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居民会客厅,家门口的好去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关杏子 郑子琦

“以前来社区办事,跟工作人员隔着柜台,很有距离感;现在没了柜台,舒服多了,大厅设计的像家一样,真是太贴心了!”在新投入使用的铁运社区“居民会客厅”内,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潘碧云说。

一年来,杨庄街道坚持“共建共享、服务群众”的思路,“去行政化”改造升级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会客厅”。在这里,长长的办事柜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发桌椅、图书玩具;居民即使不办事,也可以在这里休息看报、喝茶交流,很是惬意。

标准化建设,打造温馨新家园。“居民会客厅”打破了传统的“一站式”柜台的设置,推动社区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和去形式化,变为“客厅式”办公。街道社区以“易进入、可互动、能共享”的服务理念,设置除办公区域“大变身”外,还划分为服务区、娱乐区、议事区、休闲区等5个服务区域, 推行“散座式、家庭化、客厅式”服务工作格局,社区还在“居民会客厅”中统一设置了“能量补给站”,配备爱心雨伞、医疗箱、针线包、充电器等便民服务设施,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居民群众提供“家庭式”服务。

集约化整合,搭建服务暖心站。“居民会客厅”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强化共建共治共享,为党员、居民群众提供党员教育、志愿帮扶、物业缴费等服务。聚焦辖区老年人较多的实际需求,整合辖区卫生服务站等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眼部及口腔义诊等服务40余次。聚焦青少年社会实践服务功能,在丰富实践板块和提升活动质量上下功夫,通过一室多用打造社区儿童之家、儿童科普基地、“童跃广场”等活动场所,开展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垃圾分类、普法课堂等活动36次,打造社区幸福“共同体”。

高效化服务,架起居民连心桥。街道社区以专业化“全科社工”队伍为抓手,通过集中培训、跟班培训、帮带培训的方式促使社区工作者成为“全岗能手”,实现老百姓“只到一扇窗”就能办理所有业务的目标。“会客厅”搭建以来,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宣传政策200余条,解决群众关心问题412余件,以“书记连心日”系列活动为契机,阵地共用,使“会客厅”变身“议事坊”,确保实现诉求处置,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组织员”“解忧员”等作用,实现社区由“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由“小区管治”到“小区善治”的转变,让“会客厅”成为更加有温度的“社区大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