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智能回应融资进展:将以200亿估值开启B轮融资

本报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大模型厂商的融资“输血”竞赛仍在持续。7月25日,据36氪报道,百川智能已完成了总规模达5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针对此消息,《中国经营报》记者向百川智能方面核实求证。该公司负责人回应称,百川智能确实已于近期完成了A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50亿元,并且将以200亿元估值开启B轮融资。

记者获悉,百川智能的A轮投资方既包括阿里、小米、腾讯等科技大厂,又有亚投资本、中金等市场化投资机构,还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等国资背景的产业投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在AI大模型“独角兽”中,百川智能也是鲜有的,同时获得北京、上海、深圳国资产业基金投资的一家。

百川智能由互联网行业“老兵”王小川于2023年4月创立,王小川入局大模型一度带动了国内的AI创业热潮。百川智能方面表示,该公司能坚持“超级模型+超级应用”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截至目前,百川智能已经推出了12款大模型,在应用方面于今年5月推出了首款AI助手“百小应”。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数家“明星级”大模型公司纷纷完成新一轮融资。今年6月,智谱AI完成了约4亿美元的融资,最新估值约30亿美元;与百川智能几乎同一时期创立的月之暗面,2月完成了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红杉中国、美团、小红书等。4月,面壁智能也完成了由春华创投、华为哈勃领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知乎跟投的数亿元融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模型领域目前尚处于“烧钱”阶段,依赖风险投资的“输血”支撑,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狂飙,国产大模型的主流初创企业开始争相向200亿元估值“关口”挺进。另外,在投资队列中,无论是科技大厂、市场化机构,还是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多采取了“多管齐下”——不只押注一家国产大模型公司的策略。

除了“输血”,国产大模型公司也在积极向B端政企市场和C端消费级市场探索“造血”之法。与其他国产大模型公司有所差异,百川智能方面重点强调了医疗行业的落地应用,认为医疗是“大模型皇冠上的明珠”,是打造超级应用的最佳场景。前述百川智能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医疗的头部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在AI医疗技术和应用上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自研的通用医疗增强大模型在多个权威评测中超越了GPT-4,并且在7月初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首次对外展示了AI医疗类应用——AI健康顾问。

大模型等AI技术以及国产大模型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快速发展的阶段,可以预见,大模型的发展与各方资本的支持助力息息相关,在200亿元估值之后,大模型公司的估值继续高涨或许也并不难见,在融资规模及速度比拼的同时,AI明星公司谁能率先突破商业化难题并走到最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