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李顯龍!新加坡新任總理能否走出「李光耀影子」?
新加坡总理兼行动党秘书长李显龙自2004年接任总理,就宣称安排接班是主要的政治任务之一。目前,预计新加坡现任财长黄循财将在未来接棒其总理大位。被视为典型行动党政治人物的黄循财,接棒后将会面对什么问题和挑战呢? 图/美联社
「新加坡下一任总理是谁?」
今年4月中,在新加坡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对外宣布现任财长——黄循财被指定为第四代领导接班人,并且也在6月正式宣布其为副总理,这代表黄循财被党高层立为新加坡准总理人选,或许让将近18年的接班过程走向尾声。现任新加坡总理兼行动党秘书长李显龙自2004年接任总理,就宣称安排接班是主要的政治任务之一,便开始寻找适合人选,在2019年原本指定时任财长王瑞杰为第四代领导班子之首。王瑞杰在2020年大选中,带领的东海岸集选区团队险胜在野的工人党团队之后,去年以健康和年龄过高为由,卸下接班人的位子。
之后,行动党第四代领导的职位,再度落空,连行动党籍副议长迪舒沙(Christopher de Souza)都在国会表示希望过程可以早日出现结果。但是,即便黄循财被立为第四代领导接班人,什么时候正式被任命为行动党秘书长兼国家总理,仍然未定。李显龙对媒体表示,交棒的具体时间,还必须与黄循财协商。
行动党第四代领导接班遴选过程,在新加坡政治氛围,不但漫长,也算是一波多折。第二、第三代领导接班,对行动党外的观察者而言,是相当顺畅,似乎没有戏剧性。这次行动党的领导交替,在某方面代表了新加坡后李光耀时代的真正开始。
有人开玩笑说,李光耀在逝世后仍然是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不过,李光耀的影子即便一直在新加坡政坛留存,他的影响力则从直接转成间接。黄循财和第四代领导,以及人民行动党,需要面对一个与以往不相同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环境。李光耀和第一代行动党领导遗留下来的政治手法和主张还有多管用、新一代行动党和新加坡领导又会如何面对今天和往后的挑战,都仍是未知数。
黄循财(图)和第四代领导,以及人民行动党,接下来会如何面对今天和往后的挑战,都仍是未知数。这次行动党的领导交替,在某方面也代表了新加坡后李光耀时代的真正开始。 图/路透社
2004年8月12日,刚上任接位的总理李显龙与其父亲李光耀握手。 图/美联社
▌典型新加坡政治人物:黄循财是谁?
行动党的遴选机制,向来对外公开程度有限。
人民行动党对于高层领导团队,向来以不同世代划分。以李光耀为首的重量级建国元老,一般被视为第一代、以第二任总理吴作栋为核心的党高层,通常称第二代、以现任总理李显龙为领袖的党中央,算是行动党第三代领导。即将接替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掌管国家内阁的人选,会成为第四代领导,而他们的未来的接班人,则将成为第五代领导。
之前,民间一般认为黄循财是第四代领导人的第三任选,排名在陈振声和王乙康之后。后来因为什么条件使黄循财异军突起,成为最佳人选,外界自今还未完全知晓,因此有人猜测黄可能是「妥协人选」。
经过媒体报导,外界晓得这次黄循财被指定为接班人,是委任新加坡报业媒体信托主席、行动党元老——许文远亲自协调。新报业媒体信托掌管包括英文《海峡时报》、华文《联合早报》、马来文《每日新闻》和淡米尔文《淡米尔鼓》等主流平面媒体。许文远在与个别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员协商后,肯定19名中执委当中,有15名支持黄循财接任党魁。这个决定之后被全部82名行动党国会议员正式肯定。新加坡国会现在一共有92席民选议员、2席非选区议员和9席官委议员。之前王瑞杰的领选过程,据说是以黄循财负责协调。
以李光耀为首的重量级建国元老,一般被视为第一代领导层、以第二任总理吴作栋为核心的党高层,通常称第二代。图为2004年8月的内阁会议,右一为时任总理吴作栋和准备接班的副总理李显龙,左一为李光耀。 图/法新社
