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的等待,这部现代经典终于迎来首个简体中文译本

主题:八十年等待与两千年思索——

《维吉尔之死》新书发布与分享会

时间:11月3日19:00

地点:上海朵云书院旗舰店

主办:译林出版社

嘉宾: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维吉尔之死》译者梁锡江

作家、评论家赵松

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李双志

《维吉尔之死》译者钟皓楠

《维吉尔之死》是20世纪中欧文学巨擘赫尔曼·布洛赫的至高代表作,是足以媲美《尤利西斯》的现代经典。在二战硝烟弥漫的时代,布洛赫耗时八年,前后五易其稿,终成此书。

近期,赫尔曼·布洛赫的重要代表作《维吉尔之死》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了首个从德语直译的简体中文译本。11月3日,该书两位译者梁锡江和钟皓楠,与作家赵松、学者李双志,在上海朵云书院的新书分享会上共同探讨了这部巨著的深邃内涵。

曾被列为“期待译成中文的十部小说”之一

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赫尔曼·布洛赫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为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也被列为中欧文学四杰,与卡夫卡、穆齐尔、贡布罗维奇并肩。《维吉尔之死》堪称布洛赫的集大成之作,自1945年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好评,也一直为中文读者所期待,被列为“期待译成中文的十部小说”之一。八十年后的今天,这部现代经典终于迎来首个简体中文译本。该书的翻译可追溯至二十年前,伴随着梁锡江教授的布洛赫研究专著《神秘与虚无——〈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的撰写,后来他与青年译者钟皓楠合作,攻坚克难,反复打磨文字,才让这部作品来到中文读者手中,也填补了外国文学翻译的空白。该书内容深奥,融入了作者大量的哲学思考,同时在文体上富于变化,有很长篇幅的意识流描写,这些都给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蓝海睦先生欣闻此书的出版,特别录制视频送上祝贺。他认为,赫尔曼·布洛赫是20世纪奥地利最成功的文学风格改革者之一,因其哲学深度、文学表现力和对人类精神的探索而闻名世界。《维吉尔之死》不仅仅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也带领读者跨上一次反思生命与死亡的旅途,并启发他们从整体上思考人类的存在。

既是经典虚构历史小说也是哲学小说巨著

在此次活动中,四位嘉宾就《维吉尔之死》的创作背景、文学定位、写作意图、内容主题、翻译等做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为读者阅读和理解这部深奥的作品提供了更多视角和信息。

在梁锡江看来,布洛赫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作家,在时代之中受了太多伤害,他需要用《维吉尔之死》来达到治愈自身的作用,同时也给他那个时代开出一个药方。这部作品涉及的主题相当多,例如命运、时间、归乡、美、文学的伦理性等,对于人的灵魂的深度挖掘,给人以强烈的阅读印象。赵松认为,布洛赫的创作有很强的追求,这源于他所生的时代,使他用文学的形式,对社会价值体系的瓦解做了一种哲学性的思考。

无论是横向相较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还是纵向相较于布洛赫的其他作品,《维吉尔之死》都有其独特之处。李双志认为,在二战期间的德语流亡文学中,《维吉尔之死》将目光投向过去,尝试从古典时代重新寻找救赎的可能性,去重新定义人性及人所蕴含的神性和兽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一部经典的虚构历史小说,也是一部哲学小说巨著。而在钟皓楠看来,与布洛赫早期更强调情节性、语言比较干净的传统小说相比,《维吉尔之死》是一部实验性很强的作品,非常抽象,有大量哲学概念和哲学思考,但又并非使用特别清晰和规范的哲学用语,这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临终前一天的时间设定,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结合希腊哲学元素和古典音乐的结构安排,这些方面所呈现的鲜明的文体特色,带给每个人不同的阅读体验。赵松觉得布洛赫为维吉尔和他的人生命运量身订制了一种文体,在维吉尔临终前十几个小时的时段里高密度地去打开诗人的内心世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一切回归原点。梁锡江认为,这部作品有多个叙述层次,借维吉尔对外界的不同种类的感知与丰富的心理活动,将诗人临终前的存在状态表现得极为细致。全书以古希腊哲学里的水、火、土、以太四种元素为标题分为四章,钟皓楠结合自己的翻译体会,认为四种元素呈现的不仅是诗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他临死之前的身体状态,是要让读者直接感受到维吉尔精神乃至肉体层面所受到的折磨。在李双志看来,四大元素的运用极为巧妙,与叙述的展开形成对应,例如以太元素对应的归乡,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维吉尔归返自己的乡村故乡,也是回到一个纯真状态和自然秩序。

布洛赫在二战期间跨越两千年的时间间隔、借维吉尔所做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引人深思。这是一部极为复杂的作品,两位译者不畏艰辛,为中文读者奉献了一部精彩译作,也让布洛赫这位作家为更多人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