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聚焦民生“微小事” 守护群众“大幸福”
“3栋门头有块玻璃破损了,需要更换。另外,玻璃上有污渍,需要清理。”“好的,稍后就安排工作人员去核实、处理!”日前,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中环湖滨公馆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在楼栋架空层开展“楼栋议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的氛围下就小区存在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充分的商议讨论,最终就相应问题如何解决达成一致。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居民需求各不相同。如何让居民群众的心声掷地有声?安徽各地积极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深化党组织领导的议事协调机制,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从“微小事”破题,给群众带来“大温暖”。
现代版“六尺巷”
和谐邻里奏新曲
时代变迁,礼让精神迁移与共振,“六尺巷美德”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的龚湾巷也曾发生。在安庆路第三小学永红路校区内,作为合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迹,龚家祠堂的一块石碑诠释着龚湾巷故事千百年流传的“精神内核”:明末清初时,当地龚姓、万姓两户人家为了建新房,从纠纷到各自礼让,最终形成了龚万巷,传为美谈,也就是现在的龚湾巷。
如今,龚湾巷的故事正在成为周边社区处理邻里关系的和谐之道,“求和”与“礼让”的文明系统,联结起了家家户户。“礼让文化指引着我们,如何以更加柔和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和难题。”三孝口街道龚湾社区党委书记杜红燕说,社区作为一个大家庭,邻里之间各自礼让,赢得了“整体性”的幸福。
在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松林居民区,明珠湖畔小区主动为相邻小区让出“一米三”消防通道,礼让出一条现代版的“六尺巷”,彻底解决了双方长达三年的矛盾,居民纷纷拍手称好。
原来,三年前,明珠湖畔小区与肥西县的染坊小区二期之间有一个消防通道相邻。为了安装进出门禁以便加强管理,明珠湖畔小区设置了一个门岗,染坊小区居民得知后坚决不让安装。
“当时两个小区的居民为谁占了谁的消防通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还聚集了很多居民吵得不可开交。”芙蓉社区松林居民区党委副书记王明霞介绍,近三年来两个小区矛盾愈演愈烈,成了小区治理的难题。
为了将两个小区的矛盾化解好,由明珠湖畔小区党支部牵头,召集两个小区所属居委会、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协商议事会,充分听取小区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专业测量人员,确保矛盾化解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同时,明珠湖畔小区党支部主动提出,让出1.3米的地带给染坊二期使用,以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如此一让,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邻里关系重归于好。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基层治理“一起干”
在黄山市祁门县塔坊镇,有一本民情日记,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30多年坚持不懈。日记里记录着群众所需所盼和村“两委”为民办实事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因为开展环境整治,塔坊镇响潭村洪村组要拆除230余间废弃不用的猪栏棚厕,但村民们不愿配合。响潭村党支部书记王进财动员自己的亲友,第一个主动拆除了猪栏棚厕,其他党员、村民代表也紧随其后主动拆除,居民们由此纷纷响应。
“如今,乡村居住环境美了,村民人心更齐了。”王进财表示,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带动村民由“一旁看”变成“一起干”,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化解潜在矛盾。2023年,响潭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卫塘社区辖区内小区多为楼龄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面对既有住宅电梯加装、“高龄电梯”换新、邻里噪声扰民纠纷等基层治理难题,卫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努力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聚焦民生热点,倾听群众呼声,是卫塘社区始终坚持的服务‘核心’。”卫塘社区党委书记陈红说,社区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常态化开展“两委”进小区、“六情”大走访、“邻贤”党群议事协商会等工作,广泛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居民群众困难与诉求,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在基层治理的矛盾化解中,社区不仅要为居民办好事,更要做好“和事佬”。在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高墩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六尺巷”精神贯穿于基层治理工作中,在矛盾化解、和谐邻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社区通过党建引领设立了社区调解室,邀请有威望的居民、党员志愿者担任调解员。当邻里因房屋漏水、公共空间占用等问题产生矛盾时,社区党员志愿者充当“和事佬”,引导双方冷静对待,以六尺巷精神为指引换位思考,在公平公正中化解矛盾。
长丰县水湖镇小岗村积极建立健全“党建+矛盾纠纷化解”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成员和网格员为小组成员,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责任制。他们以村级网格员为主干力量,设置村民议事亭,利用农闲时分,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结合日常摸排,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回访。近年来,小岗村共积极化解百姓身边纠纷100余起。
老问题新办法
解民忧惠民生
位于合肥市东二环路的五里庙装饰世界是一家建材批发采购市场,作为成立近20年的老市场,如何给电动车充电一直是商家和消费者面临的难题。
为了缓解市场内充电位紧张情况,依托包河区同安街道明杰党支部成立的“企师父帮帮团”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调研,经社区“两委”会研讨,于今年9月组织相关方签订了协议,在市场内新建4个充电片区,给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充电环境。
目前,新修建的充电区域已正式投入使用,共有200个充电位,每个区域都配备了防火雨棚和监控设备,每台机器提供扫码或刷卡两种方式充电,并配备2公斤灭火器。
走进铜陵市铜官区西湖镇立新社区,曾经老旧的小区如今焕然一新,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立新社区结合小区实际和居民意愿,推进城市更新框架下老旧小区集中连片改造,实现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更新、环境绿化提升和服务功能完善。在改造过程中,社区充分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了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经常需要骑电动车上下班,原来没有固定的充电点,自己也干过飞线充电的冒险行为,现在增加了很多固定充电棚,既方便又安全,治标治本了。”立新社区居民小李说。为解决居民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此次改造中,电动汽车充电桩设点2处,增设充电桩棚23处。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
年近70岁的葛宗平是长丰县下塘镇安费塘社区的退休村干部。他退休不褪色,积极加入社区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工匠及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等构成的“五老说事”团队。凭借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葛宗平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村民眼中,他办事公正,威望颇高,大家都愿意倾听他的意见。
村民高乾红因翻盖新房,占用了部分公共道路,引发其他村民不满,纷纷信访诉求要求解决。“五老说事”团队得知后,多次上门与该户人家沟通,讲述公共道路对于全体村民的重要性,最终说服这户人家调整了建房规划,化解了信访矛盾。据统计,“五老说事”团队成立以来,已接待群众50余次,当场调处解决48件,调解成功率达96%。
“说千言万语、对待群众真心;访千家万户、化解矛盾热心;吃千辛万苦、说服群众耐心;想千方百计、服务群众诚心。”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党委书记吴峰介绍,锦绣社区通过设立调解基地,组建由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党小组长、楼栋长、德高望重的居民及党员志愿者等共10名骨干成员组成的红色调解队伍,打造“和为贵”红色调解项目,彰显红色调解“微动力”。
“和为贵”项目推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处理机制,构建“矛盾收集—按需调处—调解服务”三级闭循环机制,红色调解队伍“走下去”再“请上来”,确保了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记者从省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各市县均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并结合实际设立为基层减负、网格管理等专项小组,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其中,发布《关于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意见》,明确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网格管事等重点推广任务。(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武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