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礼赞
近年来,白毫银针火了!毫香蜜韵,“三降三抗一祛”,成为她的核心竞争力。那珍藏在记忆与情感深处的白毫银针,发酵着岁月的芬芳,已经远远超越了她本身。 茶从远古走来,六七千万年前就在华夏安家。在消炎药被开发出来之前,作为六大基本茶类的白茶,就充当着消炎药的角色。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作为一款最大限度保留茶中活性酶成分的茶,白茶的药用价值已经被反复挖掘出来。仅可以规避药品的毒副作用这一点,就博得高健商人士的青睐。 白茶的工艺是自然的,白茶的品格是高洁的。在所有茶类中,白茶只是萎凋和干燥这两道工序,不杀青、不闷黄,就决定了白茶活性酶的走向不被破坏,保留了它的本真味。让茶的本真开口说话,“裸烹” 要的就是这种自然的美感。
正由于老白茶的自然发酵,凸显了它的价值,也使老白茶的收藏风靡市场。价格不菲的高端白毫银针,更成为品位人士的首选。 据考证,成书于隋朝大业年间的《永嘉图经》,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代陆鸿渐《茶经》载:《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尽管将“南三百里”误作“东三百里”,但有一点可以坐实——一福建福鼎乃最早的“白茶”故里。 作为白茶中的佼佼者,白毫银针享有了“白雪公主”、“茶中仙子”、“茶中美人”等等芳名。白毫银针何以得名?色似银,形如针,周身披毫,故名“白毫银针”。 可贵的是,美人在骨不在皮。拥有了美的品相,“茶中美人”还没让我们失望,骨气也在。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有云:“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白毫银针的毫香蜜韵就是她的“诗书”,释放着历久弥香的书卷气。 无疑,白毫银针是形神兼备的。 白毫银针体现的是茶本真的味道,不装不演,挥手告别“女为悦己者整容,士为知己者装死”的窠臼。 美学大师蒋勋提醒说:“我们不要忘记,记忆是一种美感,全新的东西少掉了记忆的深情,没有深厚的感情在其中。” 这种视角和观点,完全是对人类“喜新厌旧”惯性思维的颠覆。 没错,珍藏的白毫银针业已不复是一种产品,而是吸附着彼此熟悉的气息,与我们相生相伴的是情的感性流淌,美的灵动飘香。而且,经岁月的发酵,其成分更加丰富,自生出一种永恒的美感。
古今中外,诗词歌赋的名篇佳作,无一不是取材于自然而酿成的甘露,无一不是遵循着人间大道,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滋养着万物,与真善美争相辉映…… 如果没有茶,这个世界会寂寞很多。一杯白毫银针在手,哪怕亲友不在身边,却也能够以太虚为室,以明月为烛,心灵的安静可以让整个世界也安静下来,纷扰的世相自然远去一一一惟有你与茶同行,茶人合一,愉悦精神,放逐心灵,人生的那份饱满已经变得无需外逐。 朋友见面,问:今年,你存白毫银针了吗?这样的问话好则好矣。存储也好,收藏也罢,只是不机械,不住相,更非炫耀,诚朴拥有,闲暇品饮,我们与茶便有了某种关联。 可以说,白毫银针已然成为一个感性介质,可以让我们活在当下,连接过去,期待未来。 拥有白茶的日子,就有了某种倚靠,果香、蜜香、药香、栗香等等,香香不断,蜜韵甜喉的醇厚正是生活窖藏的滋味。
当情绪低落时,您不妨开一饼白茶,琥珀澄亮的汤色可驱走心中莫名的阴霾;投资失败时,开一饼白茶,清零后便可卷土重来;面对一场痛不欲生的失恋,开一饼白茶,顿涌“天涯处处皆芳草”的豪迈;被贪嗔痴慢疑“五毒”裹挟时,还是开一饼白茶吧,于起心动念处,端起放下间,让我们放牧法喜禅悦的空灵…… 明代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让我们以白茶为“癖”,以白茶为“疵”,在茶禅一味中,提升我们的气、神、韵、情,进而提升我们生命的灵界。 看!那被码起的一箱箱白茶饼,就是我们一阶阶登顶的天梯,就是我们一串串耕耘的脚步,也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期许……(作者:闫少谨 国家高级评茶员、中国白茶巨库有限公司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