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漁青張博仁打造漁創客基地 聯手澄田公司啟動沿海創生行動

百大渔青张博仁(左二)翻转养殖业传统,在弥陀成立渔人队、渔创客,渔创客更是全国首创让有志青年能够得到完整培训的养殖创业基地。(摄影/Carter)

【◎文/陈婷芳 ◎摄影/Carter ◎图片提供/澄田整合规划】

百大渔青张博仁实践产业六级化培育渔业青年生力军

日复一日的养殖渔业最能深刻感受四季更迭变化。立春后,不必再忍受凛冬冷风刺骨、也不受炎夏顶着烈日曝晒,是鱼塭工作最舒适的时节。跟随百大渔青张博仁来到渔场,讲述他的弥陀渔事。

张博仁运用大自然的循环海水,以极低密度的混养多种养殖物种,仿造最自然的生态链。(摄影/Carter)

张博仁视弥陀为一块宝地,有漯底山又邻近滨海,拥有丰富且多样的天然观光资源,身为在地养殖渔业第三代的他,不断思考着如何将当地养殖渔业实力与观光资源结合,扭转人们对这片好山、好水,却好无聊的刻板印象,解决青年人口外流问题,协助弥陀地区创生发展。

捞上岸的无垢海水生态白虾立刻进入规格分级。(摄影/Carter)

医学院临床营养与生物工程研究背景的张博仁,2010年返回家乡弥陀,接手父亲的养殖渔业。他运用所学改善鱼塭环境,仿造自然生态,力行海水无垢生态养殖技术,由里到外精进养殖业体质。他也致力打造培育青年渔民的「渔人队」,是一个平均年龄21至25岁的水产养殖工作团队,可说是南台湾培育渔业「青年生力军」的大本营。另外,也成立青创基地「渔创客」,帮助渔人队成员接受完整创业培训,协助优秀渔青独立创业。而「余香咖啡」是开设于渔场旁的复合式咖啡厅,以咖啡、新鲜渔产料理为主角,海、港、鱼塭景致吸引客人前来。张博仁不仅创造属于弥陀的经济效益、也增加就业机会,并提供在地人士创业培训及教育训练,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培育出60多位人才,其中不乏许多已经独立创业的青年,是提升在地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推手。

余香咖啡一馆位于南寮海边,除了喝咖啡赏海景,也是食鱼教育场域。(摄影/Carter)

无论是海味炸物、名厨联名料理,余香咖啡伙伴透过自家食材研发出美味料理,吸引顾客驻足消费。(摄影/Carter)

与其他以社区发展协会为主力的创生案例不同,张博仁是以个人团队全心投入,而且他的团队从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一手包办,达到一级农渔业、二级工业,三级服务业,全面提升为产业六级化目标。他将地方创生重点放在回归产业基础上,早期弥陀因养殖渔业蓬勃发展而繁荣,他致力于回归当地人的做法:「这块土地以前怎么发展,就采取相同模式让它复苏,希望透过『地产地消』的模式,让在地产品在地方推广发酵,促进当地产业永续发展。」而他的理念也正在弥陀地区实践,协助当地创生发展中,创造就业机会使更多青年回流,尽一己之力回馈家乡。

张博仁坚守着生产者对消费者应该负的责任,于是创立责任生产平台,期望传递正向的想法及经营方式。(摄影/Carter)

澄田整合规划串接公私部门资源 台17线海线从弥陀、永安、梓官创生

高雄海线永安、弥陀及梓官等区,每年所推出的石斑鱼、虱想起、海鲜节等庆典活动,吸引鱼货摊贩们参与,同时汇聚众多人潮,现场热闹带动买气。然而,耕耘地方创生多年的澄田整合规划负责人许维哲却观察到,即使每年摊商都相当多,但各地区间摊贩及活动类型相似度极高,在招商过程中,本地特色商家难以参与,面临进入障碍。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特色商家进入消费大众眼中,怎样连结公私部门资源,用创新思维与作法来加强台17线周遭地区的特色发展与知名度。

澄田整合规划负责人许维哲分享推动地方创生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摄影/Carter)

许维哲在经历农村新风貌、社区总体营造、农村再生到地方创生的历程后,创办了澄田整合规划,致力推动地方创生,协助地方青年返乡投入农渔村再生及食农食鱼教育。澄田整合规划也协助青年渔民返乡创业,例如引介相关资源辅助张博仁建构责任生产平台,同时强化包装设计和行销策略,打造弥陀在地渔业品牌;协助热爱弥陀的在地青年成立「来趣弥陀创生协会」,自发性于岁末年终联合在地商家举办吃美食送红包的商圈活动,未来也陪伴青年冀望能媒合公部门资源,争取不同部会资源增加地方软硬实力,进而活络当地商圈。澄田整合规划近年也协助建立有趣且充满故事性的场馆,如余香咖啡食鱼教育基地与漯底社区的斗笠故事馆,这些都是与在地青年携手创新的成果,而澄田整合规划居中陪伴在地青年协助实践创生行动。

「靠海边生活节」结合弥陀美丽海景与草地广场,并规划在地市集、音乐飨宴等,吸引大批民众参与。(图片提供/澄田整合规划)

举凡弥陀张博仁的渔人队、永安的苏班长安心石斑或梓官的李法宪生态农场,都是各乡镇创生发展上略有成果的团队或商家,他们成功的背后共同都有澄田整合规划的参与。许维哲目前正积极尝试更进一步的行动策略,并表示:「我们目标其实希望将顾客人流从农渔村的景点导流到农村的街区,活络街区的商家,这样才会让地方产业有活水进来。」

澄田整合规划负责人许维哲积极尝试进行台17线海线的串连。(摄影/Carter)

澄田整合规划近年从高雄出发,与地方青年及社区共同努力,自发性筹办的弥陀靠海边生活节、梓官梓感农村文化节、永安新港社区的尻海风渔夫生活节,慢慢串连台17线海线,期待未来能从台南学甲、将军一路连结高雄永安、弥陀、梓官,再到左营、哈玛星、林园,往南则到屏东东港、枋寮,促成沿线的地方青年商家合作,透过国发会、农业部、文化部及各种资源力量,将海滨沿线接连创新,展现出高雄渔村再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精采活力。

• 渔人队

FB:渔人队

• 渔创客

FB:渔创客

• 余香咖啡

地址:高雄市弥陀区南寮路光明巷31-1号

电话:0925-899-091

时间:13:00~18:00

FB:余香咖啡

• 澄田整合规划

FB:澄田整合规划

• 责任生产

FB:责任生产

【完整内容请见《高雄画刊》2024年No.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