黄循财对许多新加坡人而言,其实相当陌生,对国外人士就更不必说了。黄的工作经历几乎都是在政府部门,2011年开始从政,加入行动党西海岸集选区团队,当选为国会议员。被委任为财政部长和跨部门抗疫小组主席之一前,黄曾在教育、国防、发展、文化、资讯等部门担任过政务部长(相等于次长或副部长)或首长,但向来低调,也未曾负责推动过重大政策或政治主张。在从政之前,黄从获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以公费赴美留学,回国后在贸工部、财政部、卫生部、和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等部会服务,也担任过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
从拿政府奖学金留学,到成为技术官僚,然后最后从政,黄循财走的似乎是近几十年来,典型行动党政治人物路线。一样是之前第四代领导班子领导人选的王瑞杰、王乙康和陈振声,背景也相当相似,只不过陈是经过新加坡武装部队,而非文官体制。不少其他现任行动党政务官员的个人经验也非常相似。新加坡第二任总理——吴作栋,一样是公务员出生,而李显龙则是从军队转向政治。
新加坡和行动党体制如此重视官场背景,让外界猜测是否会影响政治想像、魄力和应变能力,限制新加坡面对国内变化和国际局势快数转变的能力。
新加坡公务员给人的印象,一般是奉公守法、执行能力强、资历和管理经验丰富,不过缺乏政治敏感度和创造力。有民众会认为,新加坡官场文化以及受其影响的政坛,虽然让官员在熟习的事务上有一定的效率,但在如贫富差距、教育制度过于强调考试成绩、族群摩擦、生育率持续低下等较为棘手的挑战上,因为过度保守、不敢尝试,而无法找到重大突破。
黄循财的从政之路似乎是近几十年来,典型行动党政治人物路线。他在疫情爆发之际成为该国抗疫小组的领导人之一,图为2020年3月,黄循财在国会发言感谢前线抗疫人员时,忍不住哽咽落泪。 图/《海峡时报》影片截图
▌下一任新总理的挑战?
新加坡未来在的黄循财领导下,必须处理与以往相当不一样的内外环境。
国际上,新加坡向来希望在美中之间「不选边站」。这样的立场很容易理解。作为国际生产链和价值链的主要枢纽之一,中国是新加坡货品贸易的最大双边伙伴,中国也是新加坡最大的投资输出国,但是美国、欧盟、日本个别与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和对新加坡的投资,都胜于中国。新加坡能与不同大国有良好的互动而从中获益,主要是靠这些地方有巨大的利益重叠,不介意新加坡建立多重合作关系。但是在美中、欧中、日中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现在的远景能维持多久,就难以预测。
在国内,新加坡同样需要面对转型中的经济和社会。自从这个世纪的开始,新加坡的快速经济成长,也加大贫富差距,新冠状疫情和俄国入侵乌克兰造成的能源、食物等供应问题,更使通货膨胀上升,增加了许多新加坡家庭的生活负担,尤其是中低收入户。
在疫情下,新加坡长期隔开不谈的族群关系,尤其是华裔对少数族群的轻视和偏见等社会裂缝,也开始浮出水面。新加坡在疫情下和俄国开战后,面临了不实讯息的冲击,一方面造成不少新加坡人易于被误导,信任没有医疗根据的偏方和对疫苗产生犹豫,另一方显示部分新加坡人对公民意识的薄弱认识,和国家认同的混淆。
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内政事务上,黄循财还未明确表示取向,或提出重大政见或政治构想。在公开演说中,黄循财重复了行动党的近年来一贯的说词,宣称希望美中之间可以找到共识,互相谅解,让世界走回以往熟习的秩序和合作模式,强调新加坡不希望在美中之间选边站。在内部事务方面,黄还未提出对于社会和经济资源分配的新架构、提升公民意识和认同的主张。
黄循财接任后,是否会进行政治改革,也有待观察。基本上,黄循财在这个时候,似乎是代表了行动党和新加坡体制的持续性。但这样的方向是否符合新加坡的接下来的处境,只能说在这个时候无法知晓。
新加坡向来希望在美中之间「不选边站」,对此黄循财也曾在其公开演说中重复了一贯说词,宣称希望美中之间可以找到共识。因此他在接任后会否进行政治改革,也有待观察。图为2021年8月,与美国副总统贺锦丽碰面的李显龙。 图/欧新社
▌走出李光耀的影子?
