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巴州区化湖风景区。

巴州区巾字村打造休闲观光农业。

恩阳区万寿村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区。

游客在巴州区蟒堂坝村采摘葡萄。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在四川巴中广袤的乡村里,随处可见这样优美的夏日风光。

巴中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规画,不断强化「农旅结合、文旅互动」,延伸产业链发展,以田园风光、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老百姓增收致富。

完善交通 打造精品线路

实施乡村道路工程,巴中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修通了这条路,打开三十二梁片区的山门,成为20多万群众发家致富的黄金道。」去年6月,在平昌县三十二梁至白衣古镇至县城快捷通道通车仪式上,企业代表蔡方儒说。

与之相隔不远的青凤镇同时跟进,借势打造千佛山景区、马垭风情古镇、凤山牡丹园,形成「一山一湖一村一镇」旅游布局,成为平昌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一条条旅游环线将隐藏在群山叠峦中的村庄,串联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攻坚合力,广袤乡村日新月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在巴州区水宁寺—花溪—清江—凌云,以特色生态农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环线,成为市民自驾出行的理想路线。在红军之乡的通江县,空山乡、两河口……一路自然风光无限,成为驴友(背包客)们钟爱的徒步旅游地点。

巴中已成功创建大陆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个、大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大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大陆全国旅游强县1个,以及20多条乡村旅游示范带,12条乡村旅游环线。

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巴中,正掀起一股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

过去10年九旱的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今年依托村里种植的600亩桃树,举办首届山水化湖桃花节,活动前两天,接待游客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万元(人民币,下同)。

转型升级 田园变景区

巴州区玉堂社区苏山村,2012年起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实现月月能采摘、四季闻花香、全年都有各式休闲娱乐和绿色美食,成为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从看山看水到赏花采摘,巴中市乡村旅游内涵不断充盈,从过去的「观光游」逐步向「体验游」转变。

万寿养生谷,一个极富诗意和静谧的地方,成为巴中市农旅结合的代表和首家「巴山民宿」品牌的落户地。2014年,当地乡贤张云生返乡创业,依托万寿村的长寿文化为支撑,在大力发展集休闲康养、体验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产业的同时,打造「张家院子」民宿,透过民宿旅游带动全村442户1623人脱贫致富。

据了解,仅巴州区「山水化湖」、「南龛山景区」、「七彩佛龛」3个大陆国家4A级景区就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30余个村稳定脱贫,15000余名老百姓实现近地就业。目前,长滩河村、巾字村、白庙村等13个村390余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经营,实现脱贫致富。

吃上旅游饭 脱贫致富

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将「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乡村热闹了起来,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好。

「我家的农家乐一年纯收入十来万元没有问题。」说起乡村旅游带来的实惠,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村民罗家辉开心不已。

吃上「旅游饭」的还有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巴州区西华山村等地村民。目前,巴中已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上百个,把上万户贫困民众聚集到旅游产业链上。

巴中建成巴州区巾字村、恩阳区罐子沟村等农业主题公园12家,休闲农业景区84个,发展农家乐1900家,接待游客391.6万人次,综合经营性收入35.5亿元,带动农业就业4.2万人,人均增收近千元。

乡村旅游已成为巴中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