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高三学生脑补手术后重回校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潘医生好,我家小刘(化名)这次模拟考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再次感谢你们。”日前,看到家长发来的信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牵挂的心彻底放下。

小刘是浙江某地的高三学生,一直以来成绩都在班级前列,学习也很自律。但从一个多月前开始,她总是莫名头痛和恶心,常常痛到无法专心学习。一开始,她以为是没休息好的缘故,不想让家长担心便没有告诉他们。

直到4月底,小刘已经连着好几天走路都不稳了,学习效率也大大降低。一边是即将进行的高考,一边又担心身体出现大问题,一番心理斗争后,她才告诉父母,被马不停蹄带到当地医院就诊。

4月29日,距离高考还有38天。经过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当地医生发现小刘颅内长了一个约4厘米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建议准备住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

“为了孩子的健康,手术肯定是要做的,但是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对孩子以后的影响也太大了,我们肯定要慎重考虑。”小刘父母表示。

“我仔细分析了当地检查结果,小脑肿瘤诊断是明确的,手术也是肯定要进行的,但对这个孩子来说,时间点实在太特殊了。”在浙大一院庆春院区神经外科,接诊的潘德生副主任医师表示,肿瘤已经压迫小脑前方的脑干,影响脑脊液循环,继续进展将引发急性脑积水和脑疝,危及生命。

几经考量后,他与小刘父母进行了详细的电话沟通,决定尽快转院至浙大一院手术治疗。

“其实,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总体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当时最关键的就是尽可能快将她收治入院手术并及时康复出院。”潘德生解释道。

为此,神经外科联同入院服务中心为小刘开通“绿色通道”。入院服务中心立刻启动“全院一张床(全院床位统一调配)”联动机制,为她协调病床。

5月1日,高考前36天,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神经外科副主任王峰主任医师和潘德生副主任医师主刀,采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双镜联合手术,为小刘成功拆除了脑子里的“炸弹”。

“我们尽量把手术创伤降至最低,加速术后康复。”王峰主任医师介绍。

5月4日,经过3天休养,小刘的身体状况基本恢复,开始恢复学习。

5月7日,小刘的手术切口恢复非常好,精神状态也恢复到生病前,经过医生评估,当天她顺利出院。

“我一定会抓住这段好不容易‘抢’回来的时间全力冲刺的。”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