新加坡这次的领导世代接班,虽然没有直接民选制度来得热闹,甚至会显得平淡无趣,不过仍然隐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李显龙的十八年执政,可算是走完了新加坡建国后的第一阶段。从独立以来,新加坡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经济逐步开放、全球化的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新独立的新加坡因为可以把握快速经济成长的机会,把注意力放在提升物质条件,暂时避开公民意识和族群磨合可能带来的冲击。但是之前的成功,是否足以应付美中竞争加深、新冠疫情、俄国侵略乌克兰、物价快速上升、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等挑战,仍然带着很大的问号。这些变化,都可能给新加坡的外交和内政带来新的张力和撕裂。
无论是谁当,新加坡下一代领导都必须在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找到定位。或许最关键的问题,环绕着行动党和新加坡熟习的以政党高层带领政策大方向的作风,是否还符合正在形成中的新常态?
行动党从新加坡冷战时期进国以来,把自己标榜为处事谨慎的稳定牌,但是一个环境下的稳健,可能成为另一个境况下提升风险的过度僵硬。毕竟,在一个时期成功的手法,不一定在不同的环境下要有相同的成效。假如之前的做法开始面对不足,行动党和新加坡国民要如何即时分辨,找出更适当的对应方式,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新加坡在疫情之下,于2020年7月举行选举。图为总理胞弟李显扬加入在野党前进党,走访选区协助竞选,在当时备受瞩目。 图/美联社
图为2015年的新加坡选举,一名工人党的支持者。 图/美联社
目前,新加坡多个在野党个有不同的政见。
主要的在野势力——工人党——一般比较注重提升公民福利、直接面对社会分歧。在外交上,主张在与大国合作的同时,重视与区域国家巩固关系,减缓大国角逐带来的冲击。这些观点在民间有一定的支持,不过若以以往的选举成绩来评估,在野党在全国大约会赢得四成多选民的支持。不过行动党相对庞大的党机器和资源,以及选区划分等缘故,使工人党在国会92席直选议员中,只占9席。若包括另一在野党前进党的两席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工人党和前进党在103席的国会席位中,总共只占11席,在立法程序中的影响非常有限。
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黄循财和他带领的人民行动党不得不考虑如何做出调整或转型。而这个过程,多多少少会牵涉到民众和社会其他声音的政治参与。在一个多变化的世界,新加坡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可能更需要民间的多元知识和经验,而不只是党国高层的带领。这种情况,对不习惯公民直接参政的新加坡执政者、公务机关,甚至民众而言,或许造成相当的考验。
至今,许多民众认为李显龙执政时期,虽然维持了被传承的制度,不过或许没有其他重大政绩,无法走出他父亲李光耀的影子,凸显自己本生的执政特色。黄循财是否能带领行动党和新加坡走向更开放和有弹性的施政方式,还是会选择维持以往熟习的集中式决策模式,可能对决定他的历史定位相当关键。
至今,许多民众认为李显龙执政时期,仍然没有走出他父亲李光耀的影子,因此上任后的黄循财会如何决定施政方式,也会影响其历史定位。图为2011年的新加坡选举,身穿李光耀肖像T恤的支持者。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