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回顾展获好评 蔡明亮:创作会焦虑但求心定

导演蔡明亮说,「行者」元素相对简单,如何拍得好,的确会焦虑。蔡明亮「行者」最新作品「何处」特别为这次展览而创作,在巴黎庞毕度中心内部与周边拍摄。图为王云霖摄。(图/ 中央社)

导演蔡明亮巴黎庞毕度中心「取经」大展与最新长片上映获得法国观众热烈回响。蔡明亮向中央社坦言,创作时为求好会焦虑,但年事渐长,如今创作都是贴近生活,往内心看,让心安定,而非外求。

蔡明亮装置艺术展暨影片回顾展「取经」在驻法国代表处台湾文化中心(巴文中心)与庞毕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合作下推出,11月25日起在巴黎庞毕度中心展出。最新长片「日子」(Days)也于30日在法国影院上映,获各年龄层观众好评。

「日子」是没有对白的长镜头电影,受艺文界瞩目,多家媒体给予极高评价。11月29日,法国世界报(Le Monde)与解放报(Libération)都大篇幅评论蔡明亮的庞毕度大展与电影。世界报称「日子」「记录当代异化的寂然」;解放报则形容该片为「时间的持续」。

蔡明亮与法国渊源至深、关系紧密,多部作品获得坎城影展青睐,更受罗浮宫邀请拍摄电影「脸」,也曾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位。

蔡明亮11月24日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谈及法国,「法国观众,包括电影节与艺评界人士,对于我的作品比较关注,可能因为我从第一部片就进入市场,一直被肯定、被鼓励」。他笑着表示:「来这边就觉得比较容易一点,观众也非常容易理解我的作品,我觉得很好。」

他分析原因,认为欧洲观众普遍较能接受不同的事物,也很容易理解不同的表现;即便不理解也不会抗拒,愿意靠近。「这跟亚洲观众有点不同,我们可能倾向把门关起来,仿佛对方不存在。」

因此,蔡明亮近年与各大馆院合作,致力推广美学教育,率先打破电影和美术馆的界线,把影视作品带进美术馆,或把美术馆的作品带到电影院里播放。

他说:「希望在我生活的地方,特别是台湾,能加强观众训练,最好是在美术馆,而非电影院,这不是看商业片就可改变的。希望养成从小进美术馆的习惯,以培养观众。现在台湾比较不错,美术馆林立,有各种美术、文艺活动,家长观念也比以前更开放一些,我觉得将来的小朋友会和现在有所不同。」

「取经」展除放映剧情片外,更呈现自2012年起发表的「行者」系列9部作品。其中第9部行者作品「何处」是特别为此次展览创作,实地于巴黎庞毕度中心内部与周边取景拍摄。

世界报再次于3日刊登评论,分析蔡明亮展览内涵,形容为「以缓慢作为抵抗」,而「行者」则是「给缓慢的颂歌」。

蔡明亮说,「行者」元素简单,拍摄李康生漫步经行在世界不同角落,如1400年前的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劝世。「我在创作时,可能也有种渴望,觉得世界可以再慢一点,不要如此匆忙,追求的东西不必那么多,让世界原来的样子美好地呈现出来。」

他告诉记者,「行者」至今已超过10年,后面还有计划推进。「我猜『行者』不会停,它可能会是我最长的一个作品。」

然而蔡明亮坦言,每次在创作前都会焦虑,「因为想把它做好」。他说:「『行者』是非常简单状态的呈现,也就是走路;李康生能走我就能拍,只要找到拍摄地点的特色我就能拍。但是要拍得好其实是不太容易的,所以拍的过程会焦虑是真的。」

记者询问为何选择长时间记录李康生,蔡明亮的回复同时谈及目前的创作心境。他表示,这已变成一种习惯。

他说:「创作不是商品制造。对我来说,创作非常个人,生活里面有什么就拍什么。我不是一直在扩张生活的人,也不太往外跑,所以我生活范围其实蛮小的,反而比较是往内看,往自己心里看,看心如何安定,尤其到有年纪后,就不太会外求了。若要创作,大概就是创作生活这个小范围,李康生还是跟我比较靠近,是我可以观看的一个存在。」

蔡明亮「取经」展在庞毕度中心展至2023年1月2日,放映蔡明亮1989年至2022年的作品,包含剧情片、短片、影集、纪录片等放映35场,并规划13场映后座谈、大师班及观众见面会等。(编辑:郭中翰)1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