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不好吗? 心理学:「焦虑」工作表现更好、少犯错

▲很多人都把「悲观」当缺陷,这样的负面情绪真的不好吗?(图/达志示意图

文/心理学系学生崔瑜文

市面上许多热门畅销书可以看出,社会一味推崇带积极正面能量乐观主义,往往把悲观当成需要改善的缺陷。但许多研究指出,悲观者其实也无需刻意改变自己,因为适当的悲观对人们有着许多正面作用。

Norem和Cantor于1986年提出了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打破了大家对负面思考一贯以来的诠释。防御性悲观不像普遍所认知的消极式悲观那样,会促使一个人最终走向失败,反之惊人的发现是,有着防御性悲观思维的人,最终的工作表现却与常带着积极思维的乐观主义者不相上下。

然而防御性悲观的产生,通常是源于担忧表现与预期的反差过大所造成的不愉快,所以这样会使人对结果有着较低的期望。并且,防御性悲观会使人事先预想各种糟糕的情况,以便届时可以应对,这样一来能够减低失败的机率,最终能够获得良好的表现。在这里,防御性悲观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战略。因为这样未雨绸缪的做法自然而然可以让人取得成功,所以许多成功人士都是防御性悲观者。

防御性悲观者追求成就的主要动机,是因为他们极力希望可以消除内心对挫败的焦虑。因此,当他们处于焦虑状态,工作表现会显得更佳。然而处于中性或愉快情绪状态,他们无法使用平常惯用处理焦虑的应对机制,因而无法发挥该有的表现水平。由此可见,对于防御性悲观者,乐观正面的思想不是那么管用了。要知道自己是否是防御性悲观者,可以到提出防御性悲观概念的Norem博士网站查询。

▼「防御性悲观」的人在工作上的表现更好。(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这与Alloy与Abramson曾提出的抑郁写实假设(Depressive Realism Hypothesis)有着类似的观点:比起健康的乐观主义者,患有轻微抑郁的人往往能够更为实际地看事情。当一个人,尤其是在悲观者上更为显著,处于不愉快、负面的状态下,看事情更能着重于焦点决策上也会比起在愉快的状态下更为谨慎,因而较少在公事上犯错。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能有更多的批判性,也能比常人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估。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乐观而言,对未来生活预期较保守的高龄者,会有比较低的残疾率与死亡率。因此从这角度看来,适度的悲观,有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可取之处,而思想倾向乐观正面,也未必全然是好事

当然,悲观不能过度。过度消极的悲观只会导致失败,因为这类的悲观事前已经设想结果肯定,自然而然无法有动力作出努力,最后表现显然不佳。这一篇最主要想探讨的是,无论自身是乐天派亦或是忧郁派,大家应当了解对自己最有利的应对机制,因而去做最适合自身的决策 。若想要对防御性悲观有更多了解,不妨可以阅读诺兰博士(Julie Norem)所着的《我悲观,但我成功:负面思考的正面威力》(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Using Defensive Pessimism to Manage Anxiety and Perform at Your Peak)。

参考文献:Alloy, L. B., & Abramson, L. Y. (1979). Judgment of contingency in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students: Sadder but wis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8(4), 441-485. 10.1037//0096-3445.108.4.441

Lang, F. R., Weiss, D., Gerstorf, D., & Wagner, G. G. (2013). Forecasting life satisfaction across adulthood: Benefits of seeing a dark future?. Psychology and Aging, 28(1), 249-261. doi: 10.1037/a0030797

Norem, J. K., & Cantor, N. (1986). Anticipatory and post hoc cushioning strategies: Optimism and defensive pessimism in “risky” situation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0(3), 347-362. doi: 10.1007/BF01173471

Norem, J. K., & Cantor, N. (1986). Defensive pessimism: Harnessing anxiety as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208-1217. doi: 10.1037/0022-3514.51.6.1208

本文经授权转自:哇靠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