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疫苗3个月后保护力下滑 国内2因素 坚持5个月打第3剂

国外研究指出,AZ疫苗3个月后保护力就下滑,但国内因为2因素,坚持5个月打第3剂。(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

根据一项发表在国际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的研究,第2剂AZ疫苗接种满3个月后,效力就会开始减弱,应及时追加第3剂。但国内指挥中心重申,基于2点考量,第3剂追加剂维持与第2剂间隔5个月。

20日发表于《刺胳针》的研究指出,国外专家分析苏格兰、巴西两国,各200万、4,200万接种者的数据,发现施打2剂AZ疫苗后,无论是感染保护力、还是重症保护力,都在大概3个月后就开始呈下滑趋势。

传染病控制顾问英格李斯(Peter English)指出,该研究挑战了一个观点:疫苗即便抗体水平下降,仍能靠T细胞免疫,防范重症侵害,保护力可能长达数年,「但针对该假设,这份研究打上了一个问号。」因为研究数据显示,重症保护力一样会随时间慢慢下滑。专家建议,「针对已接种(AZ)疫苗的人,需考虑替他们注射第三针。」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期间,苏格兰因Delta病毒陷入水深火热,巴西则仍与Gamma病毒缠斗中,当时Omicron尚未在两国现踪。专家推测,AZ疫苗保护力数据下降,很可能也与当地盛行的变种病毒有关系。

●本土疫情缓+高风险群已满5个月 李秉颖:第3剂太快打没好处

国内新冠疫苗接种厂牌也是AZ接种人次最高,2剂共有近1,500万人次接种AZ疫苗,第2剂接种AZ疫苗则有698万人次。国外这项研究也让许多2剂接种AZ疫苗的国人担忧,是否应缩短第3剂间隔时间?

不过,卫福部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召集人李秉颖今在指挥中心记者会上表示,只有少数国家将第3剂间隔时间缩短至2~3个月,例如英国,因为当地疫情严峻,多数民众2剂都施打AZ疫苗,而研究显示,AZ疫苗产生的抗体最低,保护效果不佳,加上当地不断有变种病毒肆虐,因此有接种第3剂的急迫性,以加强群众免疫力。

他指出,大部分国家将第3剂间隔定在5、6个月,主要考量正常情况下,完整接种2剂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足以持续保护约半年,约5、6个月才会开始下降,加上变种病毒株的来袭,因此追加第3剂,又可延长加强保护半年~1年左右,「太快打好像没什么好处。」

观察国内,已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本土疫情,第1~3类高风险族群也是最早开始接种疫苗的一群,打完第2剂至今已满5个月并已优先接种第3剂,「所以规定(间隔)3个月也没用,所有委员觉得依照台湾目前现况,不需要改变间隔5个月打第三剂的政策。」李秉颖说。

对于有医师建议,台湾现在疫苗充足,应让民众想打第3剂就有得打,李秉颖持反对意见。他强调,疫苗间隔时间还是要有官方建议,民众想打就打,只会造成混乱,医生和民众反而无所适从,「25天能打第3剂吗?30天可以吗?35天行不行?」因此,目前ACIP专家已作成决议,而且没有任何异议通过,维持5个月的间隔时间,按部就班,由指挥中心一步步开放符合资格的民众接种。

●第3剂厂牌开放自选 mRNA疫苗抗体最高

至于第3剂要打哪个厂牌的疫苗?指挥中心已开放民众自由选择,但从国内5个研究单位的混打试验结果来看,尽管略有差异,基本上,仍是mRNA疫苗的抗体最高,包括莫德纳和BNT,其次是属于蛋白疫苗的高端疫苗,再其次才是腺病毒疫苗,也就是AZ疫苗。不过,打完第3剂的抗体就会飙升,无论接种哪个厂牌的疫苗,差异可能逐渐缩小。

但同为ACIP委员之一、台湾疫苗推动协会理事长黄玉成补充,目前仍未将AZ疫直接列在追加剂厂牌的优先名单中,因为AZ作为追加剂的效果相对来得差,若前2剂都打AZ,不建议第3剂再打AZ,抗体反应并不佳,但若前2剂不是打AZ,且考量有一些人会对mRNA或蛋白质疫苗过敏,所以仍备注追加剂可以打AZ。

常见的轻微不良反应也以mR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发生率较高,大约20~30%,例如发烧、局部肿痛、倦怠、关节疼痛等,蛋白疫苗的发生率较低;而mRNA疫苗可能产生的心肌炎和腺病毒疫苗的血栓,都属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在百万分之几,也是民众在选择疫苗时可纳入考虑的因素之一。

此外,莫德纳在接种剂的使用上只采一半剂量,李秉颖解释,莫德纳最初剂量就设定为100微克,保护效果约95 %,BNT疫苗的剂量虽然只有30微克,保护效果却也达94%,两者效果差异「几乎可忽略」,但不良反应的差异却明显存在,而剂量减半就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再加上第3剂的抗体高度原本就会比打2剂来的高,因此追加剂采半剂量,这也与大部分国家的做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