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殯量能不足 千人連署籲重建

板桥殡仪馆有超过40年历史,环境老旧,面临礼厅空间不足等问题。记者王慧瑛/摄影

台北市一殡将拆,新北板桥殡仪馆案件量暴增,改建与迁移声浪再起,当地里长宋静庭叹,新海里明明是住宅区却变殡葬特区,呼吁应该重建增加量能,兼顾安葬和安居需求;她近期发起千人连署,预计3月19日板桥区行动治理座谈场合将连署书交给市长侯友宜。市府表示,将综整考量地方民意,广纳不同声音。

板桥殡仪馆有逾40年历史,环境老旧、礼厅不足,衍生噪音、交通壅塞问题,迁移改建讨论多年仍无进度。市议员刘美芳硕论评估板殡改建可行性,她说,板殡已到了该处理的时候,不应再拖,侯友宜对推动塭仔圳重划展现改变魄力,处理板殡改建应拿出同样态度擘画,给地方改变机会。

记者在宋静庭带领下,实地走访查看板殡周边街景,板殡侧门的新海路一带礼仪公司、棺材店、金纸礼品店林立,有近百家。宋静庭说,礼仪产业入侵板殡周边5楼老公寓,老住户无力换屋,只能容忍;但里民三天两头抱怨「回家无法好好休息」,痛苦指数高,里民要的不是每户每年500元回馈金,争取的是基本居住权,「我们不是要和谁作对,要的是和解方案。」

住宅区有许多违规经营的礼厅,有业者坦言是「不能说的秘密」,业者被迫在夹缝中求生存,传部分业者连遗体也送到住宅区存放清洗,在住宅里夜办法会扰邻。

刘美芳声援宋静庭,她说,板殡可透过立体化方式增加使用空间,提升交通动线,改善扰民问题,参考国外生命园区设计理念,提出具体构想和地方沟通,才能凝聚共识。

「没办法迁啦!」经营近30年的林姓殡葬业者说,不是没考虑过迁移,但殡仪馆是嫌恶设施,先前规画迁到三峡、五股都遇反弹,板殡交通便利,很难再找到类似地点,就地改建相对可行。

民政局表示,为分散板殡量能,殡葬处透过增设殡仪馆多功能室、助念引魂室、礼厅加开第4场并减半收费,及增加联合奠祭场次等方式改善空间不足困境;近年民众治丧朝向简化模式,殡葬处将评估规画小型空间,以小而精模式,提供小家庭短时丧礼服务,增加治丧空间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