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受理191家同比大增117%,新三板重现挂牌潮
沪深IPO收紧、企业转道北交所,新三板挂牌数量也大幅增加。
第一财经从全国股转公司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三板累计受理挂牌企业292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8%。其中,今年6月就受理了191家企业的挂牌申请,同比增加117%。截至7月8日,新获受理企业中242家左右在审。
同时,新三板拟挂牌公司的审核也在快速推进,进入7月以来,就有80余家企业进入首轮问询,这些企业均是在6月下旬获受理。
新三板市场为何掀起挂牌潮?渤海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张可亮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新三板出现挂牌热,主因是企业大多希望以新三板为“台阶”登陆北交所。在沪深市场阶段性收紧的情况下,北交所成了最佳的上市渠道。
“一部分公司是因为去年北交所推进深改,启动了北交所IPO;另一部分是因为沪深IPO收紧,加上创业板和科创板提高上市门槛,上市难度大增。”新三板资深人士崔彦军对记者说,“一些科创属性不强,或者净利润没有8000万甚至1亿的,也没有底气去报双创板块,因而转投北交所”。
也有分析认为,新三板和北交所受理数量虽然快速增加,但预计发行审核和新股上市节奏,仍将受到合理把控。
6月受理191单挂牌申请
股转官网显示,截至7月10日,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6146家,其中基础层3976家,创新层2170家。
今年初,A股市场延续去年下半年的收紧态势,前五月沪深交易所“零受理”,北交所也仅受理了2家企业的上市申请。
与A股不同,新三板的挂牌申请受理数量,仍在增加之中。今年一季度,股转受理了23家企业的挂牌申请,2023年同期仅为8家。6月,股转公司受理了191家企业的挂牌申请,仅在6月24日-28日当周就有146家获受理,涉及虎丘影像(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襄阳正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些新三板挂牌申请新获受理企业,已快速进入问询阶段。进入7月以来,就有87家企业进入首轮问询。例如,6月28日挂牌申请获受理的日照市七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7月5日收到股转发出的首轮问询函。
从企业情况来看,此番申请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多家曾有“冲A”折戟的经历。曾从沪市主板“撤单”的衢州南高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南高峰 ")就是如此。
去年2月28日,南高峰的沪市主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3月20日进入已问询环节,8月31日披露了该公司及中介机构对首轮问询函的回复,直至11月27日因撤单宣告IPO终止审核。四个月后的今年3月28日,南高峰申请新三板挂牌获受理,至7月1日已完成第二轮问询回复。
此外,从此次申请挂牌企业的业绩表现来看,部分企业去年利润超过亿元。
数据显示,6月下旬挂牌申请获受理的白云山(600332.SH)控股子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达6.49亿;4月初获受理的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6.23亿。
新三板重拾热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阶段,新三板受到拟上市企业青睐,出现挂牌潮,与A股市场IPO环境密切相关。
“企业挂牌新三板,大部分是奔北交所而来,小部分是为享受分红免税。”崔彦军称。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新三板挂牌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沪深市场IPO收紧,企业转向北交所,而新三板是企业冲击北交所上市的必经通道。
按照规定,北交所上市门槛之一是“发行人为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去年9月,北交所发布“深改19条”措施后,北交所上市路径进一步畅通。北交所明确,发行条件中“已挂牌满12个月”的计算口径为“交易所上市委审议时已挂牌满12个月”,允许挂牌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二次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上市。
目前,北交所的上市申请受理数量,也明显都与沪深市场。数据显示,进入6月之后,A股IPO受理重新开闸之后,沪深市场各有1家企业获受理,北交所新增受理企业数量则快速增加,当月达28家。
“挂牌热也表明,从新三板到北交所这条多层次资本巿场的递进通道,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认可。”周运南说。
拉长时间线来看,从挂牌企业摘牌出走到回流,新三板正在重回市场的视线当中。
“目前的挂牌潮,也是相对当前的沪深市场而言,新三板挂牌热是在2015年、2016年那会。”有新三板人士对记者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万家。但此后几年,受困于市场流动性,挂牌企业纷纷摘牌出走。
张可亮同时建议,目前也要看到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市场急需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能力,增加自身的吸引力,才能和北交所一起真正成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也需抓住时机推进高质量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