眉毛是否有局部脱落。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理事杨朝钧表示,所有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圆秃,但根据统计,超过6成患者发生在30岁前,尤其好发于25到29岁。圆秃的典型表现是界限分明的秃发斑块、头发容易抓落、头皮上的断发和黑点,尤其是「惊叹号状」断发,也就是头发越接近根部变得越细。
根据「圆秃诊断及治疗共识」,临床上通常可借由理学检查诊断圆秃,仅少数病人需要进行头皮切片检查。杨朝钧指出,医师在评估圆秃病人时,除了要注意病人头发,也要检查全身其他毛发,例如睫毛、胡子、眉毛、阴毛、腋毛、体毛等,因为自体免疫疾病会影响全身,因此这些毛发也会有局部脱落的情形。
圆秃的严重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杨朝钧说明,常见的全身性治疗包括口服皮质类固醇、环孢素和MTX,这些药物虽然有效,但也伴随一些副作用,例如口服皮质类固醇可能引起体重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环孢素的副作用包括肾毒性、高血压和增加感染风险,MTX则可能引起肝毒性和骨髓抑制。近年小分子药物JAK抑制剂被使用于圆秃治疗中,提供病人更多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