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湳仔沟成生态新乐园 生物多样性达140种
板桥湳仔沟生态新乐园,生物多样性达140种。(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水利局全力整治板桥区湳仔沟,曾经的「黑龙江」,透过水质改善、植栽种植、友善环境的经营管理方式,让原本脏臭的臭水沟蜕变为生态的新乐园,市府自2020年着手生态调查,至今湳仔沟的生物多样性纪录已达140种,特别是动物种类增长50%,证实湳仔沟环境改造及生态复育的成功。
水利局表示,生态调查包含湳仔沟水、陆域生态,调查及搜集流域内的鸟类、两栖类、鱼类以及核心昆虫-蝴蝶与蜻蜓等物种、族群量等资料,至今年10月调查成果显示,湳仔沟的生物多样性纪录已经来到58种植物及82种动物,搭配上尊重生物生长模式的治理,可预期未来有更多的生物将使用这条新兴的新北都会绿廊。
水利局长宋德仁说,湳仔沟污染整治工程完成,加上堤坡渠底绿美化后,不仅恶臭没了、水清了、生态更是回来了,现在除了有水域性鸟类飞入外,三级保育类红尾伯劳以及台湾特有种鸟类-台湾蓝鹊皆有出现,而被称为溪流蓝宝石的翠鸟,也是这里的常驻鸟类,另外,河道内的中岛设施及河岸绿色植栽孕育湿地生态,让造访的水鸟有一块喘息的栖地。同时也吸引了蝴蝶的到来,包含凤蝶、粉蝶、弄蝶、灰蝶、青纹细蟌等等生物也成为湳仔沟的新居民,连水质很挑剔的青蛙也成为生态绿廊的一份子。
此次调查也发现许多生态现象,因湳仔沟绿带范围广泛,加上旁边很多草丛的自然环境遮蔽,很适合一些躲藏在植物里面的豆娘或蜻蜓,牠们很喜欢在这种有很多植物的水域旁边活动。另外,斑腿树蛙也现踪,说明这附近有牠的栖息环境,应该是当初顺着一些鹭科鸟类脚上沾着蛙卵,然后进到这个环境。湳仔沟以自然草泽环境为主,因此有这样子植物的遮蔽,底下又有一些积水的环境,非常适合青蛙们在这边生活跟觅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青蛙会愿意进入到这样的环境繁衍生息。
水利局说,欢迎居民都可以来这边,利用这一条生态廊道悠闲地散步、骑脚踏车,看见蝴蝶翩翩飞舞、蜻蜓穿梭草丛间,喜迎翠鸟筑巢定居、聆听泽蛙鸣唱,营造人与自然共好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