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有多難?奪牌到摘金的44年悲願與中華隊傳統強項的養成路

台湾的奥运夺牌之路,是由「亚洲铁人」杨传广开启。图/联合报系新闻资料库 (记者卜敏正/摄影)

(内容/戚海伦,编辑撰稿/一刻鲸选)

记得2021年的夏天吗?尽管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全球总算是熬过Covid-19疫情影响,东京奥运正式点燃了圣火。

这场睽违「五年」之久的体育盛会中,中华队一鸣惊人,取得有史以来,我们参加奥运的最佳成绩,总共抱回「二金、四银、六铜」,许多项目突破了过去纪录。

对于运动选手们而言,能够在世界殿堂与各国选手比赛,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梦想之一,若可以再进一步站上颁奖台,更是足以忘却练习辛苦。

而说起从首次夺牌到成功摘金的历程,或许不只是前人们努力不懈的成果,也是一代台湾人从小盼到大,终于美梦成真的一刻。

创下田径纪录的重量级前辈

其实早在1960年的罗马奥运时,台湾便已获得第一面奖牌。当时站到颁奖台的人,是阿美族的原住民,拥有「亚洲铁人」绰号的杨传广;他在田径项目的男子十项全能竞赛,取得了银牌佳绩。

八年后的墨西哥奥运,台湾再次夺牌,这次同样是田径选手,那就是「飞跃的羚羊」纪政,她在女子80公尺跨栏拿下铜牌。这张铜牌,不只是台湾女性第一人,同时还是亚洲女性运动员首次在奥运田径赛事夺牌。

但田径世界的竞争之激烈,这两张奖牌之后,中华队直到目前暂时仍没有再次站上颁奖台的纪录。

从示范赛到传统强项的历史记忆

此后,一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才由蔡温义在男子举重60公斤级拿到铜牌;同届奥运中,实际上还有另一面奖牌,然而,因为是所谓「示范赛」,所以不被列入正式成绩,那就是日后被称为「国球」的棒球。

又过了四年,在汉城奥运,一颗小小的希望种子逐渐萌芽。

倘若只看正式奖牌榜,中华队依旧挂零,不过一样是「示范赛」,跆拳道队开始崭露头角,取得两金、三铜的好成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摘金的陈怡安,当年她才15岁,这项创举让国人大为振奋,并开启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风潮。

朱木炎(左)和陈诗欣(右)2004年8月27日为我国突破奥运「零金梦魇」。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如果你是差不多年代的人,想必会有这个印象,是时满街都是跆拳道馆,家长们纷纷将小孩子送去学跆拳道。基于这个契机,跆拳道得到了备受重视的养分,这件事在台湾体育历史上,写下了重要且独具意义的一页。

因为,固然大家都知道夺牌不容易,但中华队一届奥运只取得一面奖牌的成绩,似乎成为魔咒,阻挡我们到2000年的雪梨奥运;虽然那一年,拿到了五面奖牌,尤其举重跟跆拳道,都因为好成绩,足以让台湾人将其视为传统强项、引以为傲,但在金牌的缺憾依然存在。

紧接着,来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奥运第一金,北体陈诗欣」在众人的注目与期盼之下,跆拳道选手陈诗欣踢下自杨传广首次拿牌之后,台湾苦等了长达44年的金牌;不久后,台湾战神朱木炎,也在跆拳道58公斤级勇夺金牌。

曾经的希望种子,如今开出了最动人的花朵。

能够前往世界体育殿堂的门票少之又少,想要头戴桂冠,站到颁奖台享受荣耀,更是每一位运动选手,在忍受孤寂、艰苦训练之下,仍不一定有此机会。面对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听资深体育媒体人戚海伦,从中华队参赛项目中娓娓道来每一位选手的背后故事,以及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你不只凑热闹看比赛,也认识台湾体育发展的知识!

●点击前往聆听或阅读更多:《迈向奥运之路,台湾体育的巅峰与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