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将投50亿美元赴印尼建厂,谁是红狮控股

光伏行业再次传出大手笔出海建厂的消息,这次是水泥企业红狮控股集团:红狮控股拟投资50亿美元赴印尼建厂。而这次建厂的主体是亚洲硅业,其是红狮控股的子公司。作为红狮控股多晶硅主业经营主体的亚洲硅业,上一任实际控制人为施正荣。

12月24日,一名接近亚洲硅业的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该项目尚属于规划,具体信息仍需要向红狮集团确认。此前据印尼媒体报道,红狮控股或在印尼当地建设园区生产多晶硅、电池、组件等,投资金额50亿美元。

“去海外投资的宣传意义可能大于实际。”多名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50亿美元这样规模的投资能否落地仍有待观察。

红狮控股以水泥起家,2023年收购放弃上市的亚洲硅业而新增多晶硅业务。但企业的这两大主业目前均处于低谷。

多晶硅经营主体前三季度仍亏损

据印尼本地媒体12月23日报道,印尼投资部长兼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主任罗山·佩尔卡萨·鲁斯拉尼(Rosan Perkasa Roeslani)与多家中国企业谈下了合作,其中即包括红狮控股集团,后者拟在印尼投资50亿美元建设涵盖多晶硅、电池与组件的工业园区,项目将分阶段进行。这笔投资额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365亿人民币。

红狮集团是一家大型水泥民企,在国内12个省份和老挝、尼泊尔、印尼等国家有60余家大型水泥工厂,年产能1.2亿吨。公司总资产858亿元、员工2万人,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723亿元。2023年,其通过收购放弃IPO的硅料企业亚洲硅业,红狮控股切入光伏赛道,形成“水泥+多晶硅”双主业。红狮集团董事长章小华当时表示,多晶硅是产业链上的重要原材料,与红狮组织能力相匹配。

在资本市场,红狮控股较为低调,除了目前是杭州银行(600926.SH)持股11.81%的第二大股东外,贝壳财经记者暂未关注到其他动向。而据红狮集团官网介绍,其还是另外三家银行的主要股东。

作为红狮控股多晶硅主业经营主体的亚洲硅业,最初为无锡尚德背景,上一任实际控制人为施正荣。2020年末亚洲硅业启动上市工作,但在2022年4月终止了IPO,时隔近一年后易主红狮控股。亚洲硅业目前多晶硅年产能为9万吨。有分析人士曾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相较头部厂商,亚洲硅业、内蒙古东立等年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企业属于第二梯队,而硅料市场层次较多,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可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根据2020至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发布的数据,2020年亚洲硅业多晶硅产量为 21875.19吨,占全球多晶硅产量的4.20%。亚洲硅业曾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全球多晶硅产能规模排名前十的企业,生产规模提升稳健,但其同时承认,相比同行业头部企业如通威股份、新疆大全、保利协鑫能源等公司,公司业务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对较低。

而在去年多晶硅价格暴跌背景下,硅料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挑战。红狮控股今年12月的发债文件显示,自2023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大幅度下降,公司重要子公司亚洲硅业2024年前三季度已实现亏损 。

多晶硅产业尚未走出低谷,50亿美元投资能否落地仍有待观察

从资金实力来看,截至2024年9月末,红狮控股货币资金为119.41亿元,资产负债率54.26%。

“去海外投资的宣传意义可能大于实际。”一名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据其了解亚洲硅业订单情况不算特别理想,投资50亿美元去海外建厂或不容易。

对于50亿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数名业内人士均表示能否落地仍有待观察。

硅料行业整体目前尚处于阶段性低谷。

12月24日晚间,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公布减产消息,称当前受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提升影响,考虑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旗下永祥股份逐步安排下属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

同样在12月24日晚间,特变电工(600089.SH)宣布旗下新特能源“基于目前所处行业状况”,终止回A上市。

“目前多晶硅产业处于底部,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全行业亏损是客观的。”特变电工在12月16日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作为多晶硅行业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在行业高峰时积累了充足现金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过冬。在多晶硅全行业亏损时,公司主动采取经济测算最优的减产方案、低库存策略。据公司总经理黄汉杰此前透露,特变电工目前多晶硅的开工率25%左右。

另一方面,红狮控股起家的水泥业务同样挑战重重。

根据公司披露,2023年红狮控股过半营收来自水泥业务,来自多晶硅的营收仅占11.42%。而2022年以来,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及水泥行业去产能持续等因素影响,红狮控股营收持续下滑。

“整体来看,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使得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水泥需求高增长难以为继,水泥行业景气度自高点回落,预计未来将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诚信国际今年12月出具的红狮控股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公司水泥业务保持明显的产能规模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具有相对优势,但行业需求走弱对售价和盈利带来压力;自并购多晶硅业务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波动下行,且在建产线未来尚需投资规模较大,需对未来供需格局和价格修复、新增产能消纳及项目资金平衡情况等保持关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付春